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註冊 常見問題 標記討論區為已讀

回到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 數位影音討論群組 > 影片討論區
帳戶
密碼
 

  回應
 
主題工具
半瓶醋
Master Member
 
半瓶醋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Apr 2002
您的住址: 松山~
文章: 2,446
銀翼殺手已經要25週年了....

老天啊∼都已經2007年啦
何時才會等到銀翼殺手的DVD再版呢?

最近在逛維基
發現銀翼殺手的資料相當的豐富

在這邊轉載一下

文章來源
http://zh.wikipedia.org/wiki/%E9%93...cial_Edition.29

銀翼殺手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銀翼殺手(Blade Runner) 為1982年的科幻電影,由雷利.史考特(Ridley Scott)執導。描述西元2019年11月,一個如人間地獄般混亂的洛杉磯。

電影劇本由漢普敦.范徹(Hampton Fancher)和大衛.畢波斯(David Peoples)撰寫,以菲利普.狄克(Philip K. Dick)的小說《機器人會夢見電子羊嗎?》(Do Androids Dream of Electric Sheep?)為基礎改編而成。電影演員: 哈里遜•福特(Harrison Ford)、羅格.豪爾(Rutger Hauer)、西恩.楊(Sean Young)、愛德華•詹姆士•奧墨斯(Edward James Olmos)、艾門.沃許(M Emmet Walsh)、黛莉兒•漢娜(Daryl Hannah)、威廉•桑德森(William Sanderson)、布里翁•詹姆士(Brion James)、喬•特科爾(Joe Turkel)和喬安娜•凱西蒂(Joanna Cassidy)。由席德•米德(Syd Mead)擔任藝術設計指導,范吉利斯(Vangelis)製作電影配樂。

電影描述在某個未來,那時的基因改造人通稱為人造人(replicants),用於從事在地球的「世外桃源殖民地」(off-world colonies)的危險、低賤的工作。他們被塑造為「比人類更像人類」,身體上看來與人類毫無二致──除了擁有超越人類的力量和敏捷身手──但缺乏(與人類)相當的情緒反應和移情作用。人造人在一次血腥的兵變後在地球上變得不合法。特殊警察單位──銀翼殺手──負責追捕和將逃到地球上的人造人「除役」 (retire,即結束生命)。電影主要將焦點放在躲藏於洛杉磯的一組特別殘暴、狡猾的人造人,以及一個半退休的銀翼殺手,里奇•德卡德。這位老兄不太情願地同意接下又一項新任務。

「銀翼殺手」最初評價兩極。有些人不滿它沒有動作電影該有的緊湊步調;也有些人欣賞它的題材複雜、多樣。該片在北美劇院的表現不佳,但在海外獲得了成功。儘管早期票房不好,卻受到死忠影迷和學者的青睞,成為非主流電影的經典作品之一。由於錄影帶在出租店受到歡迎,使得它成為最先發行DVD的電影之一。「銀翼殺手」已為它極富想像力的攝製設計獲得許多喝采,並被讚譽為預示了二十一世紀的重要議題和關注焦點。今天它依然是最傑出的黑電影(film noir)類型的變形作品之一。觀察家仍持續觀察它在文化上帶來的無數影響。也因為「銀翼殺手」使好萊塢開始注意到菲利普狄克這個作家,此後他的作品陸續被改編成多部電影。



製作

漢普敦.范徹寫的劇本一開始下的標題是「人形機器」(Android),接著改為「危險的日子」(Dangerous Days)。劇本吸引了製片人麥克.戴理的目光。最後他說服了雷利史考特製作他的第一部美國電影。最初雷利史考特不太著力於這個計畫。但很快地,他擺脫了製作緩慢的「沙丘魔堡」(Dune),而想要一個更快速的計畫,以轉移在死去不久的弟弟身上的注意力。當雷利在1980年2月1日onboard,搶著要投資這部片的製片廠大排長龍。4月9日,Filmways Pictures承諾投資1300萬美元。不過史考特提出一個請求後,這筆資金激增為1500萬美元。

史考特注意到 Deckard's line of work 需要一個新名子時,范徹靈機一動,想到使用Bladerunner的名子。Bladerunner是一部電影 which was a cinema treatment by 威廉.柏洛茲(William S. Burroughs) for Alan E. Nourse的小說 The Bladerunner (1974),史考特喜歡這個名子,而戴里也順利拿到了這個標題的使用權。不過很快地史考特評估以Blade Runner作為這部電影的名子,並試圖尋找一些更有」商業性」的東西。 (註: 一些Nourse小說的版本使用兩個英文字的Blade Runner。)

史考特變得不太滿意劇本,並叫大衛.畢波斯重寫劇本。此舉激怒了范徹,他在1980年的12月20日離開 (那時他在結束前回來對劇本做些修改),因為他相信劇本將依著史考特的想法被刪改得面目全非。但當他讀了畢波斯的劇本,驚訝於史考特的點子是這麼調合地融入劇本之中。最後,范徹和畢波斯成了要好的朋友。

災難始於Filmways將資金支援從主要的拍攝抽離長達數週。此時已耗資超過250萬美元在前製工作。這迫使戴里得緊急尋求新的資金來源。十天內他勉強從一椿三方交易裡獲得了2150萬美元的資金。交易的三方分別是The Ladd Company (through Warner Brothers), the Hong Kong-based producer 香港電影製作者邵逸夫爵士, Tandem Productions. (這稍後證明了要惹出麻煩,就在片子的特別版發行因散佈權引起的法律爭執而延後時。)

