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註冊 常見問題 標記討論區為已讀

回到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 數位影音討論群組 > 影片討論區
帳戶
密碼
 

  回應
 
主題工具
torrentpien
New Member
 

加入日期: Aug 2004
文章: 4
今天被官方網站放上延伸閱讀的文章:

應該從「生命」踏出去

■苦勞評論2004/09/21

  全景映像季開鑼,最擔心的事情,也最應面對的事,終於來了,各報開始報導政客的觀片感想,輕薄快速的主流論述,焦急地催動紀錄片原本緩慢而紮實的步伐。

  全景映像季的七部片子,是全景傳播基金會的團隊作品,每部片子都問出一個精采的問題意識,合起來,就是理解台灣社會、反省921地震政策、政商結構、地方政治等,最好的素材。

  全景映像季,由吳乙峰的「生命」拉開了序幕,然而,荒謬之處正在於,政客們卻企圖在這裡為映象季劃下句點。

  政客紛紛搶搭「生命」列車,而且也只看這部電影。「台灣人真勇敢」、「感動,和流不完的眼淚」,這些政客充滿了氾濫的人性光輝與貧乏內涵的論斷,搭配著主流媒體為了趕上921地震應景的重建專題新聞,突顯出一種格外荒謬的氛圍。

  吳乙峰的「生命」確實最容易和大眾親近,「生命」也的確令人感動。因為,「生命」把攝影機的鏡頭,集中關注四個失去親人的家庭,以及吳乙峰和自己的對話,這是對自我生命的對話。吳乙峰在「生命」裡集中焦點,關注每個失去親人的人,如何面對這場驟然的人生斷裂,如何彌平傷痛。

  「生命」有意識地抽離被攝災民的背景,聚焦於普遍化而深層的關懷,表現真實而強韌的生命力。換句話說,在「生命」中出現的災民,並不是一個完整的「社會人」,撇開了片中角色因建商偷工導致新購公寓倒塌而背負沈重房貸的背景,不去討論一對未成年的姊妹,社會福利是否能夠支撐她們安心長大。吳乙峰有意識地離開了背景,讓生命的關懷更為純粹而普遍,專注又專注地呈現他們生命的傷痕,讓觀者隨記錄者直接走入深層,企圖讓更多純粹的生命,在觀影的過程交流,超越認同、超越政治、超越背景,去理解、去流淚,去找回站起來的力量。這個敞開胸懷去理解的企圖,正適宜為整個映象季拉開序幕,將我們帶入更為現實的其他主題中。

  吳乙峰的「天下第一家」、郭笑芸的「梅子的滋味」、李中旺的「部落之音」,陳亮丰的「三叉坑」、黃淑梅的「在中寮相遇」、李雅芬的「再見長寮尾」。全景的每部片子,都深刻觸及重建政策、政府職能,把視野和焦點放大,關注災民作為「社會人」的種種處境,觸碰到社會,也觸碰到人性的瘡疤。

  「拍攝的過程,好幾次都因此要放棄了,最後,想到這也是台灣人,我們堅持下來了。」全景這麼說。

  「梅子的滋味」是拍攝九份二山失去農地的農民,他們失去親人,又失去農地,很快站起來,擺設攤位賣點小東西給湧入的觀光客。影片紀錄了他們,如何為了生存利益,鉤心鬥角,自求生路,也看到他們從害羞口拙的農民,如何脫胎換骨成為口才流利的小生意人。

  「震災像個篩子,把社會弱勢的再篩落下來,弱勢的人更弱勢、貧困的更貧困……震災也同時把每個人的面具都震下來了,為了生存,他們可以不擇手段,其中充滿生命力,卻也充滿私利的掙扎」,郭笑芸說。地震把社會矛盾急劇的翻動出來,讓全景發現到,他們紮根紀錄的社區、民眾,「儼然就是台灣社會的濃縮」,透過「梅子的滋味」,台灣社會展現出不同的「生命」,開始從普遍的人性刻劃走入不同的生命情境中。

