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index.php)
- 七嘴八舌異言堂
(https://www.pcdvd.com.tw/forumdisplay.php?f=12)
- - 台灣都更牛步,如果改這個方式會不會比較快?
(https://www.pcdvd.com.tw/showthread.php?t=1134752)
|
---|
引用:
年投資報酬率為 2%時,每月投資的金額100,經過 50年,最後資產為 101,495元 也就是新房子從領到使用執照開始,所有人每坪每月強制扣繳100到一個隨屋的專屬儲值帳戶,該帳戶鎖定房子,不鎖定人,只有在房屋重建時,才可以信託領出進入蓋房基金。 政府保證收益2%,所有人不繳,就強制拍賣,由新屋主繼承該帳戶。 這樣房子到50年後,就自動會有人想重建,領出該筆錢。 都更獎勵坪數能玩幾代,多玩幾次,幾百年後,每塊地都要蓋成101高度才能都更 |
引用:
假設該區的容積率是100%,那地主擁有的室內容積實坪權利就是80坪,就算原建物沒把容積用滿,法律上的權利還是一樣。 |
引用:
這幾天剛好在讀網友推薦的 "how to read a book." 上面引言就是最佳的例子: "粗淺閱讀"也無法達到的範本. 我的主旨是放棄舊的地區, 直接開發新的地區. 根本不去管誰打算怎麼選擇居住, 怎麼會引申出上面那個問題? |
引用:
台灣不可能這麼做,主要的原因是因為土地 也許土地廣大的國家有可能如此進行 但,台灣平地面積有限 即便我們選擇100%糧食從國外進口,能有這麼選擇性的縣市也有限 直接這麼說好了,台北有足夠的腹地可以放棄某一區,直接建立另一區嗎? |
引用:
沒人去進行相關的編排以及分析, 這麼早就下結論不行, 那就算了, 反正是台灣人自己選的. 這是可以獨立的一門學科且已經有足夠的歷史資料可以應付很多情況, 理論而言. 當然實用性還要看, 不過連做都不做就否決了, 那基本上就結案了, 我也不是來這裡教課的~ 人口規劃/都市應用是一門演進化科學, 本來就會去設想各種困境以及條件限制. |
一區換一區是有可能的…就看所謂的「區」定義多大
例如像台北市大安區空總那塊精華區土地,就算賣給建商蓋豪宅,周遭還是一堆一輩子更新不了的老房子 理想狀況,但很難… 1.政府出資建好新大樓新社區 2.周圍老舊住宅,產權移轉至新社區,然後搬到新社區居住,多出來的坪數出售抵建築費用 3.拆舊屋,蓋新屋 4.重覆第2步 都更範圍就一圈一圈逐步擴散出去…(太理想化了) |
引用:
不管誰打算怎麼選擇居住不就是現在的情況嗎,住的好好的幹麻搬 放棄舊地區,該地的居民、民代會放過地方首長嗎? 以台南為例,放棄舊市區開發山上、大內有多少台南人願意且選擇過去發展 沒多少人過去的話不就成蚊子建設 而且台鐵、高鐵、國道…等大眾運輸也要重新規劃 |
引用:
科學論証不是這樣用滴,尤其和社會科學有關 引用:
在空地弄一個新市鎮,然後把人搬過去,舊市鎮放棄不維護,的確是太理想化了 台灣也不是沒做過,但那是在建設水庫或有安全問題的村落移居 有需要都更的,現在政府的主要標的是以都市為主 都市要做這種大規模的移居....除了戰爭以外,可能性幾乎微乎其微 若有人是要談純Paper研究,那就留到論文上去吧 |
引用:
其實不會辦不到,就是要把新舊市鎮的交通建設做到滿出來 然後在新市鎮用一些租稅優惠條例,人口就會外散了 台北的捷運還是蓋太慢,比都市化的成長比例還低 |
並不是舊市鎮不維護喔…
只是請你搬家到隔壁新社區大樓,一條巷子的距離而已! 原來的破舊公寓,再整片都更成新社區,然再請隔壁巷子的人搬進來… 一條巷弄一條巷弄都更,先搬再拆,至少不會喊說沒地方住或是被趕出習慣的生活圈 (舉例大概就原來住大安路3段87巷搬到大安路3段90巷的概念吧) |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04:34 AM. |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