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index.php)
-   效能極限 (https://www.pcdvd.com.tw/forumdisplay.php?f=18)
-   -   【調色擴充•隨君所欲】LEPA Exllusion 240半一體式水冷散熱器 (https://www.pcdvd.com.tw/showthread.php?t=1090799)

佐鳥かなこ 2015-11-05 09:24 PM

引用:
作者SMiLEAhPaiN
:eek:
剛剛跑去他們家自家網路商店看,3690元...

不過裝水的地方在水冷頭那邊,感覺之後補水會比較麻煩就是...


這孩子的價格包含水冷液,定這樣也不太難理解。
不過實際上真的CP值不太亮眼,也就適合給愛嘗鮮的玩家玩玩囉。

引用:
作者Nightmare
雖然我也重新回頭玩水冷沒多久 ...


我的話覺得整合設計的最大優點
是可以把整套系統放進HTPC或ITX殼之類的超小空間裡

不過一般來說整合PUMP和頭的設計會有廢熱和震動的問題,
對冷頭的影響還滿負面的

相對來說也有把PUMP和冷排結合的設計,
可以做出很強的流量和揚程,相對的犧牲的就是相容性了

引用:
作者PROVIDENCE
圖床不支援外連?? 好可惜!


唉... ... 都寫完不能改才知道photobucket限流量
也只好怒砸個permium先應應急了

引用:
作者jerry20530
補水一定是拆卸比較 安全
不過如果心臟大顆 也可以直接補 就怕噴到版子
而且拆裝過程要小心 不然撞到 壓克力馬上破給你看~~
玩這種水冷根本就是跟錢過不去.....
一體的都是消耗品 買來等著丟的....


明明就是自組式的才是真的買來等著丟
一年都不知道要燒掉多少錢換管換環換箱換冷頭

感謝你這次終於詞窮,或者是對水冷不像機殼那麼品牌崇拜,酸的這麼小力

jerry20530 2015-11-05 09:56 PM

引用:
作者佐鳥ろスア


明明就是自組式的才是真的買來等著丟
一年都不知道要燒掉多少錢換管換環換箱換冷頭

感謝你這次終於詞窮,或者是對水冷不像機殼那麼品牌崇拜,酸的這麼小力


近期腳位都沒啥太大變化 要丟應該不大可能

一體的你去查一下災情吧....
自組的Pumps、水管等等零件要換 彈性也比較大
一體的你有辦法換的話 真的自組的不用賣了.......
那可怕的冷頭 要是炸掉 帶走應該不少東西吧...

NEAL 2015-11-14 06:04 PM

佐鳥的測試文都蠻詳細的,文章品質很棒,雖然有點不懂為什麼用詞和語氣上會那麼日式。

我有些好奇的的是這麼多一體式水冷產品,有沒有佐鳥推薦比較不會有爆管漏水疑慮的產品呢?我觀望很久還是乖乖用空冷,心臟太小顆了。

JXL 2015-11-15 12:38 AM

樓主可否預告下一個case要介紹甚麼? :D
對機殼比較有興趣

佐鳥かなこ 2015-11-15 05:51 PM

引用:
作者NEAL
佐鳥的測試文都蠻詳細的,文章品質很棒,雖然有點不懂為什麼用詞和語氣上會那麼日式。

我有些好奇的的是這麼多一體式水冷產品,有沒有佐鳥推薦比較不會有爆管漏水疑慮的產品呢?我觀望很久還是乖乖用空冷,心臟太小顆了。


謝謝你的支持,
畢竟長久以來都是接觸11區的作品,也就變得比較喜歡這種用詞和排版了。

一體式的產品我接觸的也不多,只就我用過的來說吧。
目前用過銀欣的TD-02、酷媽的Nepton 140XL、INTEL貼牌的Antec水冷和這款。

銀欣那款雖然主體是全金屬,不過轉接頭脆弱到一凹就斷
INTEL原廠的那款就是個650沒什麼好說

所以這裡面比較起來我還滿推Nepton系列的,
在各種妖孽售價的一體式裡面勉強算是平價,
而這一年來跟我上山下海經過我的粗暴對待依然生龍活虎,效能也沒什麼好挑剔。
就是風扇吵了點。

爆管和漏水我覺得難免,
使用者很難去宏觀地看那款產品的良率比較好,
反而是容易因為一兩件個案就打退堂鼓,佐鳥自己也是一樣。

如果希望有不會爆管漏水的產品,最好的方式還是萬事都經過自己的手一一確認,
我非常推薦您親自組裝一套水冷系統看看唷=]

引用:
作者JXL
樓主可否預告下一個case要介紹甚麼? :D
對機殼比較有興趣


我手邊沒有新的Case了,基本上會回頭先把之前的Antec P100W改完吧。

佐鳥かなこ 2015-11-15 06:11 PM

追伸、擴充實踐?

