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index.php)
-   系統組件 (https://www.pcdvd.com.tw/forumdisplay.php?f=19)
-   -   聯力機殼的下置式電源 (https://www.pcdvd.com.tw/showthread.php?t=1092284)

kyo11011 2015-11-18 08:08 PM

引用:
作者csshih
棍,教主都把好貨自己留 :mad:
終於找到一個正常的上置M-ATX :like: :like: :like:

銀欣的TJ08-E也是和PS-07差不多設計
不過稍微貴了點 :D :D

SMiLEAhPaiN 2015-11-18 08:23 PM

引用:
作者csshih
棍,教主都把好貨自己留 :mad:
終於找到一個正常的上置M-ATX :like: :like: :like:

會看上這機殼有兩點啦

1.機殼上置倒裝,所以PSU吸風口會在機殼上方,這樣要清理就很方便
2.前方兩風扇還有個蓋子,前面的濾網是可以輕鬆拆下的。


這點比我海盜船的200R好多了。
200R清理前面要乾淨點就只能把前面板拆下,PSU濾網在底下,所以得把機殼稍微扳起...

csshih 2015-11-18 08:23 PM

引用:
作者Sioux
 
  不必自擾,把電源供應器反裝、大扇朝上即可,不要又自改大扇方向或破壞機殼什!的.

  最近試買聯力PC—9FA也是一堆匪夷所思的設計失誤:

http://pcdvd.com.tw/showpost.php?p=...70&postcount=49
 
 
 


這家很喜歡創造突破物理學定律的鬼東西 :flash:

聳鐵人 2015-11-18 09:46 PM

網路上一堆吹捧,可是看過之後其實也不怎麼樣

例如下置電源的濾網,還要把主機翻倒才能換,有些廠牌都做抽拔式設計了 :think:

SMiLEAhPaiN 2015-11-18 10:01 PM

引用:
作者聳鐵人
網路上一堆吹捧,可是看過之後其實也不怎麼樣

例如下置電源的濾網,還要把主機翻倒才能換,有些廠牌都做抽拔式設計了 :think:

這家產品讓我比較訝異的是這樣的硬碟架設計...


jerry20530 2015-11-18 10:09 PM

引用:
作者聳鐵人
網路上一堆吹捧,可是看過之後其實也不怎麼樣

例如下置電源的濾網,還要把主機翻倒才能換,有些廠牌都做抽拔式設計了 :think:


你電腦放桌上的 翻一下主機不會很難吧 管它用抽還是卡榫

你放那種下盤式的電腦桌 不搬下來真的隨便你~~




alugad/zoo 2015-11-20 07:32 PM

感謝jerry20530兄拍圖參考
看了一下...難道腳墊是用黏的嗎 :stupefy:
PC-7HB要是也這樣就吐血了,恐怕會打退堂鼓 :nonono:

逛了一陣子找到兩咖給需要的人參考一下

Corsair Graphite 230T
前方可裝雙12公分
壓克力透側可請外面輸出招牌看板的店家開洞
應該比請工廠師傅切鋁合金簡單吧?

Xigmatek ASGARD PRO
側版直接開好洞,和230T比前方只能裝單12公分

兩咖都有抽換式濾網,頂部都支援雙12公分
但都逃不了有洞洞網孔的宿命

jerry20530 2015-11-20 07:52 PM

引用:
作者alugad/zoo
感謝jerry20530兄拍圖參考
看了一下...難道腳墊是用黏的嗎 :stupefy:
PC-7HB要是也這樣就吐血了,恐怕會打退堂鼓 :nonono:

逛了一陣子找到兩咖給需要的人參考一下

Corsair Graphite 230T
前方可裝雙12公分
壓克力透側可請外面輸出招牌看板的店家開洞
應該比請工廠師傅切鋁合金簡單吧?