正是禍不單行。菲利普狄克此時在意起從沒有人告知他這部片子的製作,而這樣的怠慢令他無法接受。在幾通熱線電話和洛杉磯 Select TV Guide 一篇評論早先的劇本的文章之後,製片廠終於同意合作,將畢波斯的劇本寄給狄克—狄克了解了劇本的形成過程後感到寬慰。菲利普狄克來不及等到片子發行去世了,但最終他看到了長達40分鐘的特效試驗膠捲。這使他從對這部片抱持著懷疑,轉而為完全的支持。因為它看起來恰如他心中想像的畫面一般。

銀翼殺手要大大歸功於(Fritz Lang)的「大都會」(Metropolis)。雷利史考特則指出片子的色彩基調是來自愛德華.霍普(Edward Hopper)的畫作「夜鷹」(Nighthawks) ,以及 proto-cyberpunk短篇漫畫「無盡的明天」(The Long Tomorrow,丹.歐班諾(Dan O'Bannon)作,莫比斯(Moebius)繪)。此外,他也利用了他的家鄉哈特爾普爾(Hartlepool)夜晚的工業景觀。史考特僱用了席德.米德負責整體概念藝術,兩個人都受到法國科幻漫畫雜誌「狂嘯金屬」(Métal Hurlant,或稱「重金屬」,Heavy Metal)的影響,莫比斯也有在這份雜誌發表作品。 莫比斯被邀請參與銀翼殺手的前製,他婉拒了,接了赫內.拉盧(René Laloux)的動畫片「」(Les Maîtres du temps) 的工作。莫比斯後來相當懊惱作出這個決定。Giraud, Jean. (1988) The Long Tomorrow & Other SF Stories. ISBN 0871352818勞倫斯.普爾(Lawrence G. Paull) (製片指導)和大衛.辛德David Snyder (藝術指導) 實現了米德和史考特的構想。吉姆.柏恩斯(Jim Burns)曾短暫為銀翼殺手工作,設計了Spinner hover cars。道格拉斯.莊伯(Douglas Trumbull)和理察.尤里西奇(Richard Yuricich) 指導製作特效,主要的攝影開始於1981年3月9日。

主要攝影開始前,保羅.桑門(Paul M. Sammon) 接受了Cinefantastique magazine的委託寫了篇有關銀翼殺手製作的特稿。他詳細的觀察和研究後來集結為一本專書Future Noir: The Making of Blade Runner,這本書也成為影迷口中的「銀翼殺手聖經」("Blade Runner Bible")。此書概述了銀翼殺手的發展也包括了開始的政治和困難。特別是史考特期待(來自英國)的他的第一組美國工作人員。 Also, his 執導風格造成與演員間的摩擦。後來哈里遜福特不太願意提起這部片,似乎與這不無關係。
     
      
__________________
現任駐腳地半瓶醋的youtube頻道

粉絲頁--半瓶醋愛講話

想參加別的投票活動請至--搖醋影評合集--投票活動總動員!!!
舊 2007-03-30, 07:08 PM #1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半瓶醋離線中  
半瓶醋
Master Member
 
半瓶醋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Apr 2002
您的住址: 松山~
文章: 2,446
主題


無論一部動作片中最初的景象為何,《銀翼殺手》(Blade Runner)呈現了異常豐富的戲劇水準。就像其它大多數有著黑電影(film noir)特質的電馭叛客(cyberpunk) 流派一樣,它容納並探索像是在致命女人(femme fatale)中昆德勒式(Chandleresque)的第一人稱敘述法(在之後的版本中移除),還有對於英雄的令人值得懷疑的道德見解-在此擴大為包含上述甚至於英雄的人性和一般黑暗、充滿陰影式的電影藝術。

這部科幻電影是眾多偏向文學性質作品的其中一部,不僅主題式地–涵蓋了宗教性質的哲學,以及由於基因工程技術而增進人類支配權所薀涵的道德議題,在古典希臘戲劇的內容之內和其中傲慢的見解–以及語言學上地,以詩歌描繪出威廉.佈雷克(William Blake)和聖經(Bible)。《銀翼殺手》同時以棋盤遊戲作為象徵,其基於1851年有名的不朽遊戲(國王和皇后會被放入「Tyrell位置」,其位置就連最高段的棋手也無可奈何)。

《銀翼殺手》以過去的文學、宗教符號、古典戲劇場景和黑電影(film noir),探究了未來科技之於環境與社會的影響。介於過去、現在、未來之間的戲劇張力,在《銀翼殺手》精心建構出的未來世界中是顯而易見的,在那樣的未來世界中,某些地方是高科技的,不斷展露著耀眼光芒,但是其餘的地方卻是荒廢毀壞、殘破老舊的。

嚴重的偏執狂(paranoia)以團結的力量、無所不在的警察與探照燈這樣的視覺表現方式遍佈於影片中;而且在個人之上的權力特別以人造人(replicant) 的遺傳學工程來代表,在片中對於環境的控制處處可見,動物僅僅只是被當作商品般地創造出來。如此殘酷的世代背景說明了為何人們拼命地想移民到外星殖民地去,就好比當年的美國移民熱潮。在1980年代轟動一時的預言–美國在經濟發展上將會被日本超越–在影片中被投射到2019年的洛杉磯城市中,四處可見的日本文化和廣告。該片也大量地應用「眼睛」和「處理過的影像」,以提出對於真實世界和我們自身感官能力的懷疑。

這些主題式的元素為《銀翼殺手》檢視人性的中心思想,提供了一個充滿不確定性的氛圍。為了要搜尋人造人(replicant),使用了移情測試(empathy test),以一些關於動物的對待問題,作為受測者人性的基本指標。雖然若同時與大街上冷漠無情的人們相比,人造人顯得較為熱情且關心他人,但他們仍然被視為是不具移情作用(unempathetic)的人格。該片至此也讓人不由得開始懷疑狄卡是否為人造人,也強迫觀眾開始重新思考評估「人性」的意義何在。

[編輯] 狄卡(Deckard)是否為人造人(replicant)?

