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index.php)
-   七嘴八舌異言堂 (https://www.pcdvd.com.tw/forumdisplay.php?f=12)
-   -   雪隧塞慘了! 國五狂塞10小時 到凌晨還在堵 (https://www.pcdvd.com.tw/showthread.php?t=1080978)

chanhsiaohsin 2015-06-21 11:21 AM

可以走別條路,從宜蘭回台北還有山路可走,只是慢了點,但不塞車,
不過山路繞來繞去,開車的人會較累.

oiqmlf 2015-06-21 11:42 AM

看了覺得這普通塞吧,記得之前有一次不知道是什麼連假走雪隧到台北花了八個小時,那次我才覺得恐怖,8小時怎麼上廁所?飯也沒得吃呀~好恐怖。

jessechen2826 2015-06-21 11:46 AM

塞車才更累,會開到睡著...

開北宜才會拓海上身,熱血沸騰.. :cool:

引用:
作者chanhsiaohsin
可以走別條路,從宜蘭回台北還有山路可走,只是慢了點,但不塞車,
不過山路繞來繞去,開車的人會較累.

單身中 2015-06-21 11:57 AM

不聽警廣路況廣播然後愛往塞車地方擠怪誰?

d61s 2015-06-21 12:25 PM

關鍵是卡在雪隧這個瓶頸,並不是在阻止民眾前往宜蘭花東,
用以價制量這種政策完全不對吧,成不成功都會招致極大負面反彈,
而且全家大小去度假多繳個五百一千的哪算什麼事,台灣人就怕沒得玩沒得吃沒得買,會怕多花點錢嗎?
也不可能收更多,連宜蘭商家都會抗議

只能說宜蘭花東被宣傳成這樣,但交通建設沒有提早完成,大塞是必然的,
既然大力推銷宜蘭花東旅遊已經不能回頭,就沒有等熱潮退去後回歸平淡的可能,那麼增加陸海空交通運輸建設才有解,
不然就是任其塞塞塞、罵罵罵這樣繼續下去,反正大家還不是日子照過玩照玩

signally 2015-06-21 12:32 PM

引用:
作者單身中
不聽警廣路況廣播然後愛往塞車地方擠怪誰?

有時候開警廣也沒用,感覺越來越多是主持人在喇低賽
從我家上88到接中山高越20∼30分鐘車程
有一次我從家裡開出來就開警廣要聽路況
結果都在撥歌、喇低賽∼好不容易聊到路況了結過在報台南的狀況
等我終於塞在88接國一時,才報說國道一號壅塞 :stupefy:
我覺得這種道路壅塞要避免的狀況應該樣應提高提醒頻率才是
現在我都先上網看國道監視器畫面再決定要怎麼走

kouiou 2015-06-21 12:36 PM

引用:
作者JG53
這幾天可不一定,福隆沙雕也是一推人過去,我就曾經改走濱海,結果從福隆一路塞到瑞芳62入口處


這位大哥走錯路了,現在台二丙已經通車,走這裡快很多...... :D :D :D

Doubla A 2015-06-21 12:39 PM

北宜,北橫,濱海不是都可以走?

d61s 2015-06-21 12:59 PM

引用:
作者Doubla A
北宜,北橫,濱海不是都可以走?


北宜彎來彎去司機累,而且雪隧開通後北宜就被邊緣化了(坪林業者還曾大力陳情),
你若一開口說走北宜,別人還會問你腦袋壞了嗎...總之就是一窩蜂效應

北橫比北宜更累,高海拔彎來彎去不說,光入口處大溪一帶台3台4線就已經是假日大塞的熱門點了比石碇還慘,你一路塞進北橫,幾乎只有雙向道不能超車,隨便擋一台遊覽車慢慢龜就夠你受了,保證你開到作惡夢,而且抵達宜蘭後是三星鄉那種荒郊野外,還要開一大段路才到得了市區

濱海....繞北海岸一大圈就算了,路上很多景點也是一幾乎塞塞停停,尤其是福隆一帶別想要多好開,過了福隆也還要長達幾十公里才到礁溪,如果不在意時間想走馬看花欣賞海景是不錯啦

其實要走濱海的話建議從石碇102經平溪貢寮到福隆,這條可能比較好走

chanhsiaohsin 2015-06-21 12:59 PM

引用:
作者jessechen2826
塞車才更累,會開到睡著...

開北宜才會拓海上身,熱血沸騰.. :cool:



九灣十八拐其實開高速很危險,
拓海是漫畫,主角是不死身,神駕駛上身,作者大開金手指,
真人也照著學就是容易出車禍.....

引用:
作者d61s
北宜彎來彎去司機累,而且雪隧開通後北宜就被邊緣化了(坪林業者還曾大力陳情),
你若一開口說走北宜,別人還會問你腦袋壞了嗎...總之就是一窩蜂效應


北宜大約兩小時內可開完,一般來說是雪隧塞車時,走北宜會比較快.
雪隧沒塞時,走北宜就真的比較少,因為開起來累多了.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08:08 PM.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