  李中旺的「部落之音」,則紀錄原住民運動知識份子帶領雙崎部落重建的歷程。在資源有限、耳語紛爭不斷之中,運動從知識份子的理念開展,隨著情勢而受挫,最後知識份子身心俱疲,採取逃避。知識份子打造伊甸園的熱情,為什麼最終伊甸園為何卻是荒土一片,作為社會運動工作者的課題,李中旺準確又內斂地呈現,帶領著觀眾思考這場運動,只要花90分鐘,就可以看到這場歷時兩年的實踐。這部片子是值得台灣社運界好好討論的題材。

  全景帶來的生命如此豐富,絕不只有快速乾枯的幾滴眼淚。全景的映象季,正因「生命」中帶出了更多不同的故事而完整。因著生命的普遍關懷,讓我們走出階層、黨派與成見,看到共同的光輝,也正視結構所擠壓出的爛瘡。紀錄片爭取的不是溫情,召喚的不是停留在感動層次的氾濫情感,而是打自內心的理解和反省,從而產生改變的力量,這才是對真實的凝視,也是全景為社會帶來最可貴的禮物。

  然而,「生命」所帶來的禮�**晲茪ㄓ帠Q打開,每個人都有權利做自己的詮釋,但政治人物卻沒有理由猴急地企圖為他劃下句點。政客們利用全景的影像來彰顯自己擁有人性,來再次形塑政治的認同,他們大辣辣地為「生命」賦予族群的、國族的、政治的標籤,讓「生命」的美麗來不及開花、來不及凋謝,而成為一朵含苞的塑膠花。凸顯這樣的荒謬的情境,是全景當初要深入災區紀錄的原因。

  政客到了災區,只宣揚政策和政績,媒體只膚淺地複製政客的言論,政客卻一再重述認同政治的話語,災難,成為親民的工具,用完即丟,自然的創痛、災民的處境,被政客流下眼淚給抹消。今日這荒謬的情境,如同當年的災區。

  陳水扁讚揚「生命」:「這部紀錄片,不只會看這一次,還會再看第二次、第三次……到第N次。希望國人不分彼此,用心來感受台灣的生命。」然而,要瞭解生命,不能只看一遍又一遍的「生命」,更得看其它六部片子,看生命的花開與花謝,共同反思自己與台灣人在政經結構下的韌性與堅強、懦弱與冷血。

  五年的心血,不會因政客在電視前的一句話、一滴眼淚而只能被單向詮釋。除非我們也帶著同樣的認同政治來切割解讀,只會讓全景帶著鏡頭要破除的迷魅,再度反包圍到全景身上。「生命」該開啟的,是更為廣闊的胸襟與直視現實的勇氣,而不是只吝嗇地留下一點點有限的感動,讓我們用不同的角度來觀看921吧!
     
      
舊 2004-09-22, 01:08 AM #41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torrentpien離線中  
Jummie
Senior Member
 
Jummie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Sep 2001
您的住址: 臺北市
文章: 1,169
其實我昨天看《生命》時,還有一個感慨,
我懷疑現場的觀眾到底是來體會《生命》的?還是來參與《生命》的?亦或...?
如果是真心被《生命》所吸引,不會不在乎影片開演前的斗大的關手機勸告,
如果是誠心被《生命》所引導,不會不在乎影片的進行而逕自與人談論,影響其它人,
如果是耐心被《生命》所感動,不會不在乎影片前導的宣告,尊重創作人,字幕撥放完畢再離席,
我懷疑有幾個人看到工作人員字幕上,吳乙峰導演的職稱是甚麼?
我買票時,戲院經理 (?) 還在一旁問我是否是看了新聞才過來看《生命》的?
我開始覺得自己好像也是那個湊熱鬧的其中一個... 很可笑... 很難受... 也很茅盾...
 
__________________


blink Nattie's eyes 眨眨娜緹兒眼睛
The Next Enormous Wave of Taiwan Cinema 臺灣電影後浪潮

我寧願遊蕩在妳身邊做七天的野鬼,跟隨妳,
就算落進最黑暗的地方,
我的愛,也不會讓我成為永遠的孤魂。 -李慕白

故國神遊,多情應笑我,早生華髮。
人生如夢,一樽還酹江月...