在該片的影迷之中,關於狄卡(Deckard)到底是人或人造人(replicant)的辯論話題,自從影片上映後就不斷持續著。雷利.史考特(Ridley Scott)在保持了二十年的含糊其詞後,終於在2002年發表說法,狄卡的確是一名人造人。然而漢普敦.范徹(Hampton Fancher)和哈里遜.福特(Harrison Ford)卻曾經表明,狄卡其實是人類。在影迷之間達成了一個粗略性的共識,原始的影片版本中,狄卡或許是個人,但在導演剪輯版中,他卻是個人造人。具體來說,在導演剪輯版中表現的是狄卡的夢想,它以獨角獸來作為象徵;在影片的最後,蓋夫(Gaff)留給了狄卡一隻用紙折成的獨角獸。這可能代表蓋夫知道那個夢想,而且暗示著狄卡是個擁有植入性記憶的人造人,就像瑞秋(Rachael)一樣。

演員

若將哈里遜.福特(Harrison Ford)排除在外,《銀翼殺手》(Blade Runner)擁有一群為數龐大但相較之下不為人知的演員陣容:

* 哈里遜.福特(Harrison Ford) 飾演 里克.狄卡(Rick Deckard)。由於《星際大戰》(Star Wars)及《帝國大反擊》(The Empire Strikes Back)所帶來的成功,但仍處於《法櫃奇兵》(Raiders of the Lost Ark)上映的前一年,福特當時正在尋覓一個有戲劇深度的角色。在史蒂芬.史匹柏(Steven Spielberg)向迪莉與史考特讚美福特,並播放了一些法櫃奇兵的精采片段之後,他們便決定要將福特列入演員名單中。但由於銀翼殺手剛上映的時候票房慘淡,加上與史考特之間產生摩擦,福特始終避於談及此影片。
* 羅格.豪爾(Rutger Hauer) 飾演 羅伊.貝逖(Roy Batty)。作為一名暴力、但心思複雜難懂的人造人首領,豪爾的演出是簡潔而令人印象深刻的;除此之外也被菲利普.狄克(Philip K. Dick)譽為「完美的貝逖–冷血、亞利安人種、無瑕疵的。」("perfect Batty — cold, Aryan, flawless.") 在豪爾演出過的許多部影片中,銀翼殺手是他的最愛。他曾經解釋說:

「銀翼殺手不需要解釋,它就是這樣,一切都是最棒的,從來沒有一部作品像這樣,在改變世人思維的傑作中,它可算是佔有一席之地,是令人望之生畏的。」("Blade Runner needs no explanation. It just IZZ. All of the best. There is nothing like it. To be part of a real MASTERPIECE which changed the world's thinking. It's awesome.")

* 西恩.楊(Sean Young) 飾演 瑞秋(Rachael)。作為22歲完美女性的化身,對於銀翼殺手,儘管由於演戲經驗的不足與稚嫩,而曾與福特和史考特產生摩擦,楊始終將其視為眾多喜愛影片之一。
* 愛德華•詹姆士•奧墨斯(Edward James Olmos) 飾演蓋夫(Gaff)。奧墨斯利用本身複雜多變的種族背景,幫助其建立在影片中所使用的虛構「混合城市腔」(Cityspeak)語言。擁有這項特質,也讓他在劇中創造了一個神秘且矇矓的角色,當他對狄卡觀察、下結論(透過他的折紙)的時候,也讓人對他的真正角色摸不著頭緒。雖然他是個沉默寡言的男人,但對於情況的掌握,有時卻知道得比狄卡更多。
* 黛莉兒•漢娜(Daryl Hannah) 飾演 蒲莉絲(Pris)。透過與羅伊.貝逖的相愛,漢娜試著表達人造人危險的無知。


配角:

