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index.php)
- 七嘴八舌異言堂
(https://www.pcdvd.com.tw/forumdisplay.php?f=12)
- - 高教機打臉軍事專家
(https://www.pcdvd.com.tw/showthread.php?t=1176017)
|
---|
第一頁的連結就有圖啊
![]() ![]() ![]() ![]() ![]() ![]() |
其實就算後座教官視野被擋到影響也不大,畢竟就算是起降落都有儀器輔助及跑道燈可以判讀。
|
引用:
儀器補助的很有限 起降還是很需要視野的 :o 跑道燈只是告訴你跑道在這裡 如果夜航的時候也很有機會誤判的 :o |
|
"韓國航空工業現在可以自製戰機的飛控、任務電腦、雷達等高價值零附件,但是T-5出廠時展示的國內協力廠商產品,還是以精密機械加工組件為主。顯見「國機國造提升國內航太產業能量」,效益仍非常有限。"
"借用前空軍試飛官的觀點:用一架不適合的飛機作為部訓高教機,是負向訓練。.....如果未來因為這架飛機的不合適,造成生命的殞落,而採用國外成熟技術產品卻不會有如此的情況下,這是一件對的事情嗎?" 覺得它不適合的人,永遠都會有意見。改買M-346FT,台灣就會有所謂的高價值零附件供應鏈了嗎? 最後一段,連人命都先算在你身上瞜! 引用:
|
覺得飛行很簡單的,
去看看Discovery 幾年前有跟空軍合拍一部紀錄片叫「傲氣飛鷹」 那是台灣菁英戰士系列其中一部 就可以知道那跟打電動不一樣 為什麼要三階段訓練,不能直接從戰鬥機開始飛 即便是今天已經高度自動化的現在 十幾年資歷的飛官還是開著F-35一頭往海裡栽 戰鬥機飛官對體能的要求一點都不下於特戰 想像一下你坐雲霄飛車的同時還要看清楚面前小小一片HUD上的資訊跟敵機纏鬥 戰鬥機的G力是遠高於雲霄飛車的 以前人家是用人命換經驗 我們是後進國,有很多東西可以不必一定要用人命換 更何況是明知有問題的情形 明知道世界潮流怎麼走的情形 就這樣吧 |
台灣的問題就是錢和人不夠用,人的問題比錢更慘。
高教機的定位就是用飛行成本便宜的飛機來訓練飛行員戰鬥飛行技術,不用浪費現役戰鬥機的飛壽和高昂的飛行成本。 所以性能跟戰鬥機越接近越好,滯空時間要長吃完早餐飛上去下來就吃午餐,接著就飛行檢討。 現在新式高教機的重點是在軟體,就像美國紅旗演習一樣,飛行中的數據都會被紀錄下來,下來就看電腦檢討。光這個漢翔就沒人可以短時間弄出來。 飛控可以改參數模擬不同的飛行性能,但一樣沒人。 至於氣動外型,能不能超音速、超機動(ex雙直尾),都是看需求和要不要砸錢而已,但是沒人。 其實台灣已經有(舊)F100系引擎拿來裝上去用很好用,只是機身就要大改了,作出來也只能自己用,現在是IDF降階版成本已經快接近10億台幣一台,再改價格更壓不下來,直接拿IDF雙座版來用還更划算,其實已經買了F-16V最後拿IDF當部訓機也不是不可能(不過飛行成本高於F-16)。 漢翔研發能量不夠強,人太少了,經驗也少,不然飛控是可以自己改了,但是沒人沒經驗,改的速度很慢。吹風洞,試作,試飛都是要時間的,有錢沒人也是沒效率。 所以用MB-345或是歐洲的MAKO,美國的T-7著眼點都是可以打進國際航空供應鏈順便學技術, 這是沒辦法的,小國家又有國際政治的問題就只能這樣。 |
引用:
說真的 如果沒有飛過螺旋槳的訓練機的 你讓那種菜鳥光學習知識不夠歐 要經過「訓練」 才能上噴射引擎的戰機 不然光是引擎發動他們就發不起來了 :o 還有速度的掌握 光進場降落速度就差很多 那個降落程序不是光知道怎麼做就能一次到位的 |
合不合適把原本空軍造機前自己訂的須求清單打開看看不就知道了。
教練機最基本的滯空時間 IDF的滯空時間:40分鐘(不加副油箱) AT3的續航時間:3.2小時無副油箱 原本教練機目標的最少滯空時間:150分鐘 用IDF當範本沒有大改動的情況下,可以增加到三倍時間???如果滯空時間不夠長還當什麼教練機,連基本的須求都做不到就不用去和國外比了 我們國家就像是穿了國王的新衣,不準說真話,反正做什麼好棒棒就行了 |
引用:
在鍵盤戰士口中都很簡單 :think: |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07:10 PM. |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