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index.php)
-   電玩遊戲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forumdisplay.php?f=99)
-   -   PS5 (https://www.pcdvd.com.tw/showthread.php?t=1153344)

chanhsiaohsin 2019-11-26 10:01 AM

PS5的硬碟應是用下面這一款吧?

https://tech.sina.com.cn/n/k/2019-1...fz1668190.shtml

最近才知道為了配合,初代PS4的HDD最小讀取速度,
材質在硬碟上的讀取被限制在20MB/S,
所以用NVMe應該可上到1500MB/S,對遊戲的變化會很大.

不過按文章遊戲開發者的說法,秒讀只在PS4遊戲上,
PS5讀取可能會跟PS4差不多,因為要載入的資料更大更多.

u3350829 2019-11-26 02:21 PM

引用:
作者chanhsiaohsin
PS5的硬碟應是用下面這一款吧?

https://tech.sina.com.cn/n/k/2019-1...fz1668190.shtml

最近才知道為了配合,初代PS4的HDD最小讀取速度,
材質在硬碟上的讀取被限制在20MB/S,
所以用NVMe應該可上到1500MB/S,對遊戲的變化會很大.

不過按文章遊戲開發者的說法,秒讀只在PS4遊戲上,
PS5讀取可能會跟PS4差不多,因為要載入的資料更大更多.


限制PS4的HD讀取速度根本不是HD本身....
當初也不知道$ony是怎麼設計的,竟然沒有直接拉SATA的bus出來,
搞了個USB去轉SATA,加上當時USB 3.0根本未到位,那個bus速度
可以說悲劇到不能再悲劇了,導致就算換了SSD上去加速效果也有限,
通常都是遊戲有一堆細小破碎資料要讀取的遊戲才看的出來差別.

至於PS5什麼秒讀....一台萬把台票的東西就不用想太多了,能追上
現在主流PC不要落後太多就行,只是在下印象中好像看過消息不知道
是$ony還是M$要在新主機上推出可替換容量的專用儲存裝置....
希望不要搞個NVME SSD也要弄個特規來撈錢;;;

Xforce 2019-11-26 02:57 PM

引用:
作者chanhsiaohsin
PS5的硬碟應是用下面這一款吧?

https://tech.sina.com.cn/n/k/2019-1...fz1668190.shtml

最近才知道為了配合,初代PS4的HDD最小讀取速度,
材質在硬碟上的讀取被限制在20MB/S,
所以用NVMe應該可上到1500MB/S,對遊戲的變化會很大.

不過按文章遊戲開發者的說法,秒讀只在PS4遊戲上,
PS5讀取可能會跟PS4差不多,因為要載入的資料更大更多.

看了之前 PlayStation 5 的 SSD 專利, 個人覺得 ps5 的 SSD controller 應該會內建在 SoC 內, 畢竟電玩主機成本控制很重要。看那家SSD controller 有做 IP授權。
圖片裡的 PlayStation 裡面表達的是搭載 HDD 的 PS4, lag 到影響遊戲體驗 game over.
要做人家生意不會diss 別人家的產品吧.

spring91811 2019-11-26 03:20 PM

等改良版在買 不買小白鼠版

chanhsiaohsin 2019-11-26 03:37 PM

引用:
作者u3350829
限制PS4的HD讀取速度根本不是HD本身....
當初也不知道$ony是怎麼設計的,竟然沒有直接拉SATA的bus出來,
搞了個USB去轉SATA,加上當時USB 3.0根本未到位,那個bus速度
可以說悲劇到不能再悲劇了,導致就算換了SSD上去加速效果也有限,
通常都是遊戲有一堆細小破碎資料要讀取的遊戲才看的出來差別.


是遊戲中材質由HDD載入,被限制在20MB/S,跟你說的沒關係.

這直接影響遊戲的設計.

引用:
作者Xforce
看了之前 PlayStation 5 的 SSD 專利, 個人覺得 ps5 的 SSD controller 應該會內建在 SoC 內, 畢竟電玩主機成本控制很重要。看那家SSD controller 有做 IP授權。
圖片裡的 PlayStation 裡面表達的是搭載 HDD 的 PS4, lag 到影響遊戲體驗 game over.
要做人家生意不會diss 別人家的產品吧.


對面的業內是說客制化的控制晶片,
但沒說要怎麼弄.