* 艾門.沃許(M Emmet Walsh) 飾演 上司布萊恩(Captain Bryant)。沃許沒有辜負身為一名優值演員的名譽,出演了一名酗酒成性的老警探。
* 喬•特科爾(Joe Turkel) 飾演 博士埃爾頓•泰瑞(Dr. Eldon Tyrell)。擁有一副自信、深具穿透力的聲音,並且以假威風來自我誇飾,這位公司的大人物指揮著科學上的發展,幾乎不具同情心的他,成功建立了一個殿基於奴隸制度的企業。
* 威廉•桑德森(William Sanderson) 飾演 J.F.賽巴斯汀(J.F. Sebastian),是一名安靜不多話且孤獨的天才,他深具慈悲心腸且具有服從的特質,這樣的特質為桑德森帶來更多各式各樣的挑戰。
* 布里翁•詹姆士(Brion James) 飾演 里昂(Leon)。雖然乍看之下他只是名愚笨、只靠蠻力做事的人造人,里昂確實有著近乎直覺的智能潛力,這幫助他差點殺了賀登、折磨老周,並且打擊狄卡。
* 喬安娜•凱西蒂(Joanna Cassidy) 飾演 卓拉(Zhora)。在有限的時間裡,凱西蒂傳達了身為一名堅強女性的奉獻,也看見了人性的黑暗面,她的死帶給了狄卡無限悲傷。
* 摩根.波爾(Morgan Paull) 飾演 賀登(Holden)。在首次對抗「連鎖六型」(Nexus-6)人造人的過程中,賀登並沒有太多的出現機會,但他確實在中槍後仍然試著拔槍對抗,並且在被刪掉的醫院一幕中,告訴狄卡小心應付那些人造人。
* 詹姆士.洪(James Hong) 飾演 漢尼拔.周(Hannibal Chew)。一名年長的遺傳學者,他熱愛他的工作,特別是一些有關於合成的眼睛。
* 希.派克(Hy Pyke) 飾演 泰飛•路易斯(Taffey Lewis)。
* 飾演阿巴杜.哈桑的人仍是未知。此人便是影片中狄卡所質問的毒蛇商人,至於此人是誰卻仍然是個謎。
 
__________________
現任駐腳地半瓶醋的youtube頻道

粉絲頁--半瓶醋愛講話

想參加別的投票活動請至--搖醋影評合集--投票活動總動員!!!
舊 2007-03-30, 07:10 PM #2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半瓶醋離線中  
半瓶醋
Master Member
 
半瓶醋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Apr 2002
您的住址: 松山~
文章: 2,446
音樂


由范吉利斯(Vangelis)所製作的《銀翼殺手》電影配樂是具有古典成份和,雷利.史考特想像出來反映黑電影的未來合成,的黑暗旋律組合。范吉利斯–當時由於《火戰車》( Chariots of Fire ),剛從奧斯卡金像獎(Academy Award)贏得獎座–用他的音樂合成器進行編曲。范吉利斯以「太空」模式為2019年的音樂創造出一種名為「新世紀音樂」(new age music)的風格,就像在他的專輯「天堂與地獄」(Heaven and Hell)中聽到的一樣。他同時使用了各種不同的樂鐘,以及同事戴米斯.魯索斯(Demis Roussos)的人聲來創作。雷利.史考特另外也採用了范吉利斯「回頭見」(See You Later)專輯中的一首「葛林的回憶」(Memories of Green)。(此專輯為管弦樂版本,在史考特後來的一部影片《情人保鏢》(Someone To Watch Over Me)中再度獲得採用)

「基於情感上和不穩定的特性,銀翼殺手的配樂以豐富、有特色的聲音表現了諸多衝突(紛爭之於和諧,光明之於黑暗)。」musicoutfitter.com

儘管受到廣大樂迷的熱烈讚揚–1983年榮獲「英國電影和電視藝術學院獎」(BAFTA)和「金球獎」(Golden Globe)提名為最佳配樂–加上寶麗德唱片公司(Polydor Records)在影片的最後也附上標題許下承諾將會推出配樂專輯,但最後原聲帶的推出仍然是延遲了長達十年。銀翼殺手的電影配樂有兩種官方版本,其中一種是由新美洲管弦樂團(The New American Orchestra)推出的管弦樂版本,1982年由原始配樂改編而成,有著細微的相似度。有些樂曲在1989年浮出,但直到1992年推出導演剪輯版才開始大量發行。無論如何,雖然專輯中大部份的樂曲都是來自於影片,仍然有少數范吉利斯編的曲,但最後沒有收納進其中,除此之外,也有一些新的作品。有許多人因此認為這並不是一張能作為配樂的充分代表作的專輯。

由於專輯製作上的延遲,以及粗劣的重製品質,導致許多私製專輯(bootleg recordings)盛行了好幾年。其中1982年的版本在科幻大會上造成轟動,使得官方發行版本延遲,並且在1993年由「環球音樂」(Off World Music, Ltd)發行了一張專輯,比1994年的范吉利斯官方CD包含了為數更廣的樂曲。「剛果唱片」(Gongo Records)稍後也發行了一張幾乎同性質但音質稍佳的版本。到了2003年,另外兩種版本也現世了,「Esper Edition」,其稍早於後來的「Los Angeles - November 2019」。有著雙光碟的「Esper Edition」合併了官方釋出的樂曲、剛果唱片的版本,以及電影本身的配樂。最後「2019」為單碟,其內含了電影中幾乎所有周遭的聲音,並以一些「Westwood」公司所推出「銀翼殺手」遊戲中的音樂填充其中。在所有的版本中,剛果唱片被公認為是音質的最佳表現版本,而「Esper Edition」與「Los Angeles - November 2019」版本則是最能紀念該影片的代表作。

「夢幻,喚醒,美麗且精華。」moviegrooves.com


票房

Template:Infobox Film rating

《銀翼殺手》於1982年6月25日於1290處戲院上映,此日期是由該片的製片Alan Ladd所挑選。由於他之前的高票房(highest-grossing)影片(《星際大戰》(Star Wars)與《異形》(Alien))都有著接近的上映日期(5月25日)於1977年和1979年,使得這成為他的「幸運日」。然而,在上映的當週票房卻是令人失望的6.15百萬美元。造成票房不如預期最顯著的原因之一,便是與另一部科幻片《ET外星人》(E.T. the Extra-Terrestrial)意外撞期,該片於1982年6月11日於美國上映,且佔據了當時大部份的票房。

