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index.php)
- 七嘴八舌異言堂
(https://www.pcdvd.com.tw/forumdisplay.php?f=12)
- - 零戰何時PK過P51?
(https://www.pcdvd.com.tw/showthread.php?t=1055786)
|
---|
引用:
這樣講好了,虎一只生產1354輛的主因是"他不是主力戰車" 德軍在1943年東線的主要困境是每個月只能補充300輛 對面的俄軍卻是每月3000輛 物資當然集中給四號優先 而且當時虎一是專廠生產,沒人搶產能 最大的問題是德式工藝..... 一輛虎一生產工時高達2000小時 同時期的四號只要350小時 而且極端浪費材料 這要等到斯佩爾44年上台大幅改革德國軍工生產體系才解決 但是這時候第八航空軍已經開始轟炸德國本土 一切都來不及了 |
引用:
手上有不少戰史書都有寫到當年會有高高空作戰 甚至還派出FW-109/ 噴火 ....改裝成偵照機執行高空偵照作業 英烈的歲月之前就有高空偵照的事情持續在進行 用氧氣面罩是一定可能的 |
引用:
老美還有世界最後一台原裝機哩 引擎啟動的時候還蠻令人感動的 起降距離意外的短 :shock: [YOUTUBE]QP2JYfDXKKg[/YOUTUBE] 同場加映 王蟲指揮機:D [YOUTUBE]fMW-wzU5nGY[/YOUTUBE] |
[YOUTUBE]sAKhU8iQrZw[/YOUTUBE]
1945年B29+P51D對日本本土攻擊 可以從17分開始 |
零戰PK P51...
這好像在沖繩戰的時候就有類似的戰報出現了 都在本洲南部跟四國都區域出現,甚至還有襲擊訓練機的事情 這應該很正常吧... |
引用:
問題是 電影中兩架PK那時,日本連硫磺島都還沒丟掉... |
引用:
太后,問題是 那是部電影呀 基於史實但是作一定的改動還是允許的呀 如黑鷹計畫,實際參予的當事人曾經在網上回覆說明電影和實情的不同處 搶救雷恩大兵最後那一場戰鬥更是徹底的虛構.... 根據維基,日軍最早接觸野馬應該是1943,1944的P51B型,固然直到硫磺島戰役後P51才進駐島上,但是劇中還是可以自圓其說表示這之前野馬可以利用長航程(P-51D的絕對續航距離為2080英哩)的優點從他處基地起飛來助戰,基本上這樣子說法不致太突兀....如果這橋段並非重要情節,就把它當賣靠悲的史普魯恩斯在珍珠港一幕看吧 |
引用:
電影 不過就是電影 日本人搞這個 不就是對於二戰最佳戰機的遺恨嗎 另外 說不定是中國戰區的 1943年以前 中國戰區就有P-51了 |
後期的P-51D打零戰是大人打小孩吧....
帝國陸軍航空隊後期的機種打P-51還比較有機會 :confused: |
引用:
1943年P-51B加入AVG http://en.m.wikipedia.org/wiki/Sout..._%28Iwo_Jima%29 當硫磺島戰役還在進行中,登陸日後第七日(二月二十六日)南機場就開始降落第一架飛機(OY-1 Sentinel), 三月四日就有第一架B-29進行緊急降落. P-51進駐硫磺島南機場是1945年三月九日, 在四月七日開始替B-29進行長距離護航任務 在戰役結束前南機場就這樣邊修建邊使用 同樣美軍控制的硫磺島中部機場於三月十六日開始運作 |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12:28 AM. |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