  午安,這裡是佐鳥かなこ,這次將透過實際改裝,為Exllusion 240的開箱做個總結。

  既然Exllusion 240的主要特色之一是可以進行擴充改裝,那麼,佐鳥又有什麼理由不一試究竟呢?本次的擴充改裝是將EXllusion與280冷排、水箱及幫浦串聯,原本也打算再加串個顯示卡冷頭的,不過畢竟還沒改好,也就先放一邊了。

一、安裝準備



  首先先分解各個部件,對應水冷系統的要素,Exllusion 240在系統中相當於冷頭+幫浦+水箱,以及一付240冷排。追加的冷排是Black Ice 280薄排,Bykski SC-1000幫浦搭配Enginia Engine BOX水箱,轉接頭與三分薄管使用Larkooler的產品。



  卸除原本EXllusion上的水冷管,這邊要做點更正,EXllusion 240的水冷排材質並非銅管鋁鰭,而是純鋁材質… … 有心要做改裝的玩家可能需要稍作考慮(hint:電池效應)。

  冷排部分的手擰出水頭是和冷排本體焊在一起的,雖然少了點改裝彈性,不過倒是不用擔心O環老化造成的滲漏問題。



  冷頭的部分也是一樣,出水頭和水箱是一體化的結構,規格大致和市售的快速手擰出水頭相同,高度略矮。



  將EXllusion 240拆解放水之後的零件一覽,其實還滿少的(?)。



  左邊是這次使用的出水頭零件,因為EXllusion上的固定式出水頭不需要底座,所以看起來小的多。



  將要串聯的零件都鎖上出水頭之後,就能開始作業了。除了前述的零件之外,也需要準備裁管用的剪刀以及止水帶。



  水箱的部分是大陸Enginia出品的Engin BOX,粗獷厚實的一體成形POM加上5mm厚的透明壓克力,內置水流計,占用雙5.25吋位置。



  可以很方便的搭配京威或是D5之類體型較大的幫浦使用。本次搭配的Bykski SC-1000最大揚程7米、流量840L/H,大4pin供電、帶3pin測速及手動控速旋鈕。

二、管路安裝



  本次以裸測平台做測試,先將各組件擺放到定位來測量需要的水管長度與元件安裝順序。



  剪下需要的長度,預先將出水頭的手擰帽套套上。



  如果擔心滲漏的朋友可以在出水頭的寶塔上纏上一圈止水膠,不過這樣再安裝水管的時候會稍微辛苦一點。



  稍微調整一下之後接上,手邊使用的三分薄管要比EXllusion240原本使用的厚一些,所以在鎖的時候多花了些時間。此外當然得要好好注意新串接的幫浦和原本的幫浦方向是否一致。

  水冷液循環的順序是這樣的:
  光碟機幫浦→SC-1000→EXllusion 240冷頭→280冷排→240冷排→光碟機幫浦。

三、上水測試



  管子接好之後便整組撤下來進行上水測試,方法和前篇一樣,只不過這次要用的水冷液多的多,而且要注意的接口也增加了。

  這次的組裝和以往不同的是可以像這樣把整組水冷系統卸下來獨立試水,降低了不少零件弄濕的風險,算是個半一體式的概念吧?



  補水的部分,可以使用EXllusion的零件包外殼搭配附贈的注水螺絲結合成接水盤,由EXllusion的水箱部分進行注水。



  當然,畢竟這次主要的水箱是Enginia的光碟機水箱,注水的部分還是由這一側進行。這張圖內可以看出EXllusion 240的水箱結構,壓克力質的水箱在其中一側出水頭下方有特別隔出獨立的腔室,這一側便是有加壓的出水側。



  打開幫浦一面注水、一面等待系統內與水箱中的氣泡消除,完成之後便慢慢加入整瓶的藍色染料… …



  一口氣染成深海風格OvO!



