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index.php)
-   系統組件 (https://www.pcdvd.com.tw/forumdisplay.php?f=19)
-   -   Atom 將漸漸掩蓋 Celeron 地位 (https://www.pcdvd.com.tw/showthread.php?t=848189)

visionary_pcdvd 2009-04-15 10:48 AM

引用:
作者天使的羽翼
其實還是能不能量產的問題...
否則如果ULV的C2D可以量產的話,何須要特地設計ATOM呢 :p
嗯...即使如此成本還是不同.... :stupefy:

對呀,就是因為單顆 Atom 的製造成本(6美元)只有 Penryn 的四分之一

加上 低價PC 的需求開始成長,所以要特地設計 Atom 呀
 
 

visionary_pcdvd 2009-04-15 11:03 AM

引用:
作者KenKuo.
P4雙核是Prescott跟Smithfield核心、跟C2D由NB演進過來的核心截然不同
還有FSB不利於多核心發展?那現在滿街跑的C2Q都是狗屎核心嗎?
不懂又愛裝懂、這就是專業?

FSB 本來就不利多核(四核或以上)之間及外部資料傳輸,C2Q 是為了與舊平台相容不得不為,否則 i7 沿用 FSB 就好幹嘛大刀闊斧模仿 K10 弄個 QPI?
 
 

lobben 2009-04-15 12:54 PM

引用:
作者visionary_pcdvd
這叫反璞歸真。

Intel 若真有心,要將 Atom 的頻率拉到 5G 以上根本是輕而一舉,但這樣會把自家 C2D 產品線通通打垮(假設價格不變)...
 
 

假設Atom 拉到5G,那它的功耗超低、成本超低的優點就沒了,而且結構和快取都和C2D不同,能不能贏過3G的C2D都還是個問題,設計理念完全不同,幹麻捨本逐末?

不但贏不了對手還把自己的優點取消,這是零戰後續機的最佳寫照
理智的企業不會幹這種事

lobben 2009-04-15 01:02 PM

引用:
作者papafeng
記得看過一篇報導,Atom真正目的似乎不是要搞低功耗低價嵌入式CPU用的
是要挑戰多核心架構設計而生,將來一定是邁入多核心時代,
可是現在的核心實在是太複雜了,而且原本設計概念就不是以多核心為出發點,
P4的演進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由原本的封裝雙核演進到原生C2D,
接著因為FSB設計不利於多核心發展,進而導入QPI技術,
現在則是為了將來進入多核心時代,特地開發能夠直接組成多核心用的零件,
Atom就是這樣誕生的試驗品,既可以用來測試45nm製程,又可以拿來賣低價電腦,
甚至不久的將來,使用Atom核心組成所謂的多核心設計量產應該不是問題。

單拿賽揚跟Atom比單核心運作的效率,似乎不怎麼公平,畢竟目的不同。

願聞其詳 是哪篇報導? 出處?

只是Atom原始目的若不是要搞超低功耗、低價幹麻太費周章弄個全新的CPU 還in order的呢?
C2D不管怎麼刪減,效能功耗比就是比不過Atom, 成本更是大劣勢....
Atom只是太成功、架構簡單,目前看起來有利於發展成超多核心組成的CPU罷了
就算發展出來,主目標客戶也不會是DT user的

visionary_pcdvd 2009-04-15 02:09 PM

引用:
作者lobben
假設Atom 拉到5G,那它的功耗超低、成本超低的優點就沒了,而且結構和快取都和C2D不同,能不能贏過3G的C2D都還是個問題,設計理念完全不同,幹麻捨本逐末?

不但贏不了對手還把自己的優點取消,這是零戰後續機的最佳寫照
理智的企業不會幹這種事

我前面的意思是憑 Intel 的技術要把 Atom 的頻率拉到 5G 以上毫無困難,但是讓 Atom 扮演 輕量級小鋼炮 的角色絕對不符合 Intel 的利益,所以 Intel 不會這樣做... :jolin:

至於「成本超低」的優點當然還是存在,我前面已說過單顆 Atom 的製造成本只有6美元...

至於「功耗超低」只是變的不很低而已,但還是遠低於晶粒面積大它四倍的 Penryn...


註:Atom 的效能大約與同頻率的 P4 類同,跑 5G 的 P4 雖然在「測試分數」上輸給跑 3G 的 C2D,但在「一般應用」上已經夠快了,何況 Atom 還有 HT技術 的加持,其 HT平均效能增益 又是歷來最高的產品...
 
 

a9607 2009-04-15 04:18 PM

引用:
作者lobben
假設Atom 拉到5G,那它的功耗超低、成本超低的優點就沒了,而且結構和快取都和C2D不同,能不能贏過3G的C2D都還是個問題,設計理念完全不同,幹麻捨本逐末?

不但贏不了對手還把自己的優點取消,這是零戰後續機的最佳寫照
理智的企業不會幹這種事


「功耗」是相對的,一樣是5G的話,ATOM還是比CONROR系省電... (如果生得出5G的話 XD)

「成本」... CPU的「成本」和「時脈」不是「線性」的關係,單純拿時脈來推估成本不盡周全...

另外,I社有EIST啊? 5G的CPU IDLE時跑個1G也可以阿?

ATOM本來就不是設計來跟CONROE系打對台的,幹嗎擺在一起比呢?

