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index.php)
-   七嘴八舌異言堂 (https://www.pcdvd.com.tw/forumdisplay.php?f=12)
-   -   你會打腫臉充胖子嗎? (https://www.pcdvd.com.tw/showthread.php?t=902932)

gmtboy 2010-08-21 09:15 PM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每一年包紅包給長輩時,就很容易有這種困擾...
或包給晚輩也是這樣..有關面子問題呀~~

chenyuan 2010-08-21 10:11 PM

引用:
作者cheneyen
最近有在聊的一些事情
如果說你的生活其實是過得去而已,但還沒到富足的程度
你會刻意去隱藏自己的實際狀況,打腫臉去當散財童子?
就算自己根本沒意思想去當散財童子,但是家中長輩為了要面子,逼你去當散財童子,你願意?

這個問題很衝突
聽長輩的話,當散財童子是苦了自己
不聽長輩的話,過好自己,又好像不買長輩單,不孝順

那你只好孝順一點,拿長輩名下的動產和不動產去向銀行抵押,拿到現金後,再來當散財童子,

一來有聽長輩的話,二來保全長輩的面子,三來自己也不會那麼苦,四來長輩再也不敢要你去當散財童子……好處多多,何樂而不為?

cheneyen 2010-08-21 10:22 PM

引用:
作者scapegoat
那些阿公輩的總以為兒女子孫在國外生活一定都是很有錢.
如果錢給不夠, 回去沒好臉色給你看.

Bingo~就是這個點^^"
事情不是發生在我身上~~不過挺有趣的
友人是發生,不肯散財(當然不是小金額)的話,長輩會罵,甚至罵友人沒用,才賺那點錢,沒辦法回去散財,讓長輩沒面子
還好友人未婚,否則真是不敢想像@@"

已婚者會有類似問題嗎?
像我過年包紅包也會有類似困惑
偶老爸包給我奶奶的錢比我少@@"
但是另外友人媽媽說,能力夠的話,多包一點也沒關係
過年紅包有人包給長輩是自己父母的"十多倍"的嗎?
我就算包比我老爸多"十多倍",也不過跟我叔叔差不多等級--還是五位數內(可見我老爸包的真的不多@@")

如果能力真的夠,是否必須要考慮輩份問題,不可以包太離譜
還是說有多少包多少,就算包的比上一層長輩多很多也沒差


PS:老人家嘴巴一定說沒差,不過側面了解,不比較,很難@@",包多的那個,一定會被宣揚@@"

cheneyen 2010-08-21 10:30 PM

引用:
作者bxxl
是類似婚宴或父母幾十大壽的場地(餐廳)等級?

是說這讓我想到 紅樓夢跟京華煙雲, 大世家好景不再, 新的掌舵人努力平衡財政,
但又要注意老太君的面子.

不是我遇到的case
我所知道大概是,友人只要返家鄉,友人長輩就會要他散財
散的財好像最少六位數NTD起跳
側面了解,友人賺的也沒有超多,散一次才大約是年收入的20%起跳@@"

我是湯姆 2010-08-21 10:56 PM

認識我的朋友都知道, 我的臉不用打就很腫, 而且我不用充胖子就很胖了! :D :D :D

胖熊貓 2010-08-22 08:38 AM

引用:
作者xxkiki1999
不會
因為我已經很胖了 :laugh:

梗被搶先用走了 :jolin: :jolin: :jolin:
+1......我的臉已經很腫了, 再打也腫不到哪裡去 :laugh: :laugh: :laugh:

Earstorm-2 2010-08-22 10:22 AM

=.= 就算有, 俺也不會隨意散財, 不會因為親戚怎麼說就怎麼做.

舉一個例子, 我逢年過節從來沒有發過一次紅包, 那根本就是促進消費而已.

但爺爺奶奶屋子壞掉那次, 我跟我爸一起出錢請人來修, 花錢是要幫忙.

不會特別去在意親戚怎麼說我, 但幫過的如果說我壞話, 那就沒下次了.

嗯.. 今天過年真的很不想去聚會 =.= 不想看到某阿姨.

電子庫房 2010-08-22 11:10 AM

單身的過年時非常虧......紅包根本沒機會回收...

Happy_Cat 2010-08-22 11:52 AM

引用:
作者cheneyen
不是我遇到的case
我所知道大概是,友人只要返家鄉,友人長輩就會要他散財
散的財好像最少六位數NTD起跳
側面了解,友人賺的也沒有超多,散一次才大約是年收入的20%起跳@@"

大陸民工也有此類困擾,所以有些人乾脆好幾年才返鄉一次 :ase

隨風飄泊的豬 2010-08-22 05:39 PM

百行孝為先,論心不論跡,論跡古今無孝子;
萬惡淫為首,論跡不論心,論心天下無完人。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04:13 AM.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