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index.php)
-   顯示設備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forumdisplay.php?f=9)
-   -   沒自己賺錢前非eizo不買,自己賺錢了 ,唉,奇美就好了 (https://www.pcdvd.com.tw/showthread.php?t=693117)

Stonehendge 2008-05-13 03:01 AM

想買就買吧!不然憋住太久可是會傷身的:D
人總要有時爽一下

不然錢省吃儉用拿去乖乖付房子貸款,自己都捨不得花
然候看到數字週刊報導xx金控,xx銀行,xx建設第二代公子哥開著跑車載大奶女明星出遊:mad:
x的咧!那些都是小上班族的辛苦血汗錢的貢獻:mad:

xds333 2008-05-13 06:45 AM

我是覺得錢花下去,重點只有一個字,就是要覺得”爽”
要是錢花下去還需要在那邊花時間催眠自己接受買的東西,
一天到晚心中就是有塊疙瘩去不掉
那還不如不買:jolin:
沒事幹嘛花錢找罪受...

xds333 2008-05-13 09:26 AM

引用:
作者stocant0
我有兩個孩子。
一個自小功課好,得到的獎品「物質」較多,「精神」也較愉快。
另一個功課不好,脾氣壞,得到的責備較多。「物質」相對較少,但「精神」常處於緊張狀態。

現在都在工作賺錢了。
好孩子賺到的第一份薪水,立刻包給父母。有事情,都會回來幫父母處理。
壞孩子賺了幾年薪水,連過年都沒給父母壓歲錢,置父母生活於不顧。充滿敵視。漂泊在外,很少聯絡。

人透過「物質」,表達親情,讓「精神」認同彼此。不是生物界的求生存才是唯一的道理。


小時候父母對待的態度決定了日後小孩子怎麼對待父母.....
其實不只孩子,人與人相處之道也是如此

父母及周遭的人決定了小孩子的人格發展....
當然長大後可以改,不過非常之難

Stonehendge 2008-05-13 09:52 AM

在經濟許可的狀況下想買就買,不要有任何罪惡感
大老闆都可以買別墅給情婦來個金屋藏嬌了
我們薪水階級當然也可以偶爾買個東西來犒賞自己一下

當然啦,前題是"經濟許可"
千萬不要信用卡刷下去然後靠夭說自己是卡奴還不起錢銀行逼人太甚
這就沒人會同情了

polo2390688 2008-05-15 02:35 PM

看到這篇文章~很有耐心的看玩了所有討論串

買東西...雖然是"夠用就好"

但我覺得也要建立在"自己要喜歡滿意"

同樣22吋螢幕來說好了.買了一台比較便宜但足以堪用的機種

但自己心裡很想要的機種卻不買

心中多少都有疙瘩吧?

當然了~以上的條件仍是在自己經濟範圍之內

我覺得.錢夠了.想買什麼自然沒有錯....自己喜歡或許重要了些?


最近一件事情令小弟頗為憤怒

自己是大一新生.除了平常省吃儉用

也會幫同學組組電腦.修修東西.賺點零用錢

好不容易離2208剩最後2張小朋友的距離

一個因交通而暫住我家的表弟說他要買鞋子?

大家想說沒什麼關係對吧?.....可是他要買是要跟我拿錢 :jolin:

他沒有存錢的習慣.要他存~也存不起來!

可以在到處欠錢的時候再繼續借錢買他想要的東西

花錢如流水.........

這樣就算了~花得還是別人的錢

真的很生氣! :mad:

真不知道有什麼辦法能治治他= =

gun_king.tw 2008-05-15 03:58 PM

沒錢卻到處借錢買自己想要的東西,敢問借他錢的人都是???

很簡單的處理方式,不要借不就好了,很難處理嗎?

zick.char 2008-05-15 04:01 PM

有時候看看網路上的電腦測試文、超頻文、比較文等
都一定會提到C/P值,尤其是3C及電腦這種電子商品
有些仔細看就會知道他們花了不少時間和精力、金錢在這些地方
然後在別的主題又看到因為某原因而要吃泡麵或一些人際關係問題
讓我不免懷疑....這些人真的是C/P值的追求者嗎?
這樣....人生的C/P值不算高吧

脫離這個無限迴圈已經一段時間了,深感覺到還是跟不同的人群互動比較有趣(尤其是跟女生 XD)
現在也是用人家不要一般的17"CRT而已,說到什麼產品對眼睛等其他部位的傷害...
如果不是一定必要,不如少用少看一點去外面跑跳來的實際

gun_king.tw 2008-05-15 04:01 PM

引用:
作者stocant0
我有兩個孩子。
一個自小功課好,得到的獎品「物質」較多,「精神」也較愉快。
另一個功課不好,脾氣壞,得到的責備較多。「物質」相對較少,但「精神」常處於緊張狀態。

現在都在工作賺錢了。
好孩子賺到的第一份薪水,立刻包給父母。有事情,都會回來幫父母處理。
壞孩子賺了幾年薪水,連過年都沒給父母壓歲錢,置父母生活於不顧。充滿敵視。漂泊在外,很少聯絡。

人透過「物質」,表達親情,讓「精神」認同彼此。不是生物界的求生存才是唯一的道理。

是壞孩子的錯還是父母的錯造成的?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01:16 PM.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