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index.php)
- 七嘴八舌異言堂
(https://www.pcdvd.com.tw/forumdisplay.php?f=12)
- - 半導體界最大條!外媒爆英特爾求救台積電
(https://www.pcdvd.com.tw/showthread.php?t=1181667)
|
---|
日積電不就示範了"積極合作夥伴" 是怎樣的作法 :laugh:
美積電還是只能拖到選完 看誰當家主導 :rolleyes: |
引用:
想太多 搞台積電?那些大客戶不是Apple就是Nvidia或者AMD 都是美國高科技業的核心,AI產業的核心 搞台積電,生產不出晶片,美國企業GG,中國企業崛起 好棒棒喔 對了,台積電還有生產美國軍工用到的晶片 搞到F-35戰機生產拖延、精準導引做出不來 那各地戰場就好笑了 至於Intel,目前代工份額還差太多 連三星都沒辦法提供足夠的4nm優質晶片 至於今年台積更多3nm晶片就更不用說了 要Apple、Nvidia或者AMD回頭用三星4nm或者5nm生產嗎? 還是用Intel 10nm++改名稱的Intel 7生產嗎?? 別提Intel 4了,連Core Ultra四顆小晶片都只有一顆能用Intel 4生產 如果便宜又產能足夠,何必把其他三顆小晶片外包給台積電?? |
intel EUV有沒有成本優勢先不說
EUV設備真的太少了 前面已經有說某一年ASML EUV 90%以上都賣給台積電 intel 10nm卡關那幾年確實都沒買 台積電是唯一大買家 代工業務 intel目標是2030年市佔率超過三星 大家等著看 :rolleyes: |
引用:
查不到各家現有EUV數量,好像都只有推估或者預定購買量 --- 三星拚追台積電 未來5年搶買50台ASML EUV https://news.ustv.com.tw/newsdetail/20231116A103 全球只有英特爾、美光、三星、SK海力士和台積電, 5家晶片公司需要EUV設備,目前70%是由台積電購買 --- 上面的數據也不知道哪裡來的? Intel目標我也有看到,說亞洲這邊佔了80%、歐美20% Intel目標是調整成亞洲50%、歐美50% 夢想很美好,但現實很殘酷,歐美50%的生產成本高於亞洲50% 那請問下單的是冤大頭? 在地生產可以避免全球斷鏈風險,可以確保國安 可是瑞凡...德國的企業都快被高通膨、高價能源搞死了 法國則是拼命罷工、不想延遲退休年齡 美國則是只想賺晶片設計、軟體AI、華爾街金融財 |
引用:
問ASML出貨給誰就知道了 成本一定都會轉嫁到消費者 消費者才是冤大頭 未來請大家配合Make America Great Again 前幾年高通用三星製程的時候 一堆人說高通是要省錢 我是覺得這說法莫名其妙 一定都轉嫁到消費者身上 高通省什麼錢? :p |
優勢不只有技術! 英特爾1.8奈米來襲! 台積能老神在在?
ft.前台積電研發處處長 楊光磊 https://youtu.be/anHiTqeFgis?si=B3__7zO3xoz-Rw8l 這篇訪談還不錯,至少是找前台積有經驗的人來分享心得 而且立場較為中立,各方的優缺點都有提到,不是一昧捧高或貶低某方 |
引用:
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 :laugh: |
引用:
老外不在乎成本貴不貴 台積電去美國或日本,重點在於風險轉移 就算台灣以外的廠技術或成本差也無所謂,至少台海發生戰爭,島沒了 還是可以買到先進晶片,買到比較差的也沒關係,也夠堪用 換個方式說,這個穴(島)已經沒用了 |
引用:
企業不考量成本,哪來的競爭力?? 那蘋果、特斯拉也不用在中國生產了 智慧手機、電動車都是美國拿國安當藉口對中國下禁令的產品 什麼可以定位、監控、情蒐、操控輿論之類 還有雷蒙多剛說出來的"北京能讓中國車在美熄火" :laugh: :laugh: :laugh: 既然如此通通移回美國不就好了?? 別傻了,蘋果、特斯拉在中國被國產貨打 成本再上去就不用玩了 蘋果、特斯拉GG,老美政府的財政GG,軍隊也就GG了 沒了軍隊,老美馬上被圍毆,樹倒猢猻散 |
引用:
... 這招在台灣都玩不贏政府, 在美國的外商更玩不贏美國政府的. 相信我, 沒有一個廠商願意蓋了空著, 或任何形式不營運, 痛不欲生. 不做事就不用繳錢? 不好意思, 稅不必說一定有要繳的部分. 來~ 水電廠房安全圖面一份多少, 跑一次流程多少, 多久一次. 想到再來一次, 管理你記得找誰, 不然... 燒錢啊~ 我覺得不是台積電想怎樣, 是被怎樣, 很無奈地被夾在中間. 原本還想叫台灣自己人去爆肝去拚, 結果也不行, 這也不行, 那也不行. :cry: :cry: :cry: |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09:53 PM. |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