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index.php)
- 七嘴八舌異言堂
(https://www.pcdvd.com.tw/forumdisplay.php?f=12)
- - [新聞]微軟瘋了:iOS/安卓應用一鍵移植Windows 10![有圖]
(https://www.pcdvd.com.tw/showthread.php?t=1076873)
|
---|
引用:
聽說免費了? 安卓都可以放棄 dalvik vm 當然 微軟也可以去揀來用阿 不能完全相容,九成相容也是值得拍手的。 就像zenfone |
其實這個早在預料中,加上去年.net開放源碼,支援linux而且又免費,加上intel atom的處理器重新編碼,擺明就是win-intel再度聯盟絕地大反攻,加上這次的win10單一平台化,後續win-intel還會有更多的動作。
|
雖然說很酷,但是已經太晚了。
移動裝置OS市場,已經被Google端去了。就算能搶到一些市場,要回到當初在PC時代那種呼風喚雨的MS已經不可能了。 就這樣想吧,就連電腦現在市場主流也是筆記型的。而Chromebook在這個市場裡也吃掉了MS一大部分的市場。 我覺得MS的問題出在,太晚或根本還沒了解到,其實大多數的消費者之所以不買電腦或更新,是因為電腦太難用。他們要的只是將一些他們要做的事,像是文書,社交,消費等東西用最簡單方便的方法來完成就好。要站在消費者這邊去想。不要從開發商那邊著手。因為全部的dev還是跟著消費者走的。不論你設計的對dev多方便,多好用。只要消費者不買單,一樣沒輒。 dev之所以不開發windows的app不是因為開發困難,而是根本沒有開發的意願。假如今天消費者都是在他這邊,不論再難開發,dev也會去想辦法的。 APP現在就是最能夠被大家接受的使用方式。點一個格子按開,不用很多設定,就照著一個flow來走就好了。 iOS就是抓到了這一點。連我爸媽這種電腦教了n年才勉強會上網的幾天就會用iPad了。 今天MS假如真的有心要做,我覺得應該直接砍掉重練。不要再去走Android/iOS已經在走的路了。應該直接跳過,虧個他幾年,直接做下一代的產品。 而我都已經看到下一代的產品是什麼了,難到MS這麼多人才看不到?只不過是他們沒辦法下決心去做而已。 |
砍啥啊?桌機現在是生產工具,你覺得生產工具不會用是微軟的問題?
不是你該自己學各種軟體使用嗎? 手機跟平板微軟都已經砍掉重練了,到底有啥可以砍了? |
引用:
M$想的是利益最大化 而且他們喜歡砍掉重練,導致使用者會害怕買到孤兒 最誇張的是他們當初竟然限制硬體供應商不准玩軍備競賽 使用者/開發者少了 導致移動設備裹足不前 就單純看Windows自家現在要用通用的方式來玩 那要看相容性的問題了,還有要看軟體開發商是否厲害到一個程度 讓桌上X86軟體與ARM(WP)用起來完全無二,好用又無痛接軌 程式產出的資料在X86與ARM互通上不會有相容性的問題 但是以往桌上型的軟體通常是買斷之後幾年改版得再買一次 移動設備上比較多是買斷之後就一直免費更新去相容新版OS 就M$來說這可是在流血,畢竟可由M$ office看出端倪,一套好多錢,隔幾年就出新的一套 *.doc垂直相容性就已經有問題了,導致你不得不買新的M$ office 而現在買月費的軟體應該也不多,除了Adobe那種就是吃定你,你不得不用的 |
引用:
這位大師要不要說說您預期的下一代產品是甚麼? 誠心請教 |
我所謂的砍掉重練是思維。
