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index.php)
-   社會時事發言區 (https://www.pcdvd.com.tw/forumdisplay.php?f=45)
-   -   彰化廠被關廠! 台化怒:申請國賠 (https://www.pcdvd.com.tw/showthread.php?t=1113022)

leo800 2016-10-07 03:16 PM

引用:
作者hareluya6510
...

這次的爭議點不是污染物排放濃度的承諾值
而是著墨在生煤成分上
像是之前講最多的含硫量,環保局自己都講台化的生煤含硫量報上去就是個0.5%~1.2%
後面在新聞上卻一直打自己臉,強調承諾值是0.87%,台化的生煤報上來是1.2%
所以台化不符合標準,
同樣的一件事,在環保局長口中變成了月亮,初一十五長的不一樣了

因為我沒看過台化當時的環評報告書
這部份我沒辦法斷定當年的環評是否也把含硫量訂定一個承諾值
但是後來的新聞都說是生煤的固有水分、揮發份、固定碳不符合承諾值
這我就納悶了,這些東西理論上不影響污染物排放量(了不起就CO或CO2)
而且生煤成份本就不固定,弄個寫死的承諾值卡死自...


在鍋爐設計時會有一個性能設計煤的成份分析,加上一個容許使用的煤質範圍。那些寫死的煤碳成份應該是性能設計煤,而台化含硫量上報的0.5%~1.2%應該是容許操作範圍。

環評報告內容都會試算污染排放量,一般會以性能設計煤為例進行;但實際上各別設備處理能力會用操作範圍內最嚴苛的數據進行設計,上報資料時還會保留些裕度當私房錢。

環評報告裡一堆數據,但是不是每個數字都一定是承諾值?沒看到台化的環評報告書確實很難判斷。

我的認知是煙道口排放濃度、排放總量(如果屬總量管制)、廠區周界檢測值、大氣逸散濃度模擬值、最終廢棄物處理方式..這些才是環評報告的承諾。

hareluya6510 2016-10-07 03:26 PM

引用:
作者Jose Chin
台化第一戰敗訴!環保署駁回訴願,未限期改善恐被勒令停工

台化訴願第一戰敗訴!環保署訴願會今(7)日上午審查台化申訴特殊性工業區案,訴願委員認為,所謂特殊性工業有包含廠房、原物料與產品運輸及其他所有附屬設施的面積,而不是只像台化所說、只有算製程廠房而已,因此駁回台化所提的、認為彰化縣政府將整個廠區都視為特殊性工業區的訴願。

若台化不服今天訴願被駁回,環保署官員表示,台化可在收到訴願會公文起2個月內向行政法院提起行政訴訟。但若台化未設置空品監測站,依《空污法》可按日處罰50至500萬元,未限期改善的話可勒令停工。


其實環保局在台化有一個空氣品質監測站了....
這是要台化在多加設一個的意思嗎?

leo800 2016-10-07 04:06 PM

引用:
作者hareluya6510
...至於這個罰款,你看看法官的見解
"而台化審理中自承沒在防制計畫中告知處理過程會加入水等其他物質,導致排放端廢氣量將遠大於處理端廢氣...

首先前面提到了,排放值是以乾基計算
排煙脫硫設備是濕式洗滌塔,有水汽也是一般環保人員所知悉
這些通常也不會特別寫入防治計劃書,難道濕式洗滌塔是用固體顆粒在洗嗎?

但是今天台化的操作人員疏失了
(PS.鍋爐操作人員是需要考證照的,這些東西理論上應該都是要他們自己寫的)...


廢氣流量的爭議可能是在處理量的定義是入口流量或是出口流量,就乾基而言入口=出口;溼基時出口煙氣量=入口煙氣量+蒸發水量。對脫硫系統而言,處理量的認知是針對入口煙氣量;對煙囪而言是脫硫裝置的出口煙氣量。環保局的認定應該是在煙囪排放口,依法是無誤的,就怕台化的申報資料寫錯了。

申報出錯的帳要算到台化製程工程師跟環安衛人員頭上,與操作人員無關,鍋爐操作人員只負責運轉不做設計規劃工作。鍋爐操作證照是局限在鍋爐的操作,不包含污染防治設備;三廢是另外的證照。

salfonxman 2016-10-07 04:06 PM

引用:
作者hareluya6510
其實環保局在台化有一個空氣品質監測站了....
這是要台化在多加設一個的意思嗎?

其實是11個

"「特殊性工業區」,必須要設置多處監測站及隔離綠帶"

"環保署主秘謝燕儒強調,台化是既有的舊工業區,當時申設時並未有隔離綠帶的規劃,因此可按當時的規定不必做隔離綠帶,但台化須設置11座空氣品質監測站"

leo800 2016-10-07 04:08 PM

引用:
作者hareluya6510
其實環保局在台化有一個空氣品質監測站了....
這是要台化在多加設一個的意思嗎?