影評家對於銀翼殺手抱持兩極化的態度,部份人士認為這樣的故事只是炒冷飯,而且並不是像****所言為「動作/冒險」類電影。而另一派人士則對其故事的複雜度讚譽有加,並且預言該片將禁得起時間的考驗。

一般普遍的評論認為,其緩慢的步調將降低其戲劇強度。一位影評家也因此戲稱其片名應為「Blade Crawler」。Roger Ebert讚賞銀翼殺手在視覺上的表現,但也覺得關於人類的故事有些空洞薄弱,Ebert認為泰瑞(Tyrell)的角色個性不具有說服力,而且在安全措施上有著明顯缺失,以致於羅伊(Roy)輕易地就能謀殺泰瑞。同時他也相信,狄卡與瑞秋之間的關係,應該主要是為了秘密計劃而共處,而不是為了男女私情。

其它的評論家則以片中強烈的視覺表現來作為反駁,人類在影片中的世界人性盡失。除此之外,狄卡與瑞秋之間的互動可以視為對人性的必要肯定。後來,Ebert和Gene Siskel承認先前對於該影片負面的看法是錯誤的,並一致認為該片是現代經典之作。
__________________
現任駐腳地半瓶醋的youtube頻道

粉絲頁--半瓶醋愛講話

想參加別的投票活動請至--搖醋影評合集--投票活動總動員!!!
舊 2007-03-30, 07:12 PM #3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半瓶醋離線中  
半瓶醋
Master Member
 
半瓶醋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Apr 2002
您的住址: 松山~
文章: 2,446
影響


起初《銀翼殺手》在北美上映時,北美觀眾的反應並不熱烈。但是銀翼殺手卻受到國際間的注目,並且造成一股「銀翼殺手」的科幻信仰潮流。如今電影受歡迎的程度度和位居的科幻地位,已經在其他節目媒體裡廣泛的引用。很多有關未來科幻的節目都受到銀翼殺手的影響,像是《星際奇兵》(Stargate SG-1)、《星際大爭霸》(attlestar Galactica)等電視影集也都可以看到銀翼殺手的影子。在片中扮演賽巴斯汀的演員威廉•桑德森(William Sanderson, ),曾經在動畫《蝙蝠俠:動畫系列》(Batman: The Animated Series)裡,幫一位非常類似賽巴斯汀的角色配音。此外,在電影上映的第六天,一位心理學家直接引用片裡的對話:「先避免談論你的父母。想像,有兩個海龜正走過沙漠 …」這句話就是片中測驗是否為複製人的「神性測驗」裡面的題目。

更值得注意的是,銀翼殺手開創了一種在人的雙演上做特寫鏡頭的拍攝技巧;在電影《21世紀的前一天》(Strange Days)、《關鍵報告》(Minority Report)以及2004年的電視影集《迷失》(LOST)都可見類似的拍攝手法。

銀翼殺手這種黯淡的「電馭叛客」(cyberpunk)式影像風格與未來式的科幻設計,已經成為現今科幻片的標準,影響其後為數不少的電影和電視節目, 包括《蝙蝠俠》(Batman),《機器戰警》(RoboCop),《第五元素》(The Fifth Element), 《末世黑天使》(Dark Angel),《螢火蟲》,以及《駭客任務》([[The Matrix]])。除了這些美國好萊屋影片外,銀翼殺手也大大影響了日本動畫,像是大友克洋《阿基拉》(Akira),《攻殼機動隊》(Ghost in the Shell),《阿米蒂琪III》(Armitage III),《魔法陣都市》(Silent Möbius),《星際牛仔》(Cowboy Bebop)和《泡泡糖危機東京2040》(Bubblegum Crisis)。《蝙蝠俠之開戰時刻》(Batman Begins)的導演克里斯多福•諾藍(Christopher Nolan),在電影準備開拍之前,就對著電影的工作人員放映銀翼殺手,並且告訴他們:「這就是蝙蝠俠最好的參考指標」。甚至連《星際大戰》特效製作群,也都對於銀翼殺手片裡高水準的電影特效,致以崇高的敬意。此外在1986年「創世紀合唱團」所唱的《Tonight, Tonight, Tonight》的MV裡面有一個非常相似電影裡面科林斯(Collins)穿過白普理(Bradbury)的場景。

:「銀翼殺手是一部獨一無二的電影,不管從任何層面來看都令人難以置信。 銀翼殺手的原創性和精緻性是之前的科幻電影所做不到的,這不但是一個寓言故事,更是一部愛情故事。」—艾力克斯•Ioshp(Alex Ioshpe)Alex Ioshpe

銀翼殺手最常被認為影響了威廉•吉布森(William Gibson)的《Neuromancer》。雖然吉布森在訪談中曾經說過,早在銀翼殺手上映前,他就已經開始著手寫《Neuromancer》,而且真正啟發他靈感的,也是與銀翼殺手同樣導演的電影《異形》(Alien)。銀翼殺手這種類型的電影出現,是「電馭叛客」(cyberpunk)推廣到大眾文化最好的指標,同樣也反映出時代的趨勢,越來越多的人認為銀翼殺手是現今最重要並且最偉大的科幻電影之一,也陸續在列在各大學的教育課程。因此,銀翼殺手在1993年列入美國「國家影片登記部」( National Film Registry)永久保存,成為了國家級的典藏。

