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index.php)
-   七嘴八舌異言堂 (https://www.pcdvd.com.tw/forumdisplay.php?f=12)
-   -   消基會:台灣鮮乳太貴 是歐美的近3倍 (https://www.pcdvd.com.tw/showthread.php?t=1097695)

Mozohung 2016-01-29 01:51 PM

以前奶粉漲價,廠商說是因為紐西蘭或澳洲旱災,水災.等到天候正常了,照樣漲價.幸好家中小孩早就不喝奶粉了.小罐嬰兒奶粉從300多元漲到500多,600多.

d61s 2016-01-29 01:53 PM

引用:
作者shival
消基會、公平會這兩個廢物機構不要再出來製造仇恨了
引用:
作者QQ班代
台灣就是沒有所謂的處罰條例 今天台灣很多財團都這樣子搞
說句難聽一點的 就是壟斷
價格隨便我開 你們也沒的選
為何歐美國家的價格穩定 就是有法令可以處罰 廠商聯合壟斷 就是開罰
台灣為何沒有處罰條例~就可以去問問這些豬公立委
SO 答案出來了

這兩天最大的爭議是NCC搞出來的,
果然這個廢物機構養了那麼久,是時候出來報恩了

like 2016-01-29 01:55 PM

大陸這邊自己產的牛奶也是貴的嚇嚇叫XD

在這邊我是都去麥德隆這類賣場買德國法國這些進口的牛奶(不過無法得知是否山寨)...當然是趁特價或促銷的時候進貨@@

沙發椅 2016-01-29 01:56 PM

這家是韓國最有名也是最貴的鮮奶「首爾鮮奶」
依賣場與容量的不同,價格在1,900~2,400起伏

這罐的容易是2.3L
lottemart賣價是4,950韓元,也就是每公升59.92台幣


其它乳製品可參考
http://www.lottemart.com/category/c...001001600090001

supstring 2016-01-29 02:05 PM

引用:
作者沙發椅
這家是韓國最有名也是最貴的鮮奶「首爾鮮奶」
依賣場與容量的不同,價格在1,900~2,400起伏

這罐的容易是2.3L
在lottemart賣價是4,950 (http://www.lottemart.com/product/Pr...lSeq=&koostYn=N)韓元,也就是每公升59.92台幣
http://image.lottemart.com/lim/stat...11054_1_500.jpg

其它乳製品可參考
http://www.lottemart.com/category/c...001001600090001
幾年前義X鮮奶2L也才120上下啊…
現在它家的還原奶早超過這價格了… :jolin: :unbelief: :stupefy:

不要問 2016-01-29 02:12 PM

德國一公升收8塊上架後20塊
台灣一公升收22塊上架後80塊
消基結論 : 市場末端消費者是冤大頭

但事實上從最初的飼料成本就比歐美貴,平均養殖數量更不能比
可是消基會沒明說台灣收購價大於德國銷售價,更沒說整體產銷結構中販賣者利潤
10幾年前我朋友加盟7-11我看過訂貨系統,只要能進肚子的最少30%利潤(售價反推)
不知板上是否還有超市/便利商店的業者或者從業人員,報一下訂貨系統價格來看看 :D

cys070 2016-01-29 02:17 PM

其實一堆可以討論
歐美人工也比我們貴xd

操級廢員 2016-01-29 02:50 PM

台灣的養牛成本的確比新聞中所提的歐美紐澳要高好幾倍,

根據另一篇新聞所述, 幾家乳品商給酪農的生乳收購價都比美紐澳等國的市售鮮乳價還高,

如果比較生乳價, 紐澳甚至只有台灣的1/3不到(約每公升8元台幣).

台灣的酪農規模根本不能和這些國家比, 我家這邊還有幾戶在養, 但一戶都只有十幾頭牛,

紐澳的酪農養的牛隨便都是百頭起跳的, 而且台灣的乳牛多半都是關在窄小的牛舍裡,

牧草都得用買的或是向別人租地來種, 租金至少要比政府的休耕補助高才租得到地....

紐澳的牧場光是土地就不知道是台灣的幾百倍大, 乳牛採自然放牧, 擠乳還有全自動的集乳機.

台灣就只能靠人工.....

以一頭乳牛在產乳週期每日平均泌乳量約15公升來推算, 我家附近的這種小型酪農每戶每天

總收入不過5∼6千元台幣, 扣除飼料人工等成本, 幾乎都是勉強過生活而已.

搞不好去附近工業區上班都賺得更多.....

所以原本緊鄰我的社區的這戶酪農大概10年前就把牛賣了, 土地也賣給建商蓋房子.....

不要問 2016-01-29 02:58 PM

引用:
作者cys070
其實一堆可以討論
歐美人工也比我們貴xd

當然有很多可以討論
只是台灣人工費用再低也會被飼料成本打趴
更不用去算酪農養牛數之後的人工效益差距
現在的收購價說真的酪農有賺但說真的沒到賺到海的程度
舊資料

像全聯的鮮奶是盤商供應非品牌商直送.它的進貨價應該是最有趣
味全的林鳳營照樣在搭售特價賣,而全聯的單品銷售利潤肯定照算
而在全聯可以看到小農鮮乳品牌,售價不也是照跟一線品牌賣
這中間的通路業到底從中拿到多少利潤???

操級廢員 2016-01-29 02:59 PM

引用:
作者cys070
其實一堆可以討論
歐美人工也比我們貴xd


所以他們連擠乳都是全自動化, 乳牛到了擠乳時間自己排隊到擠乳機前等擠乳.

餵草料和棚舍的清理也幾乎都由機器代勞, 台灣是兩到三人顧一間十幾頭牛的小型牧場,

同樣的人力在這些畜牧大國是可以照顧三∼五百頭的牛, 單位人力的產能完全不能比.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03:04 AM.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