SouthPark7788 2020-06-18 12:39 PM

個人反而覺得, 家機APU架構下要上穩60FPS都很困難
APU架構下 通常只能走低U高顯
唯一能夠靠錢堆出高U高顯的玩法只有PC

1080P/"60"FPS 吃CPU重
"4K"/30FPS 吃GPU重
底下是我搜尋到的一些新聞

稻葉敦志 : PS5和Xbox Scarlett硬件馬馬虎虎
PS5發佈會:大多數遊戲的目標是30幀 一部分能達到60幀
PS5上30FPS遊戲將是常態 前首席軟體師:短板在電視
次世代主機"幀"能穩定60?開發者:大部分還是30fps

恩, 不是很樂觀

aya0091 2020-06-18 01:09 PM

引用:
作者SouthPark7788
個人反而覺得, 家機APU架構下要上穩60FPS都很困難
APU架構下 通常只能走低U高顯
唯一能夠靠錢堆出高U高顯的玩法只有PC

1080P/"60"FPS 吃CPU重
"4K"/30FPS 吃GPU重
底下是我搜尋到的一些新聞

稻葉敦志 : PS5和Xbox Scarlett硬件馬馬虎虎
PS5發佈會:大多數遊戲的目標是30幀 一部分能達到60幀
PS5上30FPS遊戲將是常態 前首席軟體師:短板在電視
次世代主機"幀"能穩定60?開發者:大部分還是30fps

恩, 不是很樂觀

PS的GT1、GT2我沒玩

PS2的GT3、GT4都是60fps

PS3的GT5、GT6比賽時也都是60fps

PS4的GTS比賽時也是60fps

家用遊戲機上60fps的遊戲可多了

單純看廠商要不要做

bigDDD 2020-06-18 01:14 PM

引用:
作者u3350829
限制PS4的HD讀取速度根本不是HD本身....
當初也不知道$ony是怎麼設計的,竟然沒有直接拉SATA的bus出來,
搞了個USB去轉SATA,加上當時USB 3.0根本未到位,那個bus速度
可以說悲劇到不能再悲劇了,導致就算換了SSD上去加速效果也有限,
通常都是遊戲有一堆細小破碎資料要讀取的遊戲才看的出來差別.

至於PS5什麼秒讀....一台萬把台票的東西就不用想太多了,能追上
現在主流PC不要落後太多就行,只是在下印象中好像看過消息不知道
是$ony還是M$要在新主機上推出可替換容量的專用儲存裝置....
希望不要搞個NVME SSD也要弄個特規來撈錢;;;

自己之前玩太空戰士15
PC和PRO(已安裝SSHD)讀取時間差很大
我認為讀取不光是儲存載體連硬體架構本身也有影響
PS4和PS5的讀取差異之前也有演試過了
頗有感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XmLYh1ybLqs

這個RDR2感覺比我那台9900K還快
他只load一個畫面而已
感覺真的很棒

bigDDD 2020-06-18 01:18 PM

引用:
作者aya0091
PS的GT1、GT2我沒玩

PS2的GT3、GT4都是60fps

PS3的GT5、GT6比賽時也都是60fps

PS4的GTS比賽時也是60fps

家用遊戲機上60fps的遊戲可多了

單純看廠商要不要做

不過血源詛咒、黑暗靈魂3好像就沒有
隻狼也沒有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gEr7zP24Rds&t=318s

所以後來我都買PC版比較多
如果"正常"的話效能、畫面都比較好

SouthPark7788 2020-06-18 01:39 PM

某P開頭購物網站
R5 2600 (6C/12T)的CPU現在被很多人看作只是中等來說好了
價格僅為3,559
實際上家機如果想用上好些的CPU還必須加上主機板成本
那樣可能就是 3,559+2,800 = 6,359
看起來是沒什麼,但是對一台售價"可能"500美金的家用機來說難如登天(成本架構)
現實是大家付出的往往可能只有顯示卡部份而已

底下系統架構列出就很清楚了
(CPU+塔散+主機板+Dram)
*(GPU+塔散+主機板+Vram)*
通常家機成本架構都是僅僅後者而已!

另外也沒有電腦顯示卡Vram少是問題之說
現代遊戲大部分都是"玩家看到"的畫面才擺在Vram, "沒看到"的畫面基本都存在Dram
(附註:所以顯卡Vram頻寬跟Cuda核心處理性能有很大關聯)
新版Win10我記得會切一半Dram當GPU記憶體來用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02:58 AM.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