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index.php)
- 儲存媒體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forumdisplay.php?f=20)
- - WD RE4-GP 2TB HD小小"貧"測
(https://www.pcdvd.com.tw/showthread.php?t=866464)
|
|---|
引用:
位置問題我不知道為什麼都在左側 不過access time"點"的數據是看右側直欄上的數值 所以我覺得左右應該沒啥差 上下才有差 你如果只切外圈 (通常要靠RAID卡切LUN出來) 測試軟體會判斷該LUN為一個HDD 測試時所以讀寫頭也會只在外圈跑 所以測出來可能8~9ms都有可能 萬轉HDD同理...例如迅猛龍實際上測出來7.0ms....外圈可能甚至只有5ms 但屈就於轉數...磁碟密度就沒辦法那麼高了... 萬轉AccessTime就是先天上的優勢 你要I/O反應很快 就是選AccessTime夠快的 當然高密度磁碟下 通常循序存取就是速度高 但是密度高跟轉速高又有某種程度上的互斥 必經硬碟還是靠"磁"轉化來記錄資料的 |
不知I/O 快跟Access Time 低是同一回事嗎?!
若是,所以我想也許該有測試可區分出硬碟不同區段的平均Access Time 才好比較硬碟 像HD Tune 只是整顆的平均沒法知道使用者的需求 我想一般人裝OS 只要分出個40~120GB 左右就夠了吧?! 我系統碟是6400AAKS, OS 是Win7, 昨天晚上開始玩VirtualBOX 裝XP 固定大小10GB C 槽只有58GB 用重組軟體分析好像是把它放在中後段 在VirtualBOX 裡測得Access Time 只有5.6ms :flash: 所以不知像迅猛龍外圈分出來可測得多低?! :) 還要掛VirtualBOX 很麻煩,真希望有人改寫可以分區段平均Access Time 的 |
引用:
光看一個循序存取就可以說幹掉中暴龍喔 還真能掰 |
引用:
找好久總算找到了~~~ http://www.techwarelabs.com/seagate_1-5tb-mod/3/ http://www.tomshardware.com/reviews...hdd,2157-5.html 當是分別切一小塊出來測的 都有測到access time |
引用:
根據tomshardware的數據大至可以約略推論:切一小塊分割區可縮短的 access time 極限大約是整顆硬碟時的二分之一 |
引用:
對不起... 我的意思是光以循序存取的速度 比中暴龍快 是我沒有講清楚 只有單獨循序純取的速度比較快 |
|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07:41 PM. |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