此文章於 2004-09-22 01:45 AM 被 Jummie 編輯.
舊 2004-09-22, 01:35 AM #42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Jummie離線中  
新天堂樂園
Advance Member
 
新天堂樂園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Sep 2001
文章: 457
這次爆滿,真是始料未及。

苦勞網那篇文章很犀利,正重要害!

我想不要臉的推薦一份自己創立的電子報,是跟紀錄片相關的...
這一期將在週五發刊,會有跟生命相關的文章,
網址如下,有興趣的人可以訂閱...感恩!

《紀錄片映像報》
http://maillist.to/documentary
__________________
電影•人生•夢!
http://www.wretch.cc/blog/fansss
小弟的個人BLOG,歡迎光臨指教!

強力推薦一份關於紀錄片的電子報:《紀錄片映像報》
http://maillist.to/documentary
歡迎訂閱!

此文章於 2004-09-22 11:21 AM 被 新天堂樂園 編輯.
舊 2004-09-22, 11:19 AM #43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新天堂樂園離線中  
ufq
New Member
 

加入日期: Jun 2001
文章: 7
http://www.fullshot.org.tw/921/m2.html
欣欣晶華影城也加入放映生命了。
舊 2004-09-24, 12:08 AM #44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ufq離線中  
goalgoalgoal
Golden Member
 

加入日期: Dec 2002
您的住址: 地球台灣,或者…夢裡
文章: 2,824
倒有不同的看法…

湊熱鬧…人性,有那麼嚴重嗎?! 食色性也, 湊熱鬧亦然,無對無錯。問題是湊熱鬧的目標是好還是不好。

好片有人支持,不管觀眾的水準如何,動機如何,總比沒人支持的好,重點是全景不能賠錢,要不然就沒錢再拍下一部好片了。

也許,那些原本沒水準、動機不純正的人,看完了仍然受到啟發與感動…這更能突顯導演的功力。
也許,沒有那些人來看,一張票要賣500元才能回本。
不管如何,與純粹的勘災不同的是,有媒體、政治人物來插花影片、書刊…,還是有很好的****效果,對於票房拉抬效果也不比得獎來的小。



突然想到一首年代久遠的歌。
因為偶然的與你相逢,引我走向無垠的天空
在飛翔中我才看見大地的遼闊…

也許,平時只顧著生活,但在觀賞影片中又能見到「生命」的遼闊。
舊 2004-09-24, 01:13 AM #45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goalgoalgoal離線中  
Jummie
Senior Member
 
Jummie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Sep 2001
您的住址: 臺北市
文章: 1,169
引用:
作者goalgoalgoal
湊熱鬧…人性,有那麼嚴重嗎?! 食色性也, 湊熱鬧亦然,無對無錯。問題是湊熱鬧的目標是好還是不好。

好片有人支持,不管觀眾的水準如何,動機如何,總比沒人支持的好,重點是全景不能賠錢,要不然就沒錢再拍下一部好片了。

也許,那些原本沒水準、動機不純正的人,看完了仍然受到啟發與感動…這更能突顯導演的功力。
也許,沒有那些人來看,一張票要賣500元才能回本。
不管如何,與純粹的勘災不同的是,有媒體、政治人物來插花影片、書刊…,還是有很好的****效果,對於票房拉抬效果也不比得獎來的小。

突然想到一首年代久遠的歌。
因為偶然的與你相逢,引我走向無垠的天空
在飛翔中我才看見大地的遼闊…

也許,平時只顧著生活,但在觀賞影片中又能見到「生命」的遼闊。


我了解你所說的,也十分同意你的看法,
這就是「水能覆舟、亦能覆舟」亦或「魚與熊掌不能兼得」的道理,
因為我也自己也是這麼認為的,所以我才會感覺很可笑、難受與矛盾...
我覺得自己絕對能忍受宣傳帶來的負面作用,
所以我並不會太在意到底觀眾進來的目的是甚麼?
只是我無法忍受既然都已經選擇進來戲院觀看這部片,
為甚麼不能好好的欣賞它呢?就是有人不能尊重作者與戲院裡其他的觀影人,
這是多麼令人感覺很不好的一件事呀... 原諒我自私的那一面...
畢竟《生命》並非一部商業電影... 觀影前就應該有心理的建設...
__________________


blink Nattie's eyes 眨眨娜緹兒眼睛
The Next Enormous Wave of Taiwan Cinema 臺灣電影後浪潮

我寧願遊蕩在妳身邊做七天的野鬼,跟隨妳,
就算落進最黑暗的地方,
我的愛,也不會讓我成為永遠的孤魂。 -李慕白

故國神遊,多情應笑我,早生華髮。
人生如夢,一樽還酹江月...

