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index.php)
-   系統組件 (https://www.pcdvd.com.tw/forumdisplay.php?f=19)
-   -   Intel 22nm Ivy Bridge:接口不變 主板得換 (https://www.pcdvd.com.tw/showthread.php?t=917756)

HSM 2011-01-27 05:59 AM

引用:
作者u3350829
PCI-E插槽的頻寬除了版本差別之外,基本是用Lanes算的...
目前在沒有外加chip增加可用Lanes情形下,最多的就是X58的
40 lanes(含ICH10那4條)比起其他chipset都要好很多,所以
如果Lanes數目不足的話就算單一個Lanes頻寬高也是沒用,因
為不夠分配...畢竟這可不像網路頻寬接個hub就ok.
也就因為這樣的限制,所以可以看到P67這種Lanes不足的chipset
很多廠商的高階豪華版本MB都是外加NF200或其他chip來增加
可用Lanes補足,故對於真正需要足夠Lanes的users來說目前
還是X58為首選.



說到NF200 ...好像很多人都被 NF200的 LINE給唬到了...
NF200 其實.......真相是....
以現況 PCI-e 控制器 是內建在CPU內,
NF200 雖然拉出了48條PCI-e Line,
但是NF200 本身晶片 跟CPU連接的通道仍為CPU內的PCI-e控制器...
也就是說...
以LGA1155來說
顯示卡/RAID卡 <--48Line-> NF200 <--16Line--> CPU PCI-e控制器
它的功用只是在於 當顯示卡裝兩張 兩張顯示卡它們需要互相傳送資料 可以x16+x16互通,
如果是 需要CPU時候 就會....一樣得要走回最基本的全部去擠16Line...

以 ASUS 推出的 R3E用的 Xpander 就可以看得出....
Xpander 用了兩顆NF200,
因為R3E X58 他有32Line原生 等於2條 Pci-e x16,
所以每一條原生PCI-e x16搭配一顆NF200.

浮出水面 2011-01-27 08:26 PM

引用:
作者bonoc
呃....
問題是絕大多數人不明白、或刻意忽視PCI-E通道數的問題
不是說大多數人用不到就是說沒人這麼玩....
小弟想...
插張陣列卡、USB 3.0卡、PCI-E SSD....是冷門到不行的應用嗎....?
只有16條PCI-E做什麼都是捉襟見肘...

一、HSM兄 已經說了「...不是一般主流市場」

二、「陣列卡...」等也有只走四通道的產品吧,這類產品用 16+4 甚至 8+8+4 的主機板應付就夠了,且新一代主流晶片組都會內建 USB 3.0

gdrs 2011-01-27 11:06 PM

引用:
作者浮出水面
一、HSM兄 已經說了「...不是一般主流市場」
二、「陣列卡...」等也有只走四通道的產品吧,這類產品用 16+4 甚至 8+8+4 的主機板應付就夠了,且新一代主流晶片組都會內建 USB 3.0


陣列卡比主機板還貴,而且功能針對性很明顯,並不是想換就可以換的
不過基本上會用到這麼多功能的,通常是屬於工作站級的主機
Intel本來就沒有打算要讓你們用LGA1155,工作站目前還是LGA1366

浮出水面 2011-01-28 12:13 AM

引用:
作者gdrs
陣列卡比主機板還貴,而且功能針對性很明顯,並不是想換就可以換的
不過基本上會用到這麼多功能的,通常是屬於工作站級的主機
Intel本來就沒有打算要讓你們用LGA1155,工作站目前還是LGA1366

一、啥?所以你的意思是比主機板便宜的陣列卡都不是陣列卡?還是你都買萬元以上價位的陣列卡,所以LGA1366相較之下不算什麼?

二、連最便宜的合板都有一條 PCI-E 16x 可用(頻寬綽綽有餘),只不過敗家大爺們看不上眼罷了

gdrs 2011-01-28 01:13 AM

引用:
作者浮出水面
一、啥?所以你的意思是比主機板便宜的陣列卡都不是陣列卡?還是你都買萬元以上價位的陣列卡,所以LGA1366相較之下不算什麼?

二、連最便宜的合板都有一條 PCI-E 16x 可用(頻寬綽綽有餘),只不過敗家大爺們看不上眼罷了


我的意思是說,陣列卡並不是你想換就可以換,更換的難度遠高於主機板,甚至可能是前一台電腦的繼承品

16條PCIE在一般設計下,不能同時插1張VGA+一張RAID卡+一張LAN卡(或其他PCIE卡),這個組合在工作站很常見

HSM 2011-01-28 05:39 AM

引用:
作者gdrs
我的意思是說,陣列卡並不是你想換就可以換,更換的難度遠高於主機板,甚至可能是前一台電腦的繼承品

16條PCIE在一般設計下,不能同時插1張VGA+一張RAID卡+一張LAN卡(或其他PCIE卡),這個組合在工作站很常見


換陣列卡會很頭大+1 ....真的 說到不少人的心聲....