銀翼殺手的經典語錄以及電影配樂,成為二十世紀最具音樂性的電影代表。尤其片中的複製人羅伊的處境,對於搖滾樂的歌詞激發出不少靈感。例如音魔合唱團(Audioslave) 所唱的「Show Me How to Live」中那些抒情歌詞:「插在手掌內的長釘/我的創造者阿/你給我生命/現在,敎我如何生存下去。」(Nail in my hand / from my creator / you gave me life / now show me how to live.)這段歌詞是描述電影最後羅伊和狄卡生死追殺時,羅伊為了讓生命期限要結束的身體有所反應,拿了一根長釘從自己的手掌直直插進去。有趣的是這首歌曲同樣也包含了科幻的主題:「衛星下心痛的夜晚/我還沒有被妳所接受/多希望在內心被偷走的那一塊/能夠建造與妳聯絡的電話亭。」(And in the aching night under satellites / I was not received / Built with stolen parts / A telephone in my heart.)。而羅柏殭屍(Rob Zombie) 所唱的「More Human Than Human」就是拿製作複製人的泰勒公司座右銘「比人來更像人」(More human than human)來取歌名,其中的歌詞:「我是連鎖一型/我想要更長的生命/去你的!我的生命還不想結束。」(I am the Nexus One / I want more life / Fucker, I ain't done.)這段歌詞就是在敘述片中羅伊有名的台詞:「去你的!我想要更長的生命」(I want more life, fucker!)。此外蓋瑞•紐曼(Gary Numan)唱過的民歌「死期已近」(Time To Die)就是為片中羅伊快要死亡時,唸詩獨白的背景音樂。

「雷利•史考特的電影始終對未來的科幻定義一個視野。」-史蒂芬•白德羅斯基(Steve Biodrowski)。Steve Biodrowski

銀翼殺手也對「電馭叛客」(cyberpunk)式的角色扮演遊戲,有著很大的影響力,像是《闇影狂奔》(Shadowrun),以及早期的電腦遊戲《網路奇兵》(System Shock)和《黑社會》(Syndicate)。 在電影中2019年的洛杉磯,人口過度擁擠和多國人種的街道上出現,被主角狄卡描述為一個「混雜日語,西班牙語,德語等…只要是你想的到都有混在裡面。」的虛構語言「城市語言」(Cityspeak),已經被在很多cyberpunk類型的角色扮演遊戲使用。



版本

本片共有六種版本,但是眾所皆知的只有導演剪輯版以及標準版: 1982上映的國際原始剪輯版(標準版),比美國院線版本包含了更多的暴力畫面,在VHS和標準版LD(Criterion Collection Laserdisc)上發售。

* 美國院線版(U.S. theatrical version)(原始版(Original Version))或者被稱為國內版(domestic cut).
* 兩個毛片版本(workprint version),只在試映會播放,也曾在電影節播放;其中一版在1991年時,未經史考特的承認便被當成導演剪輯版(Director's Cut)發佈。
* 雷利史考特(Ridley Scott)承認的1992導演剪輯版;因為未經授權的1991年發行版而發行,是今天在DVD上發行的唯一的官方版本。
* The broadcast version, edited for profanity.

[編輯] 院線版(Theatrical versions)

1982 美國及歐洲發佈的院線版給了一個「happy ending”(利用像史丹利庫柏力克(Stanley Kubrick)在鬼店(The Shining)裡所使用的連續鏡頭),並在試映會的觀眾反應影片難以理解後,在製作人的要求下在後製時加上了一段旁白。雖然旁白有數種不同的版本,雷利史考特跟哈里遜福特(Harrison Ford)卻都不喜歡,並且拒絕將其加入影片中。有小道消息說福特為了讓他們不要用旁白而故意將旁白唸得很爛,但是最近的訪問卻指出不是這麼回事。IMDB. (2005)銀翼殺手豆知識

[編輯] 導演剪輯版(Director's Cut)

在1990,華納兄弟(Warner Brothers)短暫的讓戲院放映一份七厘米的毛片拷貝帶,並以導演版的名義宣傳。然而雷利史考特(Ridley Scott)公然否認毛片版是自己的作品,稱其剪輯得粗製濫造,也缺乏范吉利斯(Vangelis)替影片所做、的得獎配樂。爲了回應史考特對這件事的不滿(也有部份是因為它在90年代早起再度掀起一陣熱潮),華納兄弟決定重新剪接一個確定的導演版,並在史考特的意思下預定在1992年發售。

他們僱用了曾經修復毛片版《銀翼殺手》並爲他們做諮商工作的的影片修復師麥克•艾瑞克(Michael Arick),與史考特一起帶領整個計畫。他首先跟曾任《銀翼殺手》助理編輯的萊斯海利在倫敦花了幾個月,將史考特想要變動的電影部份彙整成一份清單。他也從導演本人那裡得到了許多建議/指示。艾瑞克對影片作了數段變更,大部分是較為次要的,包括重新插入接近片尾時,狄克在靠近他公寓的穿堂上找尋Gaff所摺的紙獨角獸的片段。而大部分人認為對本片的觀感造成巨大差異的三個主要改變為:移除狄卡帶有解釋性質的口白,重新安插的獨角獸奔越森林的一系列夢境,以及刪除工作室強加的「happy ending”,包括一些跑片尾製作名單時的關連影像。

