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index.php)
-   儲存媒體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forumdisplay.php?f=20)
-   -   VL Bus IDE卡 + HDD170 (https://www.pcdvd.com.tw/showthread.php?t=850702)

cmwang 2009-05-04 06:58 AM

引用:
作者惡魔印記666
+1
不過,正確來說.....這是介於386/486之間的時期
記得自從Intel推出奔騰的時候(P-800以及1G)
這匯流排就漸漸消失了


486是1989年出現的,VL-BUS則是1992年推出的,應該沒人會把VL-BUS back portting到386上吧(386時期會動到高速I/O者應該只有在server board上才看得到的EISA),而且依VESA Local Bus pinout所言,VL-BUS可以說是針對486設計的local bus,也沒出現在其它CPU上就是了:p....BTW,I社的Pentium一開始是60MHz,最高好像到266MHz,再上去就是PII/PIII了(PII好像是233MHz起跳,PIII Tulatin好像有到1.13GHz),至於A社的Super Socket7(基本上可視為I社Pentium的Socket7衍生品)最高應該是K6III的5-600MHz吧:p....

引用:
作者惡魔印記666
VESA Bus.......真是久遠的記憶了
以前的主機板都只有ISA跟VESA介面的說
後來有段時間還出現過PCI+ISA+VESA的三種匯流排板子
最後AGP問世取代PCI之後
ISA跟VESA才在也沒有看到過了......距現在有20年了吧


沒那麼古老吧,還差幾年才到20年就是了:p:p....

Eric.chang 2009-05-04 08:11 AM

引用:
作者cmwang
486是1989年出現的,VL-BUS則是1992年推出的,應該沒人會把VL-BUS back portting到386上吧(386時期會動到高速I/O者應該只有在server board上才看得到的EISA)

沒錯早期的486還是只有ISA
因為我當時用的486 dx-33還沒有VL-BUS
後來 dx2-66 出現一段時間後VL-BUS才推出
一般的主機板都有兩條VL-BUS
一條給VGA一條給Super I/O

ljmi 2009-05-04 08:22 AM

引用:
作者kca
以上 ... 東西是我爺爺留下來的(快撇清.)
不過HDD接上去,有通電,但是抓不到, 所以無法測試HDTUNE
VL-Bus就不用說了,沒地方插..



記得以前的硬碟要自己在BIOS設定一堆參數,沒辦法自己抓,年代久遠...忘了!!!

葉赫那啦氏 2009-05-05 03:25 AM

回憶真甜美
自己國三時
拿了兩萬六砸了一顆16色的EGA螢幕
還有9000砸了一顆20MB硬碟
給我的ACER 710 XT主機

花了大錢
結果拿來玩三國志一代~~~~~~~~~~~

LSI狼 2009-05-06 01:37 AM

有鑑於ISA頻寬的不足,VL-BUS這玩意其實最早是給顯示卡用的(當時有一片名卡ET4000,就是吃VESA Local bus),最後廠商繼續開發出VL-BUS的SuperI/O卡、DISK Cache卡(硬碟控制卡+RAMDISK),最末代VL-BUS出現在Pentium 60/66主機板上,從P54C(P-75以後)後就是PCI的天下了。

cmwang 2009-05-06 10:41 AM

引用:
作者LSI狼
有鑑於ISA頻寬的不足,VL-BUS這玩意其實最早是給顯示卡用的(當時有一片名卡ET4000,就是吃VESA Local bus),最後廠商繼續開發出VL-BUS的SuperI/O卡、DISK Cache卡(硬碟控制卡+RAMDISK),最末代VL-BUS出現在Pentium 60/66主機板上,從P54C(P-75以後)後就是PCI的天下了。


ET4000一開始還是ISA的(ET4000AX),後來的ET4000w32i(有加速功能,而非單純的frame buffer:p)和ET4000w32p(VL-BUS,也有用於PCI上的:p)或許可以說是Tseng Labs最輝煌的年代,不過隨著ET6000從來沒賣的好過,Tseng Labs也就消失在歷史的洪流中了:ase:ase....

LSI狼 2009-05-07 01:55 AM

引用:
作者cmwang
ET4000一開始還是ISA的(ET4000AX),後來的ET4000w32i(有加速功能,而非單純的frame buffer:p)和ET4000w32p(VL-BUS,也有用於PCI上的:p)或許可以說是Tseng Labs最輝煌的年代,不過隨著ET6000從來沒賣的好過,Tseng Labs也就消失在歷史的洪流中了:ase:ase....


其實ET6000用的怪Multi-Bank DRAM,加上有小數點的容量,也是其無法普及的因素。
且當時S3的卡也慢慢崛起,漸漸取代TSENG的地位。

ViewSony 2009-05-07 08:04 AM

想起那個顯示卡需要插到 2MB
才能看大張美圖的時代 :shy:

vagabond 2009-05-07 08:57 PM

鵝兄的記憶真是好,完全正解!
記得那時候要超頻486還要注意VL-Bus上的卡撐得住撐不住,
(那時接的是 Adaptec AHA-2842 + ET4000W32P,印象深刻)
因為VL-Bus是直接連結到CPU外頻以同時脈運作,
那時後還沒有定頻這種玩意~~

Chang JQ JQ 2009-05-08 06:37 AM

記得頻率是 25 / 33
當時能手動跳線調整這兩個再加上倍頻 (有的版子沒倍頻可調)
電壓 :confused: 自己銲線加上電組 :unbelief:
我的 SCSI 1542cf (不曉得丟哪了)還不錯用,說真的
SCSI 比較耐得住超頻,外接 IO 卡可是死的快,超頻
有時候會把硬碟給搞掛,SCSI頂多就無法動作而已。

顯示卡 2MB ? 得另外買記憶體加上去,這種得訂貨,再說了又不是跑
win3.x 開解析度或開24/32bit顏色,一般dos下的遊戲也不需要到2MB
,當時顯示卡大多都是 256 KB / 512KB / 1MB,跑跑 倚天 中文系統就不錯了,
遊戲方面不就知名的三國志、美少女夢工廠、同級生、龍騎士、大宇系列的遊戲...等
加隨機記憶體 8MB 就跑得很快啦。

加顯示卡記憶體到不如加主機板上的 L2快取,一般是 128KB/sec(有的才64KB)
最大可加到 2MB ,共9顆,真的要加到2MB得花兩萬吧,其實加到512KB就差不
多感覺不出來了。我只有加到512 公司主管有加到2MB (瘋了)
9顆其中一顆記得是同位元偵測用,好久了忘了.... 正負極方向不一樣,因為...
我燒掉一顆,方向插反了 :flash:

dos 時代,啟亨ET系列的盛行不就為了相容性,就和創巨(創新未來)
音效卡一樣,玩Game時暢通無阻,當然在加上摔不死的滑鼠羅技,現在
的可不能摔,因為還沒摔可能就出現按鍵的問題 :jolin: 其次真的摔了
大概就....直接送進回收車。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05:34 AM.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