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index.php)
- 音效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forumdisplay.php?f=6)
- - 請問樹莓派主要是用來聽什麼檔案?怎麼輸出?
(https://www.pcdvd.com.tw/showthread.php?t=1076425)
|
---|
引用:
上面提到的那兩個都是ARM平台的 x86的話查了一下好像有可以用這個 http://www.daphile.com/ 不過我沒用過也不確定就是了...... |
引用:
感謝說明 等會去下載來試試... |
引用:
裝好了正在聽 抓的到我的USB DAC(rasteme HDA-524) 可收聽網路電台 其他慢慢再試.... |
樹莓派 (Raspberry Pi, 簡稱 Pi) 只是一塊沒有安裝作業系統微型主機。 它能做什麼,取決於你安裝的作業系統和軟體而定。 就音響用途來說, Pi 內建的只是類比 line out 音效輸出,聲音背景很乾淨,但細節很貧乏。所以想要玩 hi-fi 系統的玩家,要另外搭配硬體配件。常見的搭配選擇有三種: 1. 已有 USB DAC 。用 USB 連接。但某些 Async USB DAC 可能沒有 kernel module (驅動程式)。 2. 已有 DAC ,選擇 USB DDC (USB 轉同軸或光纖) 去接 DAC 。但品質好的 USB DDC 要價不斐,例如 谷津 賣的 c-11 要 8000 元。 3. 加裝 Pi 專用的音響處理模組,一塊約 1800 元,這又分兩種: 3.1 HiFiBerry DAC : 就是 DAC 。 http://www.pcstore.com.tw/pchome24h/M19405055.htm 3.2 HiFiBerry Digi : 這其實是一個 DDC 模組,裝上後就可以走同軸或光纖輸出給 DAC 。 http://www.pcstore.com.tw/pchome24h/M19405030.htm 作業系統這部份,我是裝 Raspbian 然後自已寫程式去弄音樂控制平台。 我玩的經驗, Pi 有一些缺點: 1. I/O 效率不足。本機讀取時,不論把音樂檔案放在 SD 卡或是 USB 隨身碟,在換曲時都會有停頓感 (1~2秒)。如果走 Wifi 或 Lan ,網路傳輸也會時不時地有停頓感。 我至少都放 FLAC ,這就會有停頓。如果是整張 CD rip 出的 WAV 檔,停頓感更明顯。 2. 運算效能不足。 MP3/MP4 的話, Pi 的 SoC 晶片內建硬體解碼線路,還能保證解碼播放順暢度。 FLAC 要靠軟體解碼,我總覺得這時比直接放 WAV (PCM) 差,但放 WAV 又很容易碰到 I/O 停頓。 3. 供電不足。除非你會改供電線路,否則靠 Pi 內建的供電線路撐不了大量外接的 USB 耗電設備。像是 Wifi 網卡、 USB 隨身碟或 USB 外接 SSD 。 玩音響的都知道,電力是保證好聲的最重要環節。 ps. Pi2 有改善供電線路,加大了電源供應量。 一般的 DVD 播放機或音樂盒之類的設備,其實都有上述缺點,但大家都一樣,也就不會當缺點了。 只是我還用 PC 接 DAC ,和 PC 比較差異就明顯了。 |
引用:
J1900 的配置啊,因為你似乎不太熟悉 Linux 操作,所以建議你直接裝 Windows 8.1 ,比較簡單。 不想花錢裝 Windows 8.1 的話,可以選擇 Kodi (原名 XBMC)。 介紹: http://zh.wikipedia.org/wiki/Kodi 下載: http://kodi.tv/download/ 我現在偶爾用 Windows 8 平板配 USB 擴充基座 (dock) 接 DAC 在聽音樂。 配置如: http://blog.roodo.com/rocksaying/archives/36352508.html 想安靜聽音樂時,就把音樂檔複製到平板或放在 USB 外接 SSD 上。用手機 DLNA 或者多媒體無線鍵盤,可以控制曲目播放。 說句實在的話,比 Pi DIY 輕鬆多了... 我最近也在考慮弄隻 Intel Compute Stick 來 DIY 無風扇數位流播放系統。 ps. 全國電子賣的 Lemel Win8智慧電腦棒和 Intel Compute Stick 是差不多的東西。 |
引用:
很棒的分享,就我的經驗: 1) 硬體的部分。之前試過用樹莓派的I2S連接DAC,但如lis29570網友所提的經驗,最省事就是用PCM5102、或ES9022/ES9023;只是這些晶片的好用是好用,但對講求音質的網友來說,可能就不是那麼合適了。對我個人來說,如果要用USB DAC,那採用樹莓的誘因就少了些。 2) 軟體的部分。目前大部分的OS都是linux base。linux對audio的support在「量」上相當不錯,對於audio玩家要的「質」就因人而異了。就兩網友提的軟體中,kodi/xbmc相對功能齊、也豐富。 我是把樹莓回歸它原來的用途(公司因某些案子拿來做測試所用),在audio上,加加減減也得花上不少錢,拿台TV BOX省事又省錢→兩者的音質我個人是覺得都不ok就是了。 |
引用:
+1 kodi有一個叫做「KodiBuntu」的版本,已接近是傻瓜安裝。只要輸入一組帳號密碼,就可以把linux+kodi完整安裝好←不過,就同一硬體,我個人覺得windows(Win 8 + KODI)的聲音比linux( KodiBuntu )來的好。 |
如果只會用到kodi , 那裝openelec也不錯 :)
|
引用:
感謝分享... 可以多方嘗試看看 |
引用:
lis大有B+嗎? 我用B+和volumio 1.55接usb dac,歌放在隨身碟裡~ 播歌沒有爆音問題,一切都很正常~ 同時接隨身碟 wifi usb dac 換曲及播歌(mp3 flac wav), 沒有延遲也沒爆音~ 另外我用usb dac接pi和pc(foobar2k wasapi),也是沒什麼太大的分別~ 接近同樣大小的音量比較,pi聽起來稍厚點這樣~ |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01:40 PM. |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