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index.php)
-   系統組件 (https://www.pcdvd.com.tw/forumdisplay.php?f=19)
-   -   RUMOR:AMD X390和X399晶片組圖洩露? (https://www.pcdvd.com.tw/showthread.php?t=1125267)

everspiral 2017-03-28 05:57 PM

引用:
作者wbj
失真?那應該早就被罵翻了吧!
應該不是把被閒置的資源釋放,而是可以更有效利用pipe line的resource.雖然不會是1+1=2,但應用正確絕對是大於1.
拿6950X比應該是20 threads vs 16 threads.


只是軟體測不出而已,Cinema 4D那個軟體的引擎都10幾年前寫的
當時主流時脈不過3G出頭,多核心是在多路下湊成的,基本上還是單核心。
這種高平行化的運算,低頻多核

把時脈拉高到3G以上測試就會失真

6950X最高不可能是20x,因為只有10個核心,
SMT最多只能榨壓出隱藏資源,並不是真的變成20核心。

wbj 2017-03-29 03:22 PM

引用:
作者everspiral
只是軟體測不出而已,Cinema 4D那個軟體的引擎都10幾年前寫的
當時主流時脈不過3G出頭,多核心是在多路下湊成的,基本上還是單核心。
這種高平行化的運算,低頻多核

把時脈拉高到3G以上測試就會失真

6950X最高不可能是20x,因為只有10個核心,
SMT最多只能榨壓出隱藏資源,並不是真的變成20核心。


CINEMA 4D R15是2013年9月發行的.當時3Ghz以上的CPU已經很普遍了.

這個沒有發揮實際效能的說法還是怪怪的,要測HT disable下的1C的分數與HT enable之下的1C1T分數差距有多大才能證明.HT是用了管線之間的空閒與加上一些額外的線路所達成的,分數只是反映了硬體執行這個軟體的成績與效率.

everspiral 2017-03-30 08:45 AM

引用:
作者wbj
CINEMA 4D R15是2013年9月發行的.當時3Ghz以上的CPU已經很普遍了.

這個沒有發揮實際效能的說法還是怪怪的,要測HT disable下的1C的分數與HT enable之下的1C1T分數差距有多大才能證明.HT是用了管線之間的空閒與加上一些額外的線路所達成的,分數只是反映了硬體執行這個軟體的成績與效率.


HT增加126%,AMD SMT最多增加139%
不過考慮到AMD的ucore有6條,intel只有4條。
又回到早年K7對P3以3打2的情況

以CPU-Z來說
實測intel HT增加的幅度合理,AMD增加的太誇張,170%~180%之間。
這個誤判就像早年HT剛出來時軟體測試intel多工性能突出,後來發現
實際上是把資源往某個地方集中投送所造成的。

R15
1800X 單核148 多核1601 MP:10.81x
148x8=1184,如果關掉SMT單核會變強,同時脈增加100Mhz的效能
135%還算合理。

2013 i7還沒有8核心,第一款8核心是2014年才出的
也就是說針對一般消費市場,軟體佈署在2015年後才有考慮到8核心的環境

2016年推出CINEMA 4D R18或許有解決多和同步的問題
L3在沒被塞爆的情況下是看不出架構的優劣
就像CPU-Z那樣


wbj 2017-03-30 05:43 PM

引用:
作者everspiral
HT增加126%,AMD SMT最多增加139%
不過考慮到AMD的ucore有6條,intel只有4條。
又回到早年K7對P3以3打2的情況

以CPU-Z來說
實測intel HT增加的幅度合理,AMD增加的太誇張,170%~180%之間。
這個誤判就像早年HT剛出來時軟體測試intel多工性能突出,後來發現
實際上是把資源往某個地方集中投送所造成的。

R15
1800X 單核148 多核1601 MP:10.81x
148x8=1184,如果關掉SMT單核會變強,同時脈增加100Mhz的效能
135%還算合理。

2013 i7還沒有8核心,第一款8核心是2014年才出的
也就是說針對一般消費市場,軟體佈署在2015年後才有考慮到8核心的環境

2016年推出CINEMA 4D R18或許有解決多和同步的問題
L3在沒被塞爆的情況下是看不出架構的優劣
就像CPU-Z那樣

https://cdn.videocardz.com/1/2017/03/10-768x1927.png


從你提供的資料看來,Intel 6900K與AMD 1800X的MP Rate差異大多是1800X好一些 (3 vs 6). CPUz也沒有你提到的I與A極大的差異.

另外,6條是INT, FP跟i7 6900K一樣是4組.

CB15
Intel 6900K: 1567/160 = 9.79375
AMD 1800X : 1601/148 = 10.8175

wPrime2.10
32M
Intel 6900K: 37.098/3.642 = 10.186
AMD 1800X : 39.605/4.125 = 9.601
1024M
Intel 6900K: 1182.665/103.918 = 11.38
AMD 1800X : 1257.332/104.031 = 12.086

FCB4.3.2
Intel 6900K: 23846/3048 = 7.823
AMD 1800X : 22631/2512 = 9

WinRAR 5.4
Intel 6900K: 26164/2821 = 9.2747
AMD 1800X : 11063/1406 = 7.8684

7zip
Compressing
Intel 6900K: 38642/4236 = 9.122
AMD 1800X : 28297/3591 = 7.8799
Decompressing
Intel 6900K: 488662/46491 = 10.51
AMD 1800X : 509418/41204 = 12.36

POV
Elapsed time
Intel 6900K: 693.50/82.67 = 7.735
AMD 1800X : 678.85/78.03 = 8.699

CPU-Z
Intel 6900K: 14855/1796 = 8.271, 14855/(1796*8)= 1.03389
AMD 1800X : 17693/2137 = 8.279, 17693/(2137*8) = 1.03492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04:18 PM.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