此文章於 2004-09-24 03:13 AM 被 Jummie 編輯.
舊 2004-09-24, 03:10 AM #46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Jummie離線中  
新天堂樂園
Advance Member
 
新天堂樂園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Sep 2001
文章: 457
生命又有新出口 欣欣晶華加入聯映

2004.09.24 中國時報
生命又有新出口 欣欣晶華加入聯映
張士達/台北報導


吳乙峰導演的921紀錄片「生命」,本周成為台北總統戲院一票難求的熱門電影,
上映一周以來場場座無虛席,每天下午就售磬當天所有座位;
為了解決熱情觀眾看不到片的燃眉之急,欣欣晶華影城將於今(24)日晚場起
加入聯映兩週,深怕向隅的觀眾總算又多了一個放映戲院可以選擇。

搶先欣賞「生命」的觀眾,還有機會獲得生命中意外的驚喜。由於看過「生命」的觀眾
迴響熱烈,網路上交流熱烈,即日起至10月8日止,只要上中華電信專屬網站
http://life.cht.com.tw/life/留下�[賞「生命」的心得,並開放給其他網友票選,
就有機會獲得流行手機。

全景映像季高雄上映消息

消息來源 :
http://www.fullshot.org.tw/921/m2.html


9月24日起,欣欣晶華影城將加入聯映,並增加12:30的午夜場,持續播映『生命』。
持年代預售票的觀眾也可轉至欣欣晶華影城劃位

而總統戲院也將加映一週,持續播映『全景映像季』四部作品。

高雄的十全戲院則將從十月八日起開始聯映,放映場次將在近日公佈。
__________________
電影•人生•夢!
http://www.wretch.cc/blog/fansss
小弟的個人BLOG,歡迎光臨指教!

強力推薦一份關於紀錄片的電子報:《紀錄片映像報》
http://maillist.to/documentary
歡迎訂閱!
舊 2004-09-27, 08:41 PM #47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新天堂樂園離線中  
jjong
Amateur Member
 
jjong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Dec 2001
您的住址: Taipei
文章: 49
到欣欣晶華影城看過了
環境不錯
座位不少
可惜螢幕不大
而且是用液晶投影機放映的
不過影片本身畫質就不高
所以還是建議大家可以去那看

另外因為我很少看紀錄片
(記憶中有兩三部的樣子)
覺得敘事有點鬆散
情感上也有點點到為止而已
不知道是不是為了保護當事人的關係

另外自己看完後
覺得沒有很感動
甚至還沒有在螢幕前
看大家討論區的內容來的感動
不知道是不是期望太高的關係

不過為了表達我的支持
DVD出來我還是會買的
12月會出吧
舊 2004-09-28, 11:24 AM #48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jjong離線中  
Jummie
Senior Member
 
Jummie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Sep 2001
您的住址: 臺北市
文章: 1,169
引用:
作者jjong
到欣欣晶華影城看過了
環境不錯
座位不少
可惜螢幕不大
而且是用液晶投影機放映的
不過影片本身畫質就不高
所以還是建議大家可以去那看

另外因為我很少看紀錄片
(記憶中有兩三部的樣子)
覺得敘事有點鬆散
情感上也有點點到為止而已
不知道是不是為了保護當事人的關係

另外自己看完後
覺得沒有很感動
甚至還沒有在螢幕前
看大家討論區的內容來的感動
不知道是不是期望太高的關係

不過為了表達我的支持
DVD出來我還是會買的
12月會出吧


我最近愈來愈覺得《生命》並非為一部紀錄片,而是一部電影,而且是有劇情的那種,
還是一部承襲自臺灣新電影的電影。
他包裝於九二一地震的外在,探討的卻是極為私密的內在。
我看完電影的感覺也與你差不多,女朋友也是...

