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index.php)
- 七嘴八舌異言堂
(https://www.pcdvd.com.tw/forumdisplay.php?f=12)
- - 大家習慣的簡報技巧分享
(https://www.pcdvd.com.tw/showthread.php?t=1111747)
|
---|
我每個禮拜在公司裡都要做兩次簡報,已經持續快十年了吧
一次向工程師 一次向經營管理階層 了解你的聽眾是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 (1)聽眾的基礎程度,例如工程師的理工基礎程度,經營管理階層對公司治理的基礎認知 (2)聽眾對該次議題了解的程度,如果是一個新的議題,得先了解聽眾最此議題的了解程度 (3)聽眾來參加此次簡報的目的,只是來聽聽的,還是來了解目前進度的,或是想知道下一步的 內容有時要簡單,有時得複雜,就看聽眾的身分以及他們要的是什麼 |
其實這真的是跟你做什麼工作有關聯
一些行銷業務人事行政組織類的簡報 弄得漂漂亮亮有動畫有聲音 嚴守一圖二表三文字的規範很OK 但是 一些需要教學用的技術類報告 文字內容才是主體 搞那樣就沒意思了 |
引用:
+1。 我做的幾乎都是工程簡報,所以,都是塞滿文字與圖,完全沒有"花招"。 :think: |
雷射筆不要畫風火輪,或是在文字上一直晃。
看了覺得超痛苦... 指到要說的畫面上,停個幾秒,動作放慢,會舒服很多。 |
做PPT時,個人大抵會掌握以下四點
1.素色底(大多習慣黑底白字) 2.不用細明體,字體加粗,字型18 UP 3.依需求調整圖文比例及色彩標註 4.適當留白 同時會自己反覆思考口述的內容如何與簡報配合 一定會用簡報筆,不讓第三者來按下一步,適時按下黑屏鈕 雷射指向定點,短暫點到即可 最後會再思考簡報留給聽者詢問潛伏問題,預先做好準備 |
影片勝圖,圖勝表,表勝文
|
做過空白簡報,因為NB 在安克拉治轉機時不見了 !
跟廠商找來白板,照記憶手畫簡圖,那時與會的有二十多位, 我用的是走動式演說,繞會議桌走,有問題隨時溝通。 因為某先生提問正是某女士想知道的,他們在A4 紙寫筆記, 之所以強調與聽者互動很重要,因為要能達成意見的共識,這簡報才算成功。 |
其實,做到最後重點還是人而不是簡報
一個會說話的人,用再平常不過的簡報,也是100分 而蘋果的簡報看似很棒,但這麼多年看下來感覺的是缺乏創新與突破,發表會讓人感覺就像簡報與人是分開的一般 所以如果一次議程,簡報的著墨可能放30分,如何表達可能放70分,不用追求100分的簡報,但可以多追求自己臨場表現100分 |
我的工作內容以及接觸對象, 簡報的長短取決於工作過程跟結果, 所以採簡單搭配法.
"一張照片, 一句話." 照片指出問題, 文字寫的是處理方案, 中間的連結我用口語來補充. 當然, 也有遇到很信任我的客戶, 所有東西我可以濃縮到一頁A4紙(豐田標準是A3簡報). 我來訪的目的一句話, 工作感想3~5句話, 之後處理清單列出但只挑重要得講. 因為豐田模式遇到問題是不斷反推跟改善, 這部分要有相當技術能力去說明, 採超連結. 我的簡報會email電子檔, 點超連結可以打開細項, 但與會中我不會做深入著墨. 簡單說我的"簡報"等於是一張大綱濃縮我每天的技術回憶, 開會要求有心有能力者才來. 所以我的簡報跟大家略有不同, 我不是針對人做簡報, 而是會篩選來參與的人. |
一律微軟正黑體, 通篇字型簡化, 就算要強調重點也不超過兩種字型
簡報底版依廠商提供而不同, 素色為主, 選用反差大 容易讀的色調做文字 每頁字型大小依功能統一, 標題最大, 內文小標題次之, 註解最小, 比例協調 每頁各有主軸, 強調一至兩個重點, 打出的字僅敘述摘要, 想講的可補在備忘稿 撥放時瞄一下 好的簡報是講者與簡報結合, 講解之前要潤稿, 通篇要有邏輯聯貫, 前後呼應, 不自我矛盾 對於放進簡報的素材(例:節錄某研究機構報告) 要非常了解, 如果不清楚細節寧可不要用 如果要聽簡報的長官相信你, 關鍵不是你有多會講, 而是你講的內容都清晰正確, 讓他聽來 無懈可擊, 簡報內不要有錯字或是你無法講解的東西讓自己踩雷, 自己多rehearsal幾次, 連自己都覺得講得很滿意了, 通篇的內容都問不倒了, 上場就應該不會太差. |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02:08 PM. |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