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index.php)
- 七嘴八舌異言堂
(https://www.pcdvd.com.tw/forumdisplay.php?f=12)
- - 快看!! 川普公布各國進口稅率 總表 ! 馬上生效 (更新)
(https://www.pcdvd.com.tw/showthread.php?t=1213460)
|
---|
川普又罵日本不買美國米,現實是日本買很多美國米了,日本人也曾實測美國米吃起來還可以,不過口感還是慘輸日本米跟台灣米
|
三寶說和越南達成關稅協議,從越南進口20%。洗產地40%,自己腦補美國出口到越南0%,笑死
https://edition.cnn.com/2025/07/02/...l-vietnam-trump 越南對美主要出口商品包括電腦與電子產品、服裝與配件以及家具。雖然中國仍是這些商品的最大進口來源,但越南正在迅速趕上 許多仰賴越南供應的公司股價因消息上漲,包括Nike 上漲了3.1%,Columbia 上漲了1.5%,Lululemon 上漲了0.7% 擁有 The North Face 與Vans 品牌的VF Corporation 上漲了2.4% 標普500上漲了0.27%,那指上漲了0.75%,道瓊上漲0.05% |
20%算高,看來要跟英國一樣10%可能很拼
|
傳美國解除對中國乙烷出口管制
https://www.ettoday.net/news/20250703/2989523.htm 美國取消對中國晶片設計禁令 三大軟體商重啟出口業務 https://today.line.me/tw/v2/article/7NlzeVn |
引用:
*「最惠國待遇」(Most-Favored Nation, MFN) 「最惠國待遇」是WTO 成員之間的一項基本原則 當美國給某個國家MFN 地位,就表示美國承諾:「不會對該國的商品徵收高於對其他 MFN 國家的關稅。」 越南是WTO 成員國(自 2007 年),因此按WTO 原則自動獲得美國的 MFN 關稅待遇 別說20%,這三個月的10%暫緩措施也比之前高,越南企業主也不是笨蛋 自己祖國談的喪權辱國關稅「框架」所付出代價全叫美國爸爸客戶自行吸收去割同胞的韭菜不就好了 :laugh: 川普又達成一項貿易協議,但這可能讓你付出代價 https://edition.cnn.com/2025/07/03/...vietnam-tariffs CNN —鞋子、電子產品和服裝只是美國消費者可能面臨漲價的部分商品,這是因為川普總統週三宣布與越南達成的貿易協議所致。 等等——怎麼會這樣? 過去三個月內,從越南運往美國的商品被徵收至少 10% 的關稅,這是在 4 月短暫實施的 46% 關稅 之後所作出的暫緩措施。川普當時宣稱暫停徵收較高關稅,是為了給各國更多時間與美國談判貿易協定。隨著他自己設定的7 月 9 日談判期限逼近,但實際上幾乎沒有新的協議簽署,川普已威脅要再次提高關稅。 但重點來了:即使達成協議或達成所謂的“協議框架”,也不代表可以避免更高的進口稅。 川普透過社群媒體宣布的協議中表示,未來越南出口至美國的商品最低將被徵收 20% 的關稅,這是目前美國企業所支付稅率的兩倍。作為交換,川普表示越南同意開放其市場與美國貿易,包含不對美國商品課徵關稅。 然而,目前仍有許多細節未明,甚至協議是否已定案也不確定。越南官方媒體《越南新聞》(Việt Nam News)週三稱該協議為一項「框架協議」。 「很明顯,這對美國消費者來說不是好消息,」自由派智庫「卡托研究所」(Cato Institute)的貿易政策研究員克拉克·派卡德(Clark Packard)說道。越南目前是美國第六大外國進口來源國,這一排名近年來持續上升,原因是美國從中國進口的商品數量下降。根據美國商務部的數據,美國從越南進口的主要商品包括電子產品、服裝、鞋類和家具。 這也讓美國消費者更有可能受到高關稅的影響。「毫無疑問,美國消費者最終將承擔這些關稅帶來的代價,」派卡德對 CNN 表示。 關稅是對進口商品加徵的稅金,使商品價格變得更高。企業需要先支付這筆稅金,但通常會將部分成本轉嫁給消費者,也就是提高售價。 不過,許多企業會選擇吸收部分甚至全部的關稅成本,以避免失去顧客。而且企業常常會在關稅實施前囤貨備貨,延緩自身與消費者所面臨的成本上升。 然而,最終他們可能會耗盡選項,無法再保護消費者免於面對更高的價格。 白宮發言人庫許·德賽(Kush Desai)對 CNN 表示:「政府一貫主張,關稅成本將由依賴美國經濟的外國出口商承擔,畢竟美國是世界上最大、最強的消費市場。」德賽還說,儘管自 4 月起幾乎對所有美國進口商品徵收關稅,但最近的通膨數據尚未出現廣泛價格上漲,這就是最好的證明。 川普的關稅政策意在「為美國產業與勞工創造公平競爭環境」,德賽表示。換句話說,透過提高外國商品的成本,川普希望促使更多企業將生產設於美國本土。 然而,企業將生產移回美國需要好幾年時間。在此期間,他們仍可能被迫從越南等地進口商品。 自由派智庫「獨立研究所」(Independent Institute)的研究助理凱勒布·佩蒂特(Caleb Petitt)則反駁這種說法,認為美國企業不太可能從中受益,因為他們仰賴大量海外零件與數十億美元的成品進口。 他說:「這些關稅不會幫助美國產業,反而會讓美國消費者面臨更高的成本與市場的不確定性。」 |
川普大而美法案眾院通過,該法案似乎要把弱勢給拋棄
https://www.cna.com.tw/news/aopl/202507040010.aspx |
3個月暫緩到期不延期,談不完了,不談了,明起直接寄信通知7/9開始課徵「不對等關稅」:laugh:
https://youtu.be/knik4Ru8hk0 台灣瑟瑟發抖中,32% MAGA :fear: |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11:25 PM. |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