「另外自己看完後,覺得沒有很感動,
甚至還沒有在螢幕前看大家討論區的內容來的感動,
不知道是不是期望太高的關係...」

但最近這幾天卻不時的在想著《生命》這部影片的含義,
我覺得,我被報導引導著走錯了方向,讓我只想到他是部關於九二一方面的題材,
但事實上,導演想呈現的卻不是地震發生後的故事這麼簡單,
否則他把自地震發生後自今的種種剪輯出來,也是一部令人動容的作品,
但是,導演其實把自己身處在那個環境下,突然有所感觸的那一面給呈現出來,
從茫然無助、尋求幫助、探索未來,直到檢視生命,
到最後卻發現,這原來是導演自己在面對自己生命的一個方式,
所以我一直很好奇導演與朋友的計畫到底是甚麼?

我想,我還是得拒絕觀看任何有關於想看的電影的評論才對,
這樣真的會很容易令人產生誤導 電影畢竟是主觀的...
__________________


blink Nattie's eyes 眨眨娜緹兒眼睛
The Next Enormous Wave of Taiwan Cinema 臺灣電影後浪潮

我寧願遊蕩在妳身邊做七天的野鬼,跟隨妳,
就算落進最黑暗的地方,
我的愛,也不會讓我成為永遠的孤魂。 -李慕白

故國神遊,多情應笑我,早生華髮。
人生如夢,一樽還酹江月...
舊 2004-09-28, 10:55 PM #49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Jummie離線中  
新天堂樂園
Advance Member
 
新天堂樂園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Sep 2001
文章: 457
一齣「生命」上演,觀眾請買票入場

轉貼兩篇文章,From《紀錄片映像報》
http://maillist.to/documentary

一齣「生命」上演,觀眾請買票入場!  文/趙 假

  全景花了五年的時間,蹲點拍攝在每年只有接近921時才又掀起一時討論的地震災區。五年後,選擇以「全景映像季」七部不同觀點、不同議題的災區紀錄片在在地免費放映和在台北的總統戲院收費觀影,此外全景無所不用其極的運用各項電子媒體包括電視、廣播、網路等大力宣傳,夾帶著超強人氣,果真就如全景與智邦生活館所發起的「九一八擠爆總統戲院行動」口號一般,至今台北場次的總統戲院場場都爆滿。

  一夕之間所有的政客、評論者、學者都跟吳乙峰有交情,都展現了人道關懷讚不絕口的發揮影響力,「帶領」著我們這些老百姓一起看紀錄片、關懷災區或是振興台灣國片市場。大家一定要看「生命」、一定要談「生命」才趕的上真正的流行。(連我也很趕流行啊)然而全景花了好長好長的時間默默細細的蹲點陪伴,在這一波「生命現象」中失去了什麼?大眾在流行裡失去了什麼呢?當有一天總是乏人問津的紀錄片變成了一股文化風潮,我們明天的問候語會不會是「你看了生命嗎?」

  大多數的人在進院線觀看過全景這一系列的紀錄片後,大到對災區整建問題的重新思考或是小到對個人生命反省,大都是持正面的態度,對於紀錄片中真實的人生事件所撲面而來的感動比同樣在電影院裡看鐵達尼號更直接也更逼人。然而換句話說這樣更駭人的感動卻也令人更難擺脫,更難經的起不同邏輯的挑戰。如果這樣的感動給去了電影院看紀錄片的大眾漸漸視為一種習慣或是流行,那麼往後台灣紀錄片是不是只要上院線打出來的口號一定要比「生命」還更「感動」?才會賣座?