看新聞是若定案為特殊工業區周遭共要設置11個監測站

設監測站是小錢,重點應該是其他的配合要求事項

k2島民 2016-10-07 04:26 PM

引用:
作者hareluya6510
其實板上有幾位講的某某路段異味並不是不存在的(基本上我從不反駁這一點)
但是要把這些異味都歸給台化,我認為這才是環境品質一直都無法提升的最大原因
通常民眾檢舉案,會到環保局的承辦人手上,空氣類的就到空品課
承辦人員會根據檢舉描述,通知承辦相關計畫的顧問公司到場檢測
(EX:我接過台中縣環保局露天燃燒的案件,假日有人舉報露天燃燒,你說環保局承辦會自己去查? 別傻了,當然是打電話叫我們去查)
檢舉人說: 台化污染很臭
台化的汙染源,能有臭味的多半跟硫化物有關
檢測的人就去測測SOx/H2S,沒問題上繳數據結案
但是實際上,排污的可能是鄰近的金屬表面處理業,可能是橡膠塑膠業,可能是鋼鐵業,可能是皮革業,也可能是紡織、染整業,更有可能是農藥生產業
這些工廠平常你可能也沒注意到,就隱身在巷弄裡
然後一排廢氣,你就舉報環保局: 幹,台化又排臭氣了,快來查
但是人家排氣的種...


照你這麼說那這些政府人員也太不食人間煙火了吧?
這路段有異味路過都聞得到,竟然檢測人員視而不見
反而在糾結硫化物有無超標?
就算依你假設是附近工廠排放,檢測人員就當作沒發生,隨便做個樣子拍拍屁股回去了?
那路段有異味不是這一兩年間的事,而是已經存在非常非常久了
你這說法讓我懷疑相關人員瀆職 :jolin:

而台化附近又有哪家工廠這麼有力能隻手遮天這麼久 ?:confused: :confused:

leo800 2016-10-07 04:40 PM

引用:
作者k2島民
照你這麼說那這些政府人員也太不食人間煙火了吧?
這路段有異味路過都聞得到,竟然檢測人員視而不見
反而在糾結硫化物有無超標?
就算依你假設是附近工廠排放,檢測人員就當作沒發生,隨便做個樣子拍拍屁股回去了?
那路段有異味不是這一兩年間的事,而是已經存在非常非常久了
你這說法讓我懷疑相關人員瀆職


有味道並不一定就可以開罰

不然每一攤賣臭豆腐的都不用開店了

hareluya6510 2016-10-07 04:41 PM

引用:
作者leo800
廢氣流量的爭議可能是在處理量的定義是入口流量或是出口流量,就乾基而言入口=出口;溼基時出口煙氣量=入口煙氣量+蒸發水量。對脫硫系統而言,處理量的認知是針對入口煙氣量;對煙囪而言是脫硫裝置的出口煙氣量。環保局的認定應該是在煙囪排放口,依法是無誤的,就怕台化的申報資料寫錯了。

申報出錯的帳要算到台化製程工程師跟環安衛人員頭上,與操作人員無關,鍋爐操作人員只負責運轉不做設計規劃工作。鍋爐操作證照是局限在鍋爐的操作,不包含污染防治設備;三廢是另外的證照。


原來如此,對台化的人員配置我不太清楚
我一直以為這些都是直接讓操作員包辦了
因為很多公司都是環安衛人員直接去考取相關專責人員執照

廢氣處理量,不是應該是指進入排煙脫硫機的乾基流量嗎?
因為煙囪是不負責"處理"污染物的,還是煙囪有再加裝其他的後處理裝置?


其實我的本業是土水,也就是土壤及地下水污染
露天跟逸散源雖然也有碰過,但是這兩個根本碰不到鍋爐
露天都是苦力跑巡查,逸散源都在做營建空污...
對鍋爐的認識只有十多年前唸書時的概念

hareluya6510 2016-10-07 05:07 PM

引用:
作者k2島民
照你這麼說那這些政府人員也太不食人間煙火了吧?
這路段有異味路過都聞得到,竟然檢測人員視而不見
反而在糾結硫化物有無超標?
就算依你假設是附近工廠排放,檢測人員就當作沒發生,隨便做個樣子拍拍屁股回去了?
那路段有異味不是這一兩年間的事,而是已經存在非常非常久了
你這說法讓我懷疑相關人員瀆職 :jolin:

而台化附近又有哪家工廠這麼有力能隻手遮天這麼久 ?:confused: :confused:


檢測的不一定都是環保局的人到場
到場也不一定能剛好聞到味道
再來是陳情案件有指向性-台化

此外,檢驗需要錢
顧問公司可能多花很多錢,才驗出某種污染物
只是這個污染物的濃度符合標準
但是環保局不會幫你出這個錢,因為他沒要求你做,這筆錢得要自己出

再來就是異味的,就算真的驗出來,對於濃度符合標準的汙染物大概也不會有人去追誰排的
如果真的超標了,就像前面說的
你要在環保局指定外自己加錢檢驗,而且如果你不知道要驗什麼,很可能亂槍打鳥也是沒結果
另外像是有機溶劑的採樣跟SOx的採樣就不一樣
但是你跟環保局反映"台化臭氣",肯定就不會準備有機溶劑的採樣
因為有機溶劑不會飄散好幾公里還聞到的,除非是槽車翻覆

至於有些路段異味好幾年了,先想想為什麼環保局都驗不出來
因為你們都說是台化排的臭氣,而環保局只要證明跟台化無關就結案了呀

lppi2006 2016-10-07 05:29 PM

引用:
作者salfonxman
其實是11個

"「特殊性工業區」,必須要設置多處監測站及隔離綠帶"

"環保署主秘謝燕儒強調,台化是既有的舊工業區,當時申設時並未有隔離綠帶的規劃,因此可按當時的規定不必做隔離綠帶,但台化須設置11座空氣品質監測站"


這件事的關鍵好像是要把台化看成是一個廠,還是一個工業區

工業區認定,應該在經濟部工業局有登記,查一查便知曉

應該沒這麼簡單吧?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11:25 AM.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