MS卡在那種喜歡一個平台用暴力式的效能去完成所有的事情。這在以前是必須的。因為電腦成本很高。假如不能多運用的話,根本推不開來。 如今一套完整的電腦處理平台,舉個Rasberry Pi來說,不用U$50就可以了。功能假如更簡單的話,幾塊錢搞不好就搞定了。未來還會更便宜。 所以今天要思考的是,如何去做蜜蜂以及蜂窩。 因為下一代的產品就是將電腦帶入生活中大大小小的東西裡面。常常聽到的IoT(Internet of Things)就是這樣的產品。不過其實運用上,應該是更廣泛的。我覺得純粹把網路帶到產品上是不夠的。 我能想到的下一代產品是這樣的:手機好像一個遙控/定位器,這能夠控制生活中各種東西。也是一個主要接收訊息的地方。 我在外面時用手機聽音樂,回到家的時候可以選擇關掉,或丟到音響或其他發聲的裝置上去放。靠著手機定位,音樂甚至可以跟著我走,我在廚房走,音樂從廚房播出。走到房間就直接轉到房間裡。 我的電腦資料也是跟著手機走(其實是在雲端,手機只是提供一個快速的storage的地方)。我到辦公室,走到任何一台電腦前,這電腦裡有的就是我的東西。當我走掉,另外一個人來的時候,就變成他的電腦。同樣的思維也放到任何使用的裝置上。我到iPad上,iPad就是我的東西。我丟給我媽用的時候,就變成她的。 我走到超市,拿一台購物車,購物車上有個銀幕,會跟我手機聯絡後顯示要買的東西。甚至會推薦這禮拜的特價品或者是新產品。買完購物車會直接清算現在有的東西,扣款,然後我就可以推出超市了。從頭到尾手機都不用拿出來。 下一代的電子產品,就是做任何事情都是很自然的。靠著網路,硬體以及軟體的開發,將電腦科技帶入生活的任何一個部分。 所以微軟假如要砍掉重練,就直接投入這東西。設計一個最佳的平台來做蜜蜂(任何衛星裝置),蜂窩(主機。雲端?local? 還是?)以及蜜蜂跟蜂窩要怎樣採蜜的規劃。最後靠收蜂蜜來賺錢,這樣就好了。 微軟跟一些老字號的公司就是因為太保守了,所以才會輸給後來追上的Google/Apple。唯一能再超越他們的方式,就是再跟他們當初一樣,大膽的投資一個未來的看法。因為G/A他們現在大了,反而變得保守了。 不然就只能做個follower。看能不能靠著自己的財力,在另一間新公司又開發出the next big thing的時候,再慢慢追,然後分杯羹。:laugh: |
底下介紹得更詳細.
圖文直播Build 2015:Windows 10可移植iOS和Android應用,跨平台VS Code http://geek.csdn.net/news/detail/31844 |
樓上講的是目前往"物聯網"發展的趨勢。
雲端化的趨勢下,微軟這次開發者大會著墨的重點,主要是圍繞在雲端服務的轉型, 包括利用Windows 10建構雲端生態系,雲端平台的建構就是要消彌不同裝置間的差異化。 微軟放眼兩三年後,希望Windows 10的物聯網,能達到十億台裝置的普及目標; 新一代CEO提出的戰略思惟:"Mobile first, Cloud first."。 Wintel近年在行動裝置雲端化的發展中逐漸被邊緣化,消費者的習慣逐漸不再以桌機為核心 在大局的軍備競賽要挽回劣勢,Wintel常被批評為時已晚,微軟收購Nokia似乎也沒多大助益。 一直以來,覺得Wintel沒有真正放手一搏行動裝置這一塊,現在是不是為時已晚就見仁見智了 至少現在能買到Win平板、手機的選擇,能找到幾個開發商?例如華為就聲稱不生產基於Win的手機。 如果微軟想要達成兩三年後的目標,必須讓更多的平台裝置製造商,願意採用Windows系統, 而兩三年後,Intel應該會步進到10nm製程,稍早前Intel開發者大會也對於物聯裝置提出技術展望。 |
|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05:43 PM. |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