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index.php)
- 七嘴八舌異言堂
(https://www.pcdvd.com.tw/forumdisplay.php?f=12)
- - 年輕人為何低薪? 管中閔:因上一代收割了經濟成果
(https://www.pcdvd.com.tw/showthread.php?t=1074129)
|
|---|
引用:
中國跟美國對周邊國家的產業有磁吸效應,但是原因不同,你可以當成一樣的 瑞士跟希臘的超商店員工作一樣,薪水大不同你認為是國情不同 還有你常常拿無法佐證的自身經驗來當作論點,這點好像不只我注意到過 :laugh: |
引用:
沒辦法 人家是老闆嘛∼ 但看到國情不同我真的笑噴了 |
引用:
說國情不同其實有道理啦 但是哪兩個國家國情相同過? 自己用的例子就不用管國情不同,別人的例子就要納入考量 :unbelief: |
引用:
但說真的,台灣最大的問題就是一個壓一個,上面把下面的合理利潤常常都壓的一塌糊塗 然後摳死盪變成顯學 到最後最吃虧的就是下面沒得壓的基層勞工 |
引用:
你要怎麼解釋美國與中國對周邊國家的影響嗎?我願聽其詳。 產業外移絕對不只是廠商本身,而是在銷售地生產有很多好處。 Sutl兄的兩國同性質員工是歸屬我對他的回答,兩個問題我用分別用兩種回答,請不要扯在一起。 再次強調,我沒有扯在一起! |
引用:
希臘與瑞士狀況確實不一樣,他們就算員工能力相同,也因不同環境而有不同待遇。 相同職位的員工待遇不一樣很正常,無所謂那個好不好,但不要放在同一天平比較。 畢竟物價收入就業機會不一樣。希臘高價值的產業只有觀光,瑞士可不只如此。 |
引用:
沒人說你扯再一起 只是自己用的例子就不用管國情不同,別人的例子就要納入考量 還有美國的磁吸效應是近年來(五到十年前可不是)在地生產有政策跟安定的優勢,簡單說是市場趨向 中國的磁吸效應直到現在大部分還是生產跟出口導向(雖然說近年中國的政策有開始改變),這點從你自己說的成衣紡織業就很清楚,現在這個產業早就第二次外移到中國以外的國家了 :think: |
引用:
這也可說是我們的產業本身等級不夠高,創造的利潤不足, 台商沒有創造良好利潤的能力,就開始把腦筋動到壓縮員工福利的方面。 君不見,許多產業賺錢時利潤留給自己,賠錢了就開始縮減人力、無薪假樣樣來。 以我跑過的台南紡織化纖廠為例,多年前紡織業蕭條, 但人家就是轉型成功,研發化學纖維紡織品,如今台南紡織化纖仍然沒有去大陸, 反觀大陸廠商邀請,他們已經掌握技術無須到大陸設廠, 第一是怕被學走技術,二是這些產品對象是歐美市場,大陸廠商不買就拉倒! |
http://www.coolloud.org.tw/node/61105
這篇有點舊(10年了),但就如我上面所說 現在紡織業低階的部分當然不會去中國(中國也老早就不歡迎了) 現在主要是在越南(不過越南這幾年也開始成本狂飆了) 接下來? :D |
引用:
基礎的紡織產業對岸已經形成,目前吸引利益在於中南半島、東亞,屬低階製造代工的紡織廠外移很正常。 早年電路板(如楠梓電)因環保因素移動到越南。 總之外移因素有很多,人力成本是低階台商沒有辦法面對,所以他們像蝗蟲一樣, 當年離開台灣到大陸,後來又去越南。 還有一個因素是:關稅。 當年到大陸,現在去越南,因為他們出口的名義如果是該產地國,關稅上比我們有優勢。 總之這很難一下子解釋清楚! |
|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11:41 PM. |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