Xigmatek ASGARD PRO
側版直接開好洞,和230T比前方只能裝單12公分

兩咖都有抽換式濾網,頂部都支援雙12公分
但都逃不了有洞洞網孔的宿命


機殼最好 寬度210mm以上最好
不然140mm塔扇可能裝不進去
171mm塔扇 裝近寬214mm機殼 還可以閃過去~~

你那麼愛濾網 怕上面洞洞網 可以考慮下面這咖~~

[YOUTUBE]0lLpg8twpGg[/YOUTUBE]

[YOUTUBE]Cp75iD9Mm50[/YOUTUBE]

alugad/zoo 2015-11-28 03:09 PM

買了PC-7HA,閃閃發亮實在不錯
底部有留SD-02的鎖孔
橡膠底腳是雙面膠固定的感覺還算堅固
索性就不更換SD-02了

機殼前蓋可以直接扳開,模組線材不在前蓋上
母卡榫聯力有備品可買
但是這咖的公卡榫是一體化在面板上,斷了恐怕就沒有備品 :o
頂蓋可拆開,模組線材用螺絲固定在頂蓋上
堅固性還不錯

機殼送的前置面板USB3.0轉2.0難插到爆炸
我直接無視前置USB
HD AUDIO線也是超難插,不過上一咖機殼的也是很難插
似乎是每家都做這樣?
每次插都在想音效卡的HD AUDIO插座會不會被我弄斷 :stupefy:

機殼自帶前14公分兩顆,我還先買了兩顆高爾夫14公分
兩者都很安靜,風都足夠,感覺沒有太大差異
感覺高爾夫多買了,不過為了爽度還是換下聯力
後出自帶一顆12公分明顯就略差
裸測下明顯聽出"喀喀喀"的轉軸聲
後出12公分有送兩組金屬圈,個人轉到頂部使用

喇叭or耳機輸出個人習慣到音效卡驅動去切換
前置耳機平常都保持插著的狀態,機殼防塵蓋沒有關閉
所以又買一組USB防塵蓋套上
零件大掃除清理灰塵後搬入PC-7HA
底噪降低、細節浮出、樂器分離度變好、高低音延伸範圍更明顯
神奇到不行 :shy:

硬碟架固定橫向可拆離機殼,但是與機殼的鎖孔有兩組
更換鎖孔即可微調左右距離,SATA頭要向左向右皆可

跟露天賣家訂了一組VF950回來分屍
八公分薄扇規格與鰭片上的避震軟框一模一樣
進行移植後VF1000復活!

待機下CPU~28度,VGA~31度
繼續撐個兩年再考慮換平台,雖然朋友說已經在用Win10了

jerry20530 2015-11-28 04:49 PM

引用:
作者alugad/zoo
買了PC-7HA,閃閃發亮實在不錯
底部有留SD-02的鎖孔
橡膠底腳是雙面膠固定的感覺還算堅固
索性就不更換SD-02了

機殼送的前置面板USB3.0轉2.0難插到爆炸
我直接無視前置USB
HD AUDIO線也是超難插,不過上一咖機殼的也是很難插
似乎是每家都做這樣?
每次插都在想音效卡的HD AUDIO插座會不會被我弄斷

機殼自帶前14公分兩顆,我還先買了兩顆高爾夫14公分
兩者都很安靜,風都足夠,感覺沒有太大差異
感覺高爾夫多買了,不過為了爽度還是換下聯力
後出自帶一顆12公分明顯就略差
裸測下明顯聽出"喀喀喀"的轉軸聲
後出12公分有送兩組金屬圈,個人轉到頂部使用

待機下CPU~28度,VGA~31度
繼續撐個兩年再考慮換平台,雖然朋友說已經在用Win10了...


腳墊軟的比較好 遇到地震不會像實心硬體那麼容易有共振

如果沒有USB3.0 可以先不要插跑隨身碟很慢 最多拿來傳手機資料
我用聯酷的 前置音源也沒接 直接買喇叭耳機切換器
聯酷藍光14公分風扇 轉速都很低不會超過1000轉
後12公分自己換藍色的1300~1500轉 前置在多加個硬碟轉架12公分 大概1100轉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09:14 AM.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