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index.php)
-   系統組件 (https://www.pcdvd.com.tw/forumdisplay.php?f=19)
-   -   先不急換電腦!Intel 公布 11 代「Rocket Lake」處理器上市時間 (https://www.pcdvd.com.tw/showthread.php?t=1179057)

yyets 2021-03-26 11:42 AM

引用:
作者明彥
Intel 7nm製程終於要來啦,執行長Pat Gelsinger宣布加強研發與垂直生產策略

https://www.techbang.com/posts/8542...m=home_headline

在與ASML的密切的合作,以及EUV(Extreme Ultraviolet,極紫外光)微影技術成熟等背景因素下,Intel計劃於2021年第2季將7nm製程、代號為的Meteor Lake處理器交付生產(Tape in),產品預計於2023年正式上市。

===================
2021年第2季生產??? 2023年正式上市??? :confused:


2023年還是給台積電做的CPU,不是INTEL自己生產的

INTEL自己的EUV還要等很多很多年

艾克萊爾 2021-03-26 11:57 AM

引用:
作者明彥
Intel 7nm製程終於要來啦,執行長Pat Gelsinger宣布加強研發與垂直生產策略

https://www.techbang.com/posts/8542...m=home_headline

在與ASML的密切的合作,以及EUV(Extreme Ultraviolet,極紫外光)微影技術成熟等背景因素下,Intel計劃於2021年第2季將7nm製程、代號為的Meteor Lake處理器交付生產(Tape in),產品預計於2023年正式上市。

===================
2021年第2季生產??? 2023年正式上市??? :confused:


看其他資料是說是第一次流片,之後應該少說也還要跑樣品>設計/製程再修正>流片個幾回

大批量產憑他們家手上現有的EUV機台數量還很難,所以正式上市才放到2023去

space 2021-03-26 12:03 PM

引用:
作者明彥
..........
2021年第2季生產??? 2023年正式上市??? :confused:

應該是2021年第2季用現有的機器開始試著流片
然後等2023年良率調好、EUV機台足夠多才能開始"正式"生產

我猜INTEL現在手上的EUV機台可能兩隻手數的出來

https://technews.tw/2021/02/03/a-me...uctor-industry/
"從設備的角度來看,英特爾最新 7 奈米 CPU 產能可能會在一開始面臨供給短缺,主因內部 EUV 設備不夠用。據 Counterpoint 調查,英特爾至 2022 年底只將取得 20 台 ASML 的 EUV 設備"

yyets 2021-03-26 01:11 PM

引用:
作者艾克萊爾
看其他資料是說是第一次流片,之後應該少說也還要跑樣品>設計/製程再修正>流片個幾回

大批量產憑他們家手上現有的EUV機台數量還很難,所以正式上市才放到2023去


https://udn.com/news/story/7240/5339322

2023年的7nm CPU應該還是由台積電生產出來
INTEL想自己在2023可以做出CPU有點困難

而且現在蓋廠也不應該蓋7nm

台積電現在都開始蓋1nm的廠了

如果2年後生產7nm,台積電生產1nm,那局面還不是跟現在一樣

blueka 2021-03-27 05:27 PM

蓋了也要做得出來啊,這就是技術的差距
老實說intel選錯路了,和亞洲比晶圓代工怎麼比,工資一個比人家三個
老美又懶散習慣了,加班門都沒有
看來amd 的時代真的到了

healthfirst. 2021-03-27 08:46 PM

年底開賣的Alder Lake (intel 10nm)
電晶體密度大概跟GG 7nm差不多
不可能2023還是用GG 7nm
那自己做就好了
沒必要外包

我知道有人又會說intel年底一樣是14nm+++
但我認為年底Alder Lake一定是用intel 10nm
就這樣


wwchen 2021-03-28 05:00 AM

引用:
作者healthfirst.
年底開賣的Alder Lake (intel 10nm)
電晶體密度大概跟GG 7nm差不多
不可能2023還是用GG 7nm
那自己做就好了
沒必要外包
.......


在此, 提醒一點: 並非電晶體密度, 跟光刻寬度達到了, 表現就會一樣.
總共有四個主要製程模組部門, 若算上先進封裝, 還要多一個部門. 影響參數多.

算力 功耗----要合併來看.

很有可能 i社的 10nm 是不如 GG 的 7nm.
即便是算力平手或超過 AMD in GG mf, 但功耗多出一截的話, 這樣還是輸.
把 AMD 超頻到消耗功耗一樣, 應可以輕鬆超越 i社 10nm CPU(桌機).


至於 i社已經在法說會公開說 2023 將外包給 GG CPU GPU 部分.
用 GG 幾 nm 工藝, 可以連結到最近有新增哪個廠來推估.
3nm 在台南部分應該被 水果包了, 有剩也是給 AMD 等.
因為是推估, 這部分請自行請教孤狗大神.

aya0091 2021-03-28 08:12 AM

引用:
作者wwchen
在此, 提醒一點: 並非電晶體密度, 跟光刻寬度達到了, 表現就會一樣.

跨廠明明就沒有基準的電晶體密度比較
只能做為參考用,可惜某位一直拿出來說嘴 :think:

https://www.bnext.com.tw/article/59...moore's-law
謝承儒也進一步表示,不同晶圓代工廠的不同製程已無法單純用簡化的數字比較,除了是因為業界沒有一個共同的命名標準外,將不同製造商的製程技術單純簡化成數字上的競爭並不恰當。同時他也認為,「外界太著聚焦在單一項目的比較了」。

https://www.eettaiwan.com/20200115nt61-7nm-comparision/
https://www.eettaiwan.com/20210128n...mc-and-samsung/
在探討兩種5奈米製程差異前,首先仍需明確一個概念:即現在的「幾奈米」製程這樣的稱謂頂多就是個行銷概念,不管是7奈米還是5奈米,電晶體或者晶片微觀層面,都不存在哪個幾何參數是7奈米或5奈米。如此一來,5奈米也就名副其實地成為了一個虛指,它僅能用於表達一個製程節點,「5」不存在實際意義。

healthfirst. 2021-03-28 12:03 PM

引用:
作者wwchen
在此, 提醒一點: 並非電晶體密度, 跟光刻寬度達到了, 表現就會一樣.
總共有四個主要製程模組部門, 若算上先進封裝, 還要多一個部門. 影響參數多.

算力 功耗----要合併來看.

這我知道
最近三星那個5nm
對比GG 7nm DUV也沒啥明顯優勢
但電晶體密度還是能當個參考指標

Mozohung 2021-03-29 03:47 PM

最近裝一台 I5 10400F,配B460主機板,用來取代原本的E3 1230 V2.之前留下兩條8G DDR4 先撐著用.

現在萬物皆漲,健保也漲.能用就好.等12代出來再看看.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01:21 PM.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