  此外,在大家口耳相傳下,很多平常愛看或只看好萊塢電影的觀眾,以及很少進電影院的朋友都攜家到總統戲院看這次的「全景映象季」,不光只是居住在台北的人來看,很多在全省各地區還沒有辦法看到放映的人也都上了台北來看紀錄片,整個萎靡的台灣電影「市場」彷彿因為這七部紀錄片而活絡了起來(最近除了全景外,另外也有多部紀錄片在院線放映),吳乙峰在多次的公開受訪中也曾多次提到台灣的紀錄片其實就是台灣的國片,紀錄片紀錄的是台灣人的故事大家都應該來看台灣的國片、台灣人的故事。我想這也是全景積極排除總總軟體、硬體的困境堅持要上院線的原因,以求更多的人能看到紀錄片重新思考這些被我們遺忘的議題。在台灣,大眾熟悉看紀錄片的管道莫過於公共電視或是少數的影展,然而觀眾群必定有一定程度上的受限,近幾個月多部紀錄片的院線放映的確讓一般較無機會觀看紀錄片的大眾對台灣的紀錄片有更多的認識,吳乙峰的「生命」更是將所謂的院線(也可以說是紀錄片的新放映模式)運用的更為極致,然而觀眾上戲院看紀錄片看的是什麼呢?看的是一部娛樂片嗎?是帶著什麼樣的期待走進戲院又帶著怎樣的心情回家呢?

  這次全景在總統戲院放映,發生了多起觀眾因為買了預售票卻無法即時劃到位的問題,而在網路的便利表達個人意見的特性下,全景的網站也接受到很多不滿觀眾的投書以及對相關問題的討論,但事情終究在全景的工作人員雖然人手不足的情況下仍舊採取了盡心盡力解決事情的態度贏得了一些不滿觀眾的「諒解」。這樣的諒解是不是一種危機呢?是不是一種觀眾仍舊以看娛樂片的方式上戲院看紀錄片的危機呢?好萊塢電影的行銷手法以及連鎖大型影城的消費文化,訓練了台灣觀眾看電影的固定模式,完善的預售模式讓大眾輕輕鬆鬆的買票觀賞,好萊塢的大製作又讓大家覺得值回票價,但是紀錄片在院線放映也應尊循著這樣的遊戲規則嗎?

  紀錄片之所以好看在於那細細的以人為本,真實的故事在作者的觀察下入鏡,被攝者以坦率的態度接受鏡頭的獵取(我們先不探究攝者與被攝者的倫理問題)因為每部紀錄片都是用「手工」的精神緩緩而成,所以沒有一部紀錄片是「完美」的紀錄片,完成一部紀錄片的過程也絕對不會像一部好萊塢的電影,從前製到發行都精準的站在消費市場裡。我們看待每一部好萊塢的電影可以是雷同的娛樂感,但是我們看待每一部紀錄片卻都是「不同」的感動,無從比較也無法複製。

  好萊塢的訓練帶來了「專業」的觀眾,我們期待舒服簡易的觀影經驗,卻忘了紀錄片雖然在院線放映卻沒有必要和好萊塢「專業」化的經營相比,全景竭盡所能的上院線放紀錄片以求被更多的觀眾看見,但卻不一定要像好萊塢電影一定要拼個全台首映紀錄。不論是看紀錄片的觀眾或是拍攝紀錄片的作者,上院線或許是一種新的紀錄片放映模式,但是想要「使用」紀錄片成為振興台灣國片「消費市場」的思考可能需要更細緻。

  在這一波的生命現象裡,每每因為著能讓更多人看到紀錄片而高興,紀錄片的社會功能終於回歸到民眾的生活,但卻也因為著場場爆滿、讚美聲不斷而感到一點點的擔憂,只能希望「生命」不會成為紀錄片所謂的代名詞,就如同說到愛情電影,「鐵達尼號」一定算是個經典。

全景映像季留言討論區網址:
http://comp.hihosting.hinet.net/pos...sp?bid=84915474
__________________
電影•人生•夢!
http://www.wretch.cc/blog/fansss
小弟的個人BLOG,歡迎光臨指教!

強力推薦一份關於紀錄片的電子報:《紀錄片映像報》
http://maillist.to/documentary
歡迎訂閱!
舊 2004-09-28, 11:46 PM #50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新天堂樂園離線中  


    回應


POPIN
主題工具

發表文章規則
不可以發起新主題
不可以回應主題
不可以上傳附加檔案
不可以編輯您的文章

vB 代碼打開
[IMG]代碼打開
HTML代碼關閉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03:11 PM.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