一些ATOM能勝任的場合,像是 多文書機、終端機、上網機...之類的應用是一個市場...

算圖、遊戲...需要效能的還是會用 CONROE、NEHALEM系的...畢竟 效能永遠是不夠啊 XD

bar0402 2009-04-15 10:27 PM

引用:
作者a9607
「功耗」是相對的,一樣是5G的話,ATOM還是比CONROR系省電... (如果生得出5G的話 XD)

「成本」... CPU的「成本」和「時脈」不是「線性」的關係,單純拿時脈來推估成本不盡周全...

另外,I社有EIST啊? 5G的CPU IDLE時跑個1G也可以阿?

ATOM本來就不是設計來跟CONROE系打對台的,幹嗎擺在一起比呢?

一些ATOM能勝任的場合,像是 多文書機、終端機、上網機...之類的應用是一個市場...

算圖、遊戲...需要效能的還是會用 CONROE、NEHALEM系的...畢竟 效能永遠是不夠啊 XD



其實不必講到5G這種可能還很久的進度....
就一年內, 如果intel真有心, atom提升到2.0G 雙核心..
8W內的耗電絕對可行... 配上GM45晶片組... 4G記憶體...
這樣組合的效能, 可以讓所有12吋以下筆電都不必賣了....
而且售價頂多比現在N270 + 945GSE還貴個2000就很多了...
大抵價位在20K左右甚至更低....
唯一的缺點大概就是使用時間會略比現在系統少半小時至一小時...

當然這樣的U比起現在T3,T6甚至P8系列還是效能不足...
可是若以12吋以下小尺吋筆電來看, 又有多少人真需要效能級的U呢?
能夠順順跑vista, 看個影片,開個中等程式加上網可用能順暢就夠一般人用了...

Intel當然不可能甘心這樣做, 那等於葬送現在12吋以下市場一半甚至七八成的生機...
這些U本來差不多都是100美金起跳的, 甚至某些高階版本是200
~300美金在賣的.....(像U9300..)
你要它改賣70美金不到的雙核atom怎麼可能?
不過放心, 市場的需求會逼Intel慢慢走向這條路, 雖然不見得會很快...
當其他系列筆電需求不斷萎縮之際, 就算撈得少, 總比晶圓廠放空在那燒錢來得好...

不要相信Intel說什麼N330不能用於小筆電, 那是現在不願, 論封裝..
N330會比U9300大顆嗎? 論耗電, 它會比U9300還吃電嗎?
可是U9300一顆報價282美金, N330不超過70美金, 你說intel想賣嗎?
就消費者來看, U9300只剩下1.2G, 快取剩3MB... 能勝過N330超過三倍嗎?
就算可以, 夠用何必多花錢, 4倍價格不是小差距....

ag5h2wctyos 2009-04-15 10:52 PM

引用:
作者bar0402

可是若以12吋以下小尺吋筆電來看, 又有多少人真需要效能級的U呢?

.


現實中又有多少人 真的需要帶著筆電到處跑的 ??

現實中 常常會有 "獨顯" 的 Core 2 DUO 機種 在做特價 20000 有找
更有一堆定價就在 20000 以下的 Core 2 Duo 機種

同樣兩萬元 要買台 只能上網瀏覽文字圖片的 或買台能上網看影片的 ?


身邊很多人在問小筆電 原因並非真的為了它能帶著到處跑
而是因為它外型討喜 價位又低 ( 是低價位 不是便宜 ) 想買來換掉桌機
還有一大半 是因為 不懂如何掌握系統 以致很好的電腦 跑起來很慢 以為是自己的電腦(或筆電)爛
想買台"新的"來換掉 他自以為爛的舊筆電

這些人大半不知道 這新電腦 比它的舊電腦還慢
更少有領教過 小螢幕導致近視大幅加重的害處

結論還是一樣 Atom 機種的價格 被炒得太高
而買的人 卻大半不知道 它效能很低 連上網看影片都會頓 滿足不了他 只是上上網 打打字 的需求

lobben 2009-04-15 11:01 PM

引用:
作者visionary_pcdvd
我前面的意思是憑 Intel 的技術要把 Atom 的頻率拉到 5G 以上毫無困難,但是讓 Atom 扮演 輕量級小鋼炮 的角色絕對不符合 Intel 的利益,所以 Intel 不會這樣做... :jolin:

至於「成本超低」的優點當然還是存在,我前面已說過單顆 Atom 的製造成本只有6美元...

至於「功耗超低」只是變的不很低而已,但還是遠低於晶粒面積大它四倍的 Penryn...


註:Atom 的效能大約與同頻率的 P4 類同,跑 5G 的 P4 雖然在「測試分數」上輸給跑 3G 的 C2D,但在「一般應用」上已經夠快了,何況 Atom 還有 HT技術 的加持,其 HT平均效能增益 又是歷來最高的產品...
 
 


時脈拉5G 個人覺得不太可能
撇開架構並不是很適合拉時脈不說
雖然die面積不變
要上5G良率能多少呢? 成本自然提高
個人淺見

hyca 2009-04-15 11:30 PM

為什麼P3土拉丁時代效能的CPU
彷彿改個名字
又可以活躍在這個時代
難道今年流行復古?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09:38 AM.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