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index.php)
-   七嘴八舌異言堂 (https://www.pcdvd.com.tw/forumdisplay.php?f=12)
-   -   Z大開示了... (https://www.pcdvd.com.tw/showthread.php?t=1173692)

blair 2020-04-08 02:20 PM

引用:
作者Earstorm-5
先關心之後會不會被斷料~ 不是唱衰, 是得罪原料國.

現在就講這個其實我覺得就有點講多了...

防疫為先
有些地方搞小動作不以防疫為先的看不過去才會噴一噴

Earstorm-5 2020-04-08 02:23 PM

引用:
作者blair
現在就講這個其實我覺得就有點講多了...
防疫為先
有些地方搞小動作不以防疫為先的看不過去才會噴一噴


不好意思, 製造業老毛病犯了, 一開始就從源頭評估.

引用:
作者SMiLEAhPaiN
基本上不太可能跟國外買了..,尤其是現在。
自己建置成本就會比較高,尤其還得拚短期。
這東西原料是石油。


... 對啊, 晶片原料是沙. :laugh: :laugh: :laugh:
===

打了些, 想了想, 43~ 的確, 有多少做多少算多少.
其餘就不多講了.

cys070 2020-04-08 02:25 PM

引用:
作者blair
現在就講這個其實我覺得就有點講多了...

防疫為先
有些地方搞小動作不以防疫為先的看不過去才會噴一噴

其實這陣子感覺是是敲鑼打鼓那套有些over
這個就他們老毛病........
太高調總感覺很不妙

rainwens 2020-04-08 02:26 PM

引用:
作者cys070
目前應該不用想,只會被幹更兇而已
然後捐口罩的事更會被人拿出來講
反正沒打算發錢給全國人民,賠口罩這一點就還好
畢竟這政府也很會跟百姓斤斤計較

我們都是朝四暮三的猴子...... :flash: :laugh:
不過油價跌很多,油電成本可以省不少來補
熔噴不織布的原料聚丙烯(PP)售價也是下跌

熔噴不織布產量若衝到一億會不會賺翻?

Earstorm-5 2020-04-08 02:28 PM

經過這次, 全球化可能會稍微反過來, 每個國家都會思考最低自製需求~

美國應該努力把些化學的搞回去自己做才是. (不論醫療或科技都很實用)

油電車的產線可能要緩緩了~

SMiLEAhPaiN 2020-04-08 02:28 PM

引用:
作者Earstorm-5
... 對啊, 晶片原料是沙. :laugh: :laugh: :laugh:

算了,貼完整的。

台灣不織布產業 的回顧與展望(2018/8/16)
2017年就有20噸的產能

cys070 2020-04-08 02:29 PM

引用:
作者rainwens
我們都是朝四暮三的猴子...... :flash: :laugh:
不過油價跌很多,油電成本可以省不少來補
熔噴不織布的原料聚丙烯(PP)售價也是下跌

油價跌,不過那不織布料搶手是漲......

真想漲價,就我前面說捐國外改用賣的來補
這時候還拿自己百姓開刀說不過去....

blair 2020-04-08 02:34 PM

引用:
作者Earstorm-5
經過這次, 全球化可能會稍微反過來, 每個國家都會思考最低自製需求~

美國應該努力把些化學的搞回去自己做才是. (不論醫療或科技都很實用)

油電車的產線可能要緩緩了~

全球化才有今天兩萬塊的筆電可以用
沒有全球化就沒有今天的電子業
當初矽產業在70年代末期80年代初期從矽谷被趕出來到台灣
“PC”的價格才漸漸的不那麼高貴
最低階入門配備4∼5萬一台,那是民國70年代的4~5萬
20年前A5尺寸筆電6萬起跳
大筆電才有4萬以下的價格

美國人要把已移出的製造業拿回去
要先學會爆肝低薪利潤保三保五

咖難 :laugh:

我覺得初期大家會先講講
評估了一下之後:shock: :nonono:
就會默默地... :think: :stupefy:

Earstorm-5 2020-04-08 02:35 PM

引用:
作者SMiLEAhPaiN
算了,貼完整的。
台灣不織布產業 的回顧與展望(2018/8/16)
2017年就有20噸的產能


我曉得你很快就Google到資訊, 但你顯然看錯資料重點, 只是覺得這篇符合你要的答案就貼了.

懶得解釋.
... 而且你貼的還是新聞 =.=

Earstorm-5 2020-04-08 02:36 PM

引用:
作者blair
全球化才有今天兩萬塊的筆電可以用
沒有全球化就沒有今天的電子業
當初矽產業在70年代末期80年代初期從矽谷被趕出來到台灣
“PC”的價格才漸漸的不那麼高貴
最低階入門配備4∼5萬一台,那是民國70年代的4~5萬

美國人要把已移出的製造業拿回去
要先學會爆肝低薪利潤保三保五

咖難 :laugh:


還不提汙染跟危險性哩, 不過.. 目前聽到的德美的確有要把部分挪回去.. 戰略考量吧?

我是預測會有區域聯盟性分工, 但有些"很必要的"生產鏈會回去.

譬如北美跟南美的關係, 必要的車控(電/氣/油)設計以及架構, 還有引擎還是在美國.
但南美有零物料+組裝之類.

不過, 也只是猜測, 畢竟有設備調整風聲, 不想把東西放在離中國太近? 不是我這小螺絲釘可以度量的.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05:42 PM.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