史考特曾抱怨過時間與金錢的限制還有拍末路狂花(Thelma and Louise)的負擔讓他沒辦法將影片修到他滿意的程度,雖然他在1992年重新發行之後稍微感到滿意,卻絕對不會對導演剪輯版感到完全滿足。

[編輯] 特別剪輯版(Special Edition)

或許是他的抱怨起了一些效用,2000年中旬史考特被要求來剪接一個最終的確定版本,在2001年中旬剪接完成。更改的部份包括,將原本的底片作了數位化處理,特效重新處理,且將音響以杜比數位五點一環繞聲道(5.1 Dolby Digital surround sound)呈現。不同於1992年匆促發行的導演版,史考特本人在過程中全程監督。特別剪輯版DVD在2001年耶誕期間發售,原本有謠言說將會是一套三碟,包含了完整的國際院線版、1992的導演剪輯版以及新添加了刪除場景的版本,額外的卡司陣容訪談,還有幕後花絮「在銀翼殺手的刃尖上」(On the Edge of Blade Runner)

然而,華納兄弟(Warner Brothers)在與履約保證人(尤其是傑利•帕倫奇奧(Jerry Perenchio))發生法律糾紛無限期延後發行特別剪輯版。當影片的預算從兩千一百五十萬超支到兩千八百萬時,華納兄弟將影片所有權割讓給履約保證人。在2005時這件糾紛仍然未解決;雖然2006年一月下旬,華納兄弟舉行記者會暗示將會有一個「二十五週年慶剪輯版”以高清家庭光碟格式(HD DVD或者是藍光光碟)在2007年發行。目前,華納兄弟保有影片發行權,並且經授權發行1992的導演剪輯版光碟。華納兄弟也是電視上仍持續播映修剪過後的1982院線版發行商。
__________________
現任駐腳地半瓶醋的youtube頻道

粉絲頁--半瓶醋愛講話

想參加別的投票活動請至--搖醋影評合集--投票活動總動員!!!
舊 2007-03-30, 07:13 PM #4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半瓶醋離線中  
半瓶醋
Master Member
 
半瓶醋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Apr 2002
您的住址: 松山~
文章: 2,446
Documentaries 幕後紀錄

在銀翼殺手的刃尖上(On the Edge of Blade Runner)(片長55分鐘),於2000年由諾伯斯蓋特有限公司(替第四頻道)製作,由安德魯•艾伯特(Andrew Abbott)所執導,馬克•凱爾莫迪(Mark Kermode)所主持/編寫,將會被收錄在特別版中。其中跟製作小組的面談,內容包括了雷利史考特談論在創作過程中的細節以及前製時期的混亂。還有保羅•M•塞蒙與芬奇關於菲利浦狄克和他的原著《生化人是否夢見電子羊?》的側寫分析。

除了哈里遜福特(Harrison Ford)跟西恩楊(Sean Young)以外,其他演員的訪問穿插其中。我們可以從訪問中得知在一個嚴格不妥協的導演指揮下還有炎熱、潮濕甚或起霧的狀況下,拍這部片的辛苦。在這種情況下預算被用完了,讓每個人都更加有壓力。也有對一些地點的巡禮,最惹人注目的就是白普里大樓(Bradbury Building)和華納兄弟做的2019洛杉磯街道外景,跟雷利的灰暗版本看起來相當不同。

紀錄片還詳述了試映的後製作業編輯/變更(口白與美滿結局,刪掉了霍登醫院的場景),特效,范吉利斯的音樂,還有在邁克•迪利及雷利•史考特仍爲電影作業時遭到抨擊,使投資人跟製片者升到最高點的不愉快關係。還有狄克是不是複製人的問題被提出。曾經是悽慘的票房毒藥,《銀翼殺手》在影片出租市場捲土重來,雷利的毛片版並在1990年五月在洛杉磯的Fairfax戲院的試映得到相當熱烈的迴響,讓華納兄弟要保管影片的麥克•艾瑞克(Michael Arick)做一個導演版。

震盪未來(Future Shocks)(片長27分鐘), 做為其Film 101系列的一部份,安大略電視台(TVOntario)在2003年拍了一個較新的紀錄片。其中訪問了執行製作人巴德•尤金(Bud Yorkin),席德•米德(Syd Mead),以及包括了西恩楊在內的演員,然而哈里遜福特的訪問依舊從缺。還有科幻小說作家羅伯特•J•梭爾(Robert J. Sawyer)的評論,以及整部紀錄片焦點的影評。歐蒙代替了福特參加,還有楊、華許、卡西蒂與姍德森敘述個人拍片期間的經驗。他們還敘述了一個有關劇組人員拍攝雷利照片來製作T裇的故事。影片的各種版本被拿出來討論,還有《銀翼殺手》對未來的預言有多精確。


[編輯] Novel 小說

參考:小說與電影的差異性

在一個失敗作後,最初的電影腳本由漢普頓•芬奇(Hampton Fancher)於1980年選出。這個腳本基於菲利浦•狄克(Philip K. Dick)的《生化人是否夢見電子羊?》(Do Androids Dream of Electric Sheep?)做大幅度改編。然而芬奇的劇本較著重於環境議題,而非小說中注重的人性與理念問題。當雷利史考特(Ridley Scott)接手這部電影後,他想要更改劇本,最後聘請了大衛•皮柏斯(David Peoples)來接手芬奇不願意重寫的劇本。影片的片名在寫作途中也更改了好幾次,在定案為《銀翼殺手》前,芬奇最新的草稿中以《危險日子》(Dangerous Days)來稱呼。而《銀翼殺手》實際上是經過允許後借用了威廉S.布洛斯(William S. Burroughs)對亞倫E.諾斯(Alan E. Nourse)的一部小說《銀翼殺手》(1974)的稱呼。

