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index.php)
- 音效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forumdisplay.php?f=6)
- - 這兩天用foobar2k的感想
(https://www.pcdvd.com.tw/showthread.php?t=188523)
|
---|
引用:
感謝了 只是想看看這軟體的效果 與您的評語 thanks |
報告windwalker兄
比起APE,我比較傾向直接放WAV檔算了...反正大小沒差多少。 同樣一首6分鐘的歌: 320k的MP3─14MB APE─40MB WAV─60MB 至於增加壓縮比(選擇「EXTRA HIGH」沒錯吧?),那真的是「小一點」而已啊...:cry: ===== 另外,前一篇剛好過了三小時,來不及編輯,有件事忘了講....在這篇補充一下: 如果,我的目標只是是「用電腦聽CD」的話,我不會把錢花在EWX24/96這類音效卡上。 我會學我朋友,直接從光碟機的數位輸出,拉線接上外部DAC。也就是說只把光碟機當CD轉盤。 反正我手上也有音響級的DAC可以用,沒必要多過音效卡那關。 以上。 |
引用:
hmm.........能省則省啊......... :p 一張CD省個200mb........3張cd就省出一張cd的空間來了..... 其實用EAC在抓音軌時就可以直接設定Compress Track......... 而且程式也會自動計算壓完後總共需要的容量...... 蠻方便的啊.... :p 跟抓wav檔相比沒多費多少工...... |
看來好像不錯,我也來玩玩....:) :)
|
所謂的共振頻率改變並沒有殺掉共振吧...
這樣只是把共振頻率偏移.. 有時候反而會更難聽... 共振是一定存在無法避免的.. 不過可以調到共振振的好聽就是個人修為了...:D |
引用:
ya...這的確是我忽略的事情... 多謝Kanaires兄補充:) 引用:
這也是..... 至少可以減少「為了放WAV檔這種理由去買硬碟」的事情發生...:jolin: |
引用:
APE 是無失真壓縮,解壓縮時會得到和原來一模一樣的 WAV。 應該不是心理作用 :) 引用:
APE 的壓縮率會隨不同歌曲而有不同的變化,有的可以達到 50%~60%。 引用:
直接拉數位輸出給 DAC,輸出的資料包含音訊的 sample 和重建所需的 clock 資料,一般的 DAC 是利用 PLL 直接擷取出這個 clock 資料,用這個 clock 資料當作 reference 在正確的時間點上重建波形。然而這個 clcok 資料會因為光碟機本身的電源、馬達、轉盤的讀取狀況,產生時基誤差(jitter);還有利用數位線傳遞時,因為使用的 SPDIF 或 AES/EBU 格式,使用的是 bi-phase coding,把音訊資料和時脈資料調變在一起,這種傳遞方式使得 clock 資料在傳輸中會受到線材、組抗、雜訊干擾等影響,發生線材傳輸中的 jitter;這些 jitter 會大大地影響音質。不同種類的 jitter 會造成不同的音質變化,有的是會產生互調失真,有的是會增益某一頻率的能量,有的是會造成某一頻帶以上的 noise floor 上升。 雖然 jitter 產生的失真不一定會帶來 "不好聽",有時候某些失真反而是人耳所喜歡的,不過太大的 jitter 通常會對音質帶來不好的影響。 而如果用電腦抓音軌播放,就比較不會有這問題,唯一要考慮的只有音效卡本身的時鐘精不精準而已。 當然如果外接的 DAC 很高檔,有針對 jitter 下功夫,將輸入的 jitter 降到最低,或是使用另外精準的 clock 產生器送 word clock 給轉盤和 DAC,那效果自然是另當別論。 不過如果不是使用這麼高檔的機器,我想用電腦放 CD 還是有它的一些優點。(當然,電腦的音效卡、電源處理等也不能太差就是了... 聲音這種東西在沒有到達一定程度以上時,還真是一分錢一分貨.... 然而到了一定程度以上之後,卻變成十分錢還換不到一分貨... :p ) |
引用:
瞭解~~~:) 引用:
多謝提供jitter方面的資訊:) 不過,呃,我現在的做法是「從音效卡(EWX24/96)的光纖輸出,接到DAC上使用」,聲音很明顯的是比音效卡類比輸出要好上一大截。 這種使用情況下,上述關於spdif的jitter問題應該還是存在吧... 或許哪天應該來做個測試,看下面三種哪個比較好聲: 1、光碟機直接拉數位線給DAC 2、音效卡拉數位線給DAC 3、音效卡類比輸出 (目前已知是「2>>3」.....) PS. 這篇是當時買EWX24/96的心得報告.....不是我寫的: http://forums.dearhoney.idv.tw/viewtopic.php?t=24694 ps^2. 之前沒講清楚,那位直接從光碟機拉數位線給dac的友人,他的音效卡是娛樂卡....所以在他那邊是比都不用比了...SRC太要命了... |
假設您有使用foobar或是winamp加掛CD Reader外掛應該是2會比1還好..
因為那樣的撥放方式已經不是real-time的撥放.. 而是比較接近某些器材把數位訊號讀到記憶體之類的buffer去的做法.. 因為是超過一倍速的讀取所以實際上精度會比單純CDROM一倍速撥放好... 理論上除非都是一倍速撥放可以用多隻香爐多隻鬼的理由說音效卡數位輸出較差.. 不然我自己用會從音效卡輸出... 講究點的做法是光碟機自己用一條排線.. 排線盡量短... 並且遵照排線的正確擺法去裝...(請參照文內第13項教學 上次看了某大廠的CD內部有做折排線和貼在機殼上的動作.. 以上ザエ.. |
引用:
瞭解~~~:) 難怪我聽過「硬碟可以降低jitter」的說法,原來是這樣啊........ 引用:
呃,那cooler master排線不是反而不正確?(大汗) 我差點買下去說...好險... |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12:16 PM. |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