  LED打在半透明的藍色冷液中,是不是很有水底探照燈的感覺呢?



  在注水完成之後就這樣放著一整天,確定各處不會漏水。



  接著裝上風扇,因為是裸測的關係,一面加上護網避免捲進桌面雜物。



  機會難得,就在另一面也加裝了手邊的兩顆風扇囉。
  有人說水冷會比較安靜,但是筆者的電腦很少能夠安裝少於六個風扇,全速運轉的時候一點也不亞於大塔的響度。只是平常使用幾乎不需要讓這些風扇運轉罷了。



  整組上機囉∼因為是裸測,所以直接把冷頭裝好、東西放下去就好了。



  運轉實照,還滿像一回事的對吧(笑。

四、溫度測試

  文章來到最後,當然還是得把測試跑過囉。



  對照組:4770K /chi/product_content/27/1/58/#produkte" target="_blank">EXllusion 240。
  待機溫度:36 燒機均溫:75 最大溫度:77



  測試組:4770K /chi/product_content/27/1/58/#produkte" target="_blank">EXllusion 240 Custom。
  待機溫度:36 燒機均溫:71 最大溫度:73



  兩相比較之下,待機溫度方面並沒有因為改裝而降低多少,不過在燒機溫度上則下降了4度,約5%的降幅,算是有提升些許的效能。

  眾所周知的,其實水冷系統的CP值在達到基本條件之後稱不上好,即使像這樣進行大幅度的擴充,也無法有效的降低溫度,畢竟原本的熱源就沒有超過系統的解熱能力。不過若是要在系統裡新增熱源,那麼就有可能突破系統熱容,去威脅到運作溫度了。

  雖然這次測試中並沒有觀測到明顯的溫度改善,不過若是加入顯卡與MOS的熱源進去的話,原本的系統和改裝後的差異相信就能高下立判了。



結語、樂趣至上

  這款產品到佐鳥手上到能夠改裝成文其實經歷過許多波折,其中也不乏讓人吐血以及不得不停下腳步的糗事。無論是機械故障、產品本身的小問題或者人事無常,都一度可能使這篇文章胎死腹中。

  然而,說到為什麼筆者最後仍然完成了她,那就像是EXllusion 240這款產品一般了吧?

  雖然有著許多缺憾,
  雖然無法在群芳間脫穎而出,

  但是,只要她能讓人玩得開心、感受到樂趣,
  那麼,總是會有那麼群人,同樣傾心於她不是嗎?


  晚安,這裡是佐鳥かなこ,如果這篇文章能夠對迷茫的你提供一點參考,
  或是給挑剔的你更多選擇的方向,那佐鳥也會很開心的。

  同樣的,如果對佐鳥的文章有興趣、或是希望看到第一手、完整解析度的開箱照片的孩子,
  歡迎追蹤我的FB(https://www.facebook.com/profile.php?id=100001120190404)。

  再次感謝LEPA利豹ENERMAX 安耐美提供本次開箱測試產品,我們下次見囉。

佐鳥かなこ 2015-11-15 06:16 PM

預告、What's NEXT?

  How about if you have no budget for extreme cooling system?



  Only 10$, pull down CPU temp up to 10°C.



  It’s all about delid.

SMiLEAhPaiN 2015-11-15 08:01 PM

:eek: :eek: 把上蓋給拆了...

INTEL散熱有糟糕到需要如此嗎? :shock: :shock:

佐鳥かなこ 2015-11-15 08:26 PM

引用:
作者SMiLEAhPaiN
:eek: :eek: 把上蓋給拆了...

INTEL散熱有糟糕到需要如此嗎? :shock: :shock:


是不糟,不過上個液金可以降近十度的話,倒也是不賴的投資

NEAL 2015-11-15 09:01 PM

引用:
作者佐鳥かなこ
是不糟,不過上個液金可以降近十度的話,倒也是不賴的投資


應該是開蓋要換掉裡面那個糟糕的TIM介質,不過液態金屬受熱後相變有可能會變硬,不好拆了。

原來佐鳥是NCKU的小學妹,已加FB。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10:51 AM.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