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index.php)
-   七嘴八舌異言堂 (https://www.pcdvd.com.tw/forumdisplay.php?f=12)
-   -   黑潮發電測試成功 (https://www.pcdvd.com.tw/showthread.php?t=1110902)

MUS 2016-09-01 09:10 AM

引用:
作者lfour
說老實話,就算是研發宣告失敗也是有學術價值的,代表這條路是行不通的,其他人就不要再投入資源或是讓後人知道失敗的瓶頸在那裡,等到技術可行性達到後可以再嘗試…
只想當跟屁蟲,永遠都只能領22k,研發投入如果沒到賭身家的程度又能獲得潛在的具大利益的話,不試才是傻子。


每次聽到這個說法就很無言...

之前看過的例子, 同一個專案到最後換了4個數據分析方式可以做出4個專題領4次費用, 通通都是"無特定結果異常" :stupefy:

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領了盤纏之後在虎山入口說: 這山有虎上不得, 反正失敗了也有學術價值, 是吧?

Eater2013 2016-09-01 09:26 AM

引用:
作者lompt2016
水力能量的差異 不知道你知道嗎
洋流的流速就是那麼快

最早的核能是1943年誕生 1951年運轉的
發電量是200KW
材質是木造


看來你真的不知道黑潮的規模有多大
黑潮
黑潮流速約為100至200公分每秒(39至79英寸每秒),厚度約在500∼1,000公尺(1,600∼3,300英尺),寬度約200多公里,約是世界流量最大的亞馬孫河流量之360倍。

根據台大陳發林教授的估計
黑潮的能量大約是10GW
只要擷取其中的5%
就有500MW可用

中山大學只擺了一台小機台
你就以為洋流發電機只能做哪麼小一台?
我買給我兒子玩的小風車發電機可以點亮LED
所以風力發電只能拿來當玩具?
世界上第一個核子反應爐是1942年費米在芝加哥大學設置的
輸出功率只有0.5W
在酸民的邏輯中
0.5W就是核反應爐的極限了
想做到1350MW
十萬組都不夠

cdx 2016-09-01 09:37 AM

黑潮流速約為100至200公分每秒(39至79英寸每秒),厚度約在500∼1,000公尺(1,600∼3,300英尺),寬度約200多公里

你要增加發電量就是增加機組大小,但是單位能量密度就是那一點點....(每秒:1-2M)
可不向當初研發核能能增加單位能量密度

不要出來搞笑好不好~不然你說說如何能提高發電效率..........而不需要增加機組大小..........

Eater2013 2016-09-01 09:42 AM

引用:
作者cdx
黑潮流速約為100至200公分每秒(39至79英寸每秒),厚度約在500∼1,000公尺(1,600∼3,300英尺),寬度約200多公里

你要增加發電量就是增加機組大小,但是單位能量密度就是那一點點....(每秒:1-2M)
可不向當初研發核能能增加單位能量密度

不要出來搞笑好不好~不然你說說如何能提高發電效率..........而不需要增加機組大小..........


本來要增加發電量就是製造大機組
寬兩百公里, 厚1000公尺的洋流要擺上多大的機組都沒有問題
但為什麼一所大學實驗用的平台就一定要大機組
小機組不能測試?

照你的邏輯
核反應爐的輸出功率極限就是0.5W
沒有做大的可能

cdx 2016-09-01 09:44 AM

引用:
作者Eater2013
本來要增加發電量就是製造大機組
寬兩百公里, 厚1000公尺的洋流要擺上多大的機組都沒有問題
但為什麼一所大學實驗用的平台就一定要大機組
小機組不能測試?

照你的邏輯
核反應爐的輸出功率極限就是0.5W
沒有做大的可能

上面不是寫了嗎~
當初核能能增加單位能量密度,所以有發展的可能
你不能提高效率,只能增大機組,就是不斷的增加成本

你是故意不看文,還是想模糊視聽?

Eater2013 2016-09-01 09:47 AM

引用:
作者cdx
上面不是寫了嗎~
當初核能能增加單位能量密度,所以有發展的可能
你不能提高效率,只能增大機組,就是不斷的增加成本

你是故意不看文,還是想模糊視聽?


原來你們以為水力發電的輸出功率只和流速有關
和流量是無關的

呵呵呵呵
我覺得你這個結論有登上science 的機會

BLUESKYVFX- 2016-09-01 09:55 AM

引用:
作者anderson1127
適不適合是看規畫的人有沒有考量去進....
很明顯是沒考量進去!!

不怕麻煩的話,太陽能建置最好是可以拆卸式的為佳!! 以方便安裝及拆卸組裝為主....
遇上颱風就麻煩點,乖乖拆下來避風頭!!


太陽能在台灣設置,要有保護裝置..像防風門之類. 不然每次只要來一個颱風..慘CCC :think:

cdx 2016-09-01 09:55 AM

厚度約在500∼1,000公尺(1,600∼3,300英尺),寬度約200多公里
你要利用5%的黑潮能量
就是要擷取單位密度能力20%機器,然後500-1000公尺X200多公里這個面積大小的5%除以20%
500~1000米深度X4公里寬的機器,要5台................

好棒棒~人類居然有能力利用5%的黑潮能量了~

lompt2016 2016-09-01 10:03 AM

引用:
作者Eater2013
看來你真的不知道黑潮的規模有多大
黑潮 (https://zh.wikipedia.org/zh-tw/%E9%BB%91%E6%BD%AE)
黑潮流速約為100至200公分每秒(39至79英寸每秒),厚度約在500∼1,000公尺(1,600∼3,300英尺),寬度約200多公里,約是世界流量最大的亞馬孫河流量之360倍。

根據台大陳發林教授的估計
黑潮的能量大約是10GW
只要擷取其中的5%
就有500MW可用

中山大學只擺了一台小機台
你就以為洋流發電機只能做哪麼小一台?
我買給我兒子玩的小風車發電機可以點亮LED
所以風力發電只能拿來當玩具?
世界上第一個核子反應爐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8%8...%8F%B7%E5%A0%86)是1942年費米在芝加哥大學設置的
輸出功率只有0.5W
在酸民的邏輯中
0.5W就是核反應爐的極限了
想做到1350MW
十萬組都不夠


看來不知道的是你
1942年的實際上是1943
而且因為戰爭延後
所以實際運轉是在1951
說真的 估一下就知道
而且後面就到了2MW了
而且核能是可控反應強度的
而黑潮不能
黑潮就是水利 以水力機組的計算
多少流量能產生都少的能量其實都算得出來
而且環境生態的破壞也是無可避免的
當初說風力不會的 最後證明還是會
說太陽能的 也證明會

Eater2013 2016-09-01 10:06 AM

引用:
作者cdx
厚度約在500∼1,000公尺(1,600∼3,300英尺),寬度約200多公里
你要利用5%的黑潮能量
就是要擷取單位密度能力20%機器,然後500-1000公尺X200多公里這個面積大小的5%除以20%
500~1000米深度X4公里寬的機器,要5台................

好棒棒~人類居然有能力利用5%的黑潮能量了~



你是science作者等級學者的專家
可以證明水力發電和流量無關只和流速有關
我見識不如你
呵呵呵呵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11:48 PM.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