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index.php)
-   七嘴八舌異言堂 (https://www.pcdvd.com.tw/forumdisplay.php?f=12)
-   -   偏義複詞,好不? (https://www.pcdvd.com.tw/showthread.php?t=1151434)

OFUE 2018-09-05 06:25 AM

引用:
作者Crazynut
原本我不太想舉英文的。……
但是……美國人會將這種東西寫到教科書讓小孩子去學習嗎?
我相信是不會。……

寫進教科書,
考試要考是很重要的影響,
代表了官方的態度。(如果官方沒有態度要教育部幹嘛)……

正常的學習就已經很辛苦了,不要再堆高學習障礙好嗎?
---
而且我最不滿的就是,你教育部既然已經將"騎"這個字統一讀音為"其",
何苦又要容讓"兩者完全相反"的詞義解釋呢?
這兩種作法其中沒有任何矛盾嗎?

教育部的詞義舉例已經是經過簡化過的了,
真的全把詞典或字典中存在的詞義放上去舉例會有更多,
再簡化下去只會導致看不懂古文或解讀古文錯誤而已,
日常生活使用上也可能會造成不同世代的人之間有溝通障礙,
還有可能會要拿著詞典或字典才能看完一本書或報章雜誌。

另外,即使考試要考通常也只會考到教育部有舉例的詞義。


學習障礙或是溝通加上閱讀和學習障礙之間選一個吧?


中文講究對仗押韻、語帶雙關,
統一讀音未必是學習順途,
可能會變成不押韻不對仗會增加記憶難度,
不同讀音反而能讓人容易識別文字閱讀順序,
而且統一讀音將會使雙關語詞彙喪失一半原意,
某些詞彙也可能會無法從字意中識別其詞義。


真實生活中有矛也有盾,所以才會有矛盾問題,
即使只選擇其中之一,仍然會有矛問題或盾問題存在。

CPC slaver 2018-09-05 06:49 AM

引用:
作者adearlover
文字原本意思到了讓人明瞭就足夠了,偏偏有些老祖宗愛獨幟一樹創造自己的用法
累的後世人還要去考古他文章中的意思跟他之前的老老祖宗是否又不同意思
殊不知這個用詞只是他酒後隨興發明的詞兒:laugh:


中國文化就是官大學問大,
孔子、莊子...一些子、皇帝、大官們寫錯的字會有後人幫他們腦補,把錯的掰成對的。
更過分的是有些原文沒寫作,因為傳抄錯誤,然後就又被掰成對的

有的是古文語法跟近代、現代的語法混用的結果

還有就是沒學問的記者引用錯誤,然後積非成是 比方說 躊躇滿志 原意是勝利或成功以後約束自己得意的心態,也就是不要太得意,現在直接看滿志,不看躊躇,變成得意的樣子,這就太白目了。

Crazynut 2018-09-05 07:30 AM

老實說,我真不覺得"好不"這玩意兒算是古文。

「國語會」敗壞國語(張大春)

"他們可能就在這考試至上的國度裡,讓為數不少的莘莘學子受了委屈,再也不肯把話說好、把字認好了,反正專家學者有的是「覺今是而昨非」的機會──而學子的考試卻沒有"

CPC slaver 2018-09-05 07:39 AM

引用:
作者Crazynut
老實說,我真不覺得"好不"這玩意兒算是古文。

「國語會」敗壞國語(張大春) ("https://tw.appledaily.com/forum/daily/20110412/33311463")

"他們可能就在這考試至上的國度裡,讓為數不少的莘莘學子受了委屈,再也不肯把話說好、把字認好了,反正專家學者有的是「覺今是而昨非」的機會──而學子的考試卻沒有"


好不 這兩字是方言發音的 好吧/好不好 然後經過流傳,詞性跟用法改變的結果

滄桑悠無愁 2018-09-05 07:46 AM

這用法真的是好不難用~ :flash: :flash:

Mozohung 2018-09-05 07:46 PM

如果是用在文學上,作文或者小說,用[好不快樂],[好不熱鬧]還是可以的.若是一些正式的文件或者重要的文獻,最好是避免.否則可能會讓人誤解,引起爭議.

前不久有人要求廠商把木頭椅兩邊做成龍頭狀.結果廠商做出 成龍 的頭在上面. :D

OFUE 2018-09-05 09:41 PM

引用:
作者CPC slaver
中國文化就是官大學問大,
孔子、莊子...一些子、皇帝、大官們寫錯的字會有後人幫他們腦補,把錯的掰成對的。
更過分的是有些原文沒寫作,因為傳抄錯誤,然後就又被掰成對的

有的是古文語法跟近代、現代的語法混用的結果

還有就是沒學問的記者引用錯誤,然後積非成是 比方說 躊躇滿志 原意是勝利或成功以後約束自己得意的心態,也就是不要太得意,現在直接看滿志,不看躊躇,變成得意的樣子,這就太白目了。

原作者未必有寫錯字,
除了傳抄錯誤之外,
有些字會因避諱、古籍有缺字被後人自行填補、雕版者刻錯字等等之類的問題而被刪改、補充,
至於古籍原作者寫本上的錯字要考慮到俗體字和變體字的問題,
現存古籍原作者寫本多為元明清之後的,
孔子、莊子......一些子的原作者寫本是找不到的,
那些書原作者寫本非小篆,非隸書,亦非楷書,
剩下的古籍多為抄本、拓印本或印刷本。

所以穿越到古代可能會變成半個文盲,而且寫的字都是錯字。


「躊躇滿志」不是不看「躊躇」,
可能是現在的記者沒學過「躊躇」,
只看得懂「滿志」。
引用:
作者CPC slaver
好不 這兩字是方言發音的 好吧/好不好 然後經過流傳,詞性跟用法改變的結果

這種說法只能解釋一部分詞義,
「好吧」「識人!」或「好不好」「識人!」都很難解釋為「好」「不識人!」,
「好吧」「有力氣!」或「好不好」「有力氣!」也很難解釋為「好不」「有力氣!」。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01:57 PM.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