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index.php)
-   音樂軟體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forumdisplay.php?f=21)
-   -   有玩sacd的網友請進,推薦幾張給小弟聞香一下. (https://www.pcdvd.com.tw/showthread.php?t=168925)

企鵝 2003-03-14 09:53 AM

引用:
Originally posted by hxh167
企鵝兄,
你有買過他們的CD嗎?現在正在特價,我人在美國,想買幾張來聽聽看,可是不知哪幾張好聽,如果您沒聽過,那我只好冒險了.:D

hxh兄:
我沒有DMP的CD , 而SACD只是為了聽其純DSD的感覺差異.
不過一般在amazon上有些音樂性方向的說明,可以當做參考.可以減少風險.

企鵝 2003-03-14 10:05 AM

引用:
Originally posted by Ken.W.
想不到近來這個討論串又熱了起來,呵呵....
其實有關dsd標示乃至是否標示dsd就表示片子的初始錄音就是用dsd等問題,
其實在此討論串前面我跟幾位朋友就討論過了,當時我就說過
1.dsd乃是sacd的音訊數位錄音編碼格式,並不代表初始錄音一定是dsd

2.大多音樂片受限於過去業界的錄音設備,要做到真正從頭到尾都是dsd or
1bit到底的音訊其實很難也很少

所以不知道是後加入的幾位沒從此討論一開始看還是想再多多補充,anyway,
反正多多充實一下內容也是好事.
:)

沒錯!
只是告知大家有這個標誌,不代表音質保證,尤其是這批環球代理的SACD.

而該標誌在以前的SACD祼片上均有印刷,但這批環球的SACD祼片上均無該標誌,原因為何,不解?存懷中....

jcbro 2003-03-14 11:12 AM

原文照登:
 
原文刊載於Philips Favourite Serenades for Orchestra CD封底內頁:

DDD=digital tape recorder used during session recording, mixing and/or editing, and mastering(transcription).
ADD=analogue tape recorder used during session recording; digital tape recorder used during subsequent mixing and/or editing and during mastering(transcription).
AAD=analogue tape recorder used during session recording and subsequent mixing and/or editing; digital tape recorder used during mastering(transcription).

企鵝 2003-03-14 11:50 AM

謝謝jcbro兄 , 您貼出來我才能在網路上找到
http://lib.ru/KSP/cdmake.txt
http://www.musicweb.uk.net/classrev...sicmachines.htm

我還是翻一下好了.(有錯的話,請大家補充)
  • DDD=使用數位錄音設備(如電腦數位錄音),從收音到混音及記錄成母帶(或複製)
  • ADD=使用類比來錄音設備來收音記錄(傳統多軌錄音),而後再使用數位混音或編輯設備來記錄成母帶(或複製)
  • AAD=使用類比來錄音設備來收音記錄(傳統多軌錄音)與類比混音設備 , 而後再使用數位設備來記錄成母帶(或複製)
  • ADRM=由類比到數位再製方式
自己又上了一課:)