其實 一般消費者對於Line數量 不是很在乎,但等哪天需要擴充時候就會知道Line的殘酷...
像是普遍目前 USB3.0 主機板內建的 都太少,如果過個一年 USB3.0周邊越來越多 就...要加裝卡也不是 要換主機板也好像太傷....更不用說目前SATA 6G 也是少到根本是意思意思主機板上有支援SATA 6G......然後只有2 Port.....Orz

浮出水面 2011-01-28 06:16 AM

引用:
作者gdrs
我的意思是說,陣列卡並不是你想換就可以換,更換的難度遠高於主機板,甚至可能是前一台電腦的繼承品

16條PCIE在一般設計下,不能同時插1張VGA+一張RAID卡+一張LAN卡(或其他PCIE卡),這個組合在工作站很常見

我132樓說的都是四通道以內的低價方案,而且並非專指陣列卡,你講工作站就扯遠了...

例如 USB3.0 或 OCZ RevoDrive 用 LGA1366 就太浪費了

除非 DELL PERC 用 LGA1366 還說的過去,但對只是玩票性質的人來說可能合板就很夠玩了

bonoc 2011-01-28 06:27 PM

引用:
作者HSM
換陣列卡會很頭大+1 ....真的 說到不少人的心聲....

其實 一般消費者對於Line數量 不是很在乎,但等哪天需要擴充時候就會知道Line的殘酷...
像是普遍目前 USB3.0 主機板內建的 都太少,如果過個一年 USB3.0周邊越來越多 就...要加裝卡也不是 要換主機板也好像太傷....更不用說目前SATA 6G 也是少到根本是意思意思主機板上有支援SATA 6G......然後只有2 Port.....Orz

是啊...

看完上面幾樓的感想

Intel真的對消費者洗腦得很成功

大幅拉高工作站/sever毛利,以及把大幅閹割的低成本產品當主流賣,獲取暴利

直接告訢user"這是主流商品","這是工作站產品"....等等

雖然簡化消費者選擇的程序,也減少思考的機會

思考什麼? [我需要的是什麼樣的產品,必須具有哪些功能]

最好的例子是:

前陣子依Intel規畫,買了"主流產品"的人,常見的問題是:

[為什麼啟動USB 3.0會讓顯示卡跑8X?]

[為什麼8X的陣列卡不能跑全速,甚至連裝都不給裝?]

[為什麼USB 3.0明明是6Gb/s,為什麼被限制在500MB/s以下?]

PCI-E通道數造成的問題很多 (甚至還出現真假USB 3.0之爭)

可惜的是,被很多人簡單用 [用不到,也用不完] 一句話帶過

並不去詳細思考過自己需要什麼功能,以及未來可能會用到的擴充性

用[捉襟見肘]來形容只有16X的產品,真的不算過份

8X的陣列卡並不需要萬元,6K即有
硬碟超過4~6顆,扣掉光碟機及預留1個E-sata,就需動用到
買Port數少的擴充卡不見得划算

4X的Dual Port Lan Card也不算貴,在某些場合,PCI-E槽不夠時,真的得用
(內建網卡的品質...嗯..)

4X的SSD,是要讓顯卡跑半速,還是把南橋的PCI-E LAN數佔光,讓其它裝置沒得用?

工作站很貴嗎?

CPU 9K MB 8K

CPU價位其實在K8,及E6600,及Q6600,及Q9550都出現過

主機板價位在很多非工作站的娛樂板也出現過

現在的工作站其實不像以前遙不可及

重點不在Intel怎麼規畫

而在我們需要什麼功能

不合腳的鞋,再怎麼便宜還是不合腳

bonoc 2011-01-28 08:19 PM

引用:
作者HSM
Server 等級的晶片組是 Patsburg-A
支援雙路 Sandy Bridge EP (Dual QPI 一樣是LGA2011 , Socker R)
還有另一個是 Socker B2 (1 QPI 一樣是LGA2011)
最多可達 24 DIMM DDR3-1600 (雙路CPU 12+12 DIMM)

比較親民的 工作站等級晶片組是 Patsburg-D or -T (如果沒意外 這個就是X68)
支援單路 Sandy Bridge EP (一樣是LGA2011 , Socker R)
最多達8 DIMM


請問HSM大

意思是小弟不用去搶最近好便宜的DDR3 1333 4GB嗎?

因為2011支援的基本頻率是1600?

浮出水面 2011-01-28 08:49 PM

其實我比較好奇到底是什麼樣的需求讓 bonoc兄 需要同時安裝五顆以上的硬碟而非買八通道的陣列卡不可?因為我感覺您似乎並非從事電腦繪圖或設計...等相關行業吧?

「啟動USB 3.0會讓顯示卡跑8X」-> 這樣的問題只會發生在Intel的產品,若用AMD根本沒這種煩惱。

「為什麼8X的陣列卡不能跑全速」-> 在我映象中 DELL PERC 6 的頻寬好像只有六百左右吧(若記錯尚請海函 :stupefy: ),就算只跑四通道真的就虧大了嗎?

「甚至連裝都不給裝」-> 的確用便宜的主機板發生相容問題的可能性不低,但貴的主機板未必就100%不會出問題

「為什麼USB 3.0明明是6Gb/s,為什麼被限制在500MB/s以下」-> 這類晶片規格上的限制就算改用LGA1366也無法解決,而且就算500MB/s以下又怎樣,能餵飽C300已經很夠用了,多數人的實際需求連100MB/s都用不到

「用不到也用不完」-> 實際上就是如此,並非沒有思考過喔,不合腳的鞋,再怎麼貴還是不合腳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06:49 PM.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