矮子喬登 2003-03-14 12:07 PM

看到幾位網友對於技術問題的討論.對於這種追根究底的精神.個人真是佩服.
不過我倒是沒有注意到這些細節問題.個人在購買SACD時純粹以曲目為第一考量.首批SACD的title大部分都是已經發行過cd版的發燒片.而這些title中大部分家裡也都有cd.加上價格的優勢.才會吸引我去收集做個比較.
個人的觀點.假如以前從未踏足古典或爵士領域的.趁此機會直接跨過cd直接涉入sacd未嘗不是個好機會.不過.還是一句老話"音響只是手段.音樂才是目的".現今大部分所謂的"名盤".多數是年代久遠的錄音.大師級的錄音更是成為絕響.而之所以成為名盤並不是因為錄音絕佳.重點在於音樂性.
dvd有許多片子都是只有DD而沒有DTS的.如星際大戰.駭客任務.E.T.(禮盒版的原始版本).BLACK HAWKDOWN.割喉島...等.音效卻絕不輸給DTS.前一陣子在影片討論版炒的火熱的回到未來三部曲.聽說其中少部分畫面有瑕疵.說實在的.若非有人提起.個人還真的不知道有此一瑕疵.假若現在重看一遍.我想包括個人在內有許多人應該也分不出哪些段落有問題.但是這些片子也無損於其在影迷中的地位.
有許多LP時期的名盤.即使重新發行CD版."炒豆子"的聲音還是清晰可聞.Naxos曾經發行過卡羅素.貝岡吉的錄音.TELARC發行過兩張拉赫曼尼諾夫親自彈奏.而且是紙捲錄音的鋼琴演奏曲.當然.這些錄音都稱不上HI END.卻無損其音樂性.
以前SACD一張動輒1200元起跳.如果是那個時期.個人不鼓勵初入門的網友往SACD發展.但是現在兩種媒體的價位已經相近.著眼於經濟上的考量及科技的進步.現在倒是一個好時機.不過.個人以為選購SACD還是應該以個人喜好和音樂性為第一考量.規格這個東西還是留給科班出身.專業人士去傷腦筋吧!畢竟.純以數據規格為主要的考量.在SACD的title裡面.有可能會誤殺忠良.以致滄海遺珠之恨.

企鵝 2003-03-14 12:16 PM

引用:
Originally posted by 矮子喬登
....個人以為選購SACD還是應該以個人喜好和音樂性為第一考量.規格這個東西還是留給科班出身.專業人士去傷腦筋吧!畢竟.純以數據規格為主要的考量.在SACD的title裡面.有可能會誤殺忠良.以致滄海遺珠之恨.

沒錯! 喬登兄說到重點了.
不是因為SACD等等技術而買 , 而是因為要享受音樂內容而買.
科技有限,內容無限

Ken.W. 2003-03-14 12:20 PM

引用:
Originally posted by 企鵝
沒錯!
只是告知大家有這個標誌,不代表音質保證,尤其是這批環球代理的SACD.

而該標誌在以前的SACD祼片上均有印刷,但這批環球的SACD祼片上均無該標誌,原因為何,不解?存懷中....

這句話:
"這批環球的SACD祼片上均無該標誌"
是全部環球低價這一整批嗎??
我倒是沒留意到,待會回家我也來看看.
另外,如果真是這樣,可能某方面也表示他們的誠實,可能他們想說原始錄音
就不是純粹的dsd了,so....
:)

矮子喬登 2003-03-14 12:29 PM

Ken.W.兄.要不要也來玩個遊戲.推到400送sacd一張?!:p

企鵝 2003-03-14 12:40 PM

引用:
Originally posted by Ken.W.
這句話:
"這批環球的SACD祼片上均無該標誌"
是全部環球低價這一整批嗎??
..
:)

在我以前的SACD片子(17片)中除了錄音不太優的 Fone出的二片祼片沒有DSD標誌外,所有的片子均有該標誌.(連金片子祼片都有DSD)
而這批環球的約在10片,沒有一片祼片上有DSD的標誌,而如果有CD Audio是印DISC是正常的,理論上廠商在祼片的標誌不會忘了加印或省略的.並且出廠片商不同更不可能遺忘.

或許大家就當買CD來看, 買到效果不錯的,就當自己好運將至:)
還是一句老調 , 不因SACD的技術而投資SACD軟體, 而是因為音樂內容而追求更一步的提升.

jcbro 2003-03-14 02:43 PM

有沒有人這一波有買到內田光子或是布藍德爾SACD的(pure DSD recording?), 可否看一下片子上是否有DSD的標示? 不過我印象中好像這一波的片子封底應該都有標示DSD才對. 照Sony的說法, DSD是一種技術, 可用在錄音也可用在remastering(http://www.superaudio-cd.com/technology11.html), 所以只要最後成品是SACD, 應該都有經過DSD的converter才對, 即使是16Bit/32K~24Bit/96K, 不是嗎?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08:07 PM.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