由於芬奇的劇本與小說的紛歧、電影拍攝前及拍攝中為數眾多的重寫,還有雷利•史考特從未完整的讀過原著小說的事實,影片本身與原著相去甚遠。改寫招致許多批評,而儘管《生化人是否夢見電子羊?》曾以《銀翼殺手》為小說標題再版,企圖要刺激買氣,支持者們仍將其視爲兩部不同的獨立作品。有些小說中的主題被忽略或者完全被移除。包括了:人口的生殖能力/不孕症,宗教,大眾媒體,狄克對於自己是否是人類的懷疑,還有真實與人造的情感與寵物的對比。

在菲利浦•狄克於1982過世前,影片製作人放映了一些粗略剪接的鏡頭讓他試看。雖然電影與他的書有著巨大的出入,而且眾所皆知的,他對好萊塢的懷疑原則,他看完後卻對影片變得非常的有熱忱。甚至預言道:「這將會改變我們對電影的看法。」


[編輯] Sequels 系列作品

菲利浦•狄克的朋友K. W. Jeter寫了瑞克•狄克(Rick Deckard)接下來的故事,發行了三本官方承認的銀翼殺手小說續集,企圖融合《銀翼殺手》與《生化人是否夢見電子羊?》的諸多差異。然而小說《銀翼殺手2》(Blade Runner 2) 與影片極不連貫,差異包括了死去角色的復活與大自然環境的修復。導致這本小說比起續集來更像是在平行宇宙發生的事情。

* Blade Runner 2: The Edge of Human (1995)
* Blade Runner 3: Replicant Night (1996)
* Blade Runner 4: Eye and Talon (2000)

大衛•皮柏斯(David Peoples),銀翼殺手的協筆者與1998電影兵人的劇作家,曾經說過兵人是以成為銀翼殺手的"sidequel"為目的而作。兵人的故事發生在同一個世界中,然而,兵人是非官方的sidequel,因為它從未被擁有影片****現的銀翼殺手元素的版權以及整個銀翼殺手世界觀的版權的Blade Runner partnership正式承認過。

雖然並不是正式的銀翼殺手系列的一員,許多影迷注意到1999年的電視影集Total Recall 2070與《銀翼殺手》世界的相似性。許多人將其列入銀翼殺手系列,或者至少是與銀翼殺手同一個世界。這並不是毫無根據。Total Recall 2070的概念是基於菲利浦迪克的兩個作品:We Can Remember It for You Wholesale(電影《魔鬼總動員》原著),以及《生化人是否夢見電子羊?》,正是《銀翼殺手》的原著。


[編輯] 遊戲及漫畫

* 銀翼殺手衍生了兩款電腦遊戲。第一款為韋斯特伍德工作室(CRL Group PLC)設計,在舊型電腦平臺Commodore 64 以及ZX Spectrum上執行。另一款是美國Westwood Studios公司在個人電腦平臺所設計的動作冒險類遊戲-《銀翼殺手》,加入了電影裡面沒有的新角色還有新的劇情,並且結合了電影裡的聲優以及場景。雖然遊戲的背景設定在1997,但是劇情設定是與電影同時進行的,玩家必須扮演另外一個與狄卡同樣職業但從未見過面的複製人殺手(replicant-hunter)。遊戲有多線劇情,除此之外每一個非玩家控制角色(non player characters, NPC)都擁有自己獨立的AI。令人遺憾的是,為了這款遊戲所開發的獨特3D引擎,在遊戲上市後這技術卻被超越了,使得遊戲的賣點大減。

* 銀翼殺手原創的棋盤遊戲1982在加州(California)被設計出來,這是一個很類似《蘇格蘭特警》(Scotland Yard)的桌上型遊戲(boardgame)。

* 家用遊戲機Play Station的遊戲-《劫持者》(Snatcher)更是大大受到銀翼殺手的影響,兩者存在很多相似點以及細節。Blade Runner & Snatcher

* 阿爾奇•古拉德文(Archie Goodwin)將銀翼殺手改編成漫畫:《A Marvel Comics Super Special: Blade Runner》,1982年9月出版。封面由吉姆•史德瑞克(Jim Steranko)所畫,共45頁。彩色的漫畫內容由艾爾•威廉森(Al Williamson),卡洛斯•卡榮(Carlos Garzon),丹•格林(Dan Green)和雷爾夫•李斯(Ralph Reese)共同繪製。但是由於改編漫畫後內容不佳,從電影裡的對白引用錯誤百出,不但普遍接受度很低,還受到各方面的嘲笑。也有十分諷刺銀翼殺手的模仿漫畫,瘋狂雜誌(Crazy)所連載,叫做《倒楣殺手》(Blade Bummer)。BladeZone.com – Crazy: Blade Runner Parody

* 另外一部銀翼殺手相關的漫畫《人型反照》(Albedo Anthropomorphics)由史蒂夫•苟拉希(Steve Gallacci)執筆。他創造了原型人造人Bad Rubber(Nubmer 0),用來諷刺電影銀翼殺手裡的擬人化的複製人。 電影主角Rick Deckard,在這部漫畫裡面叫做Rick Duckard,是一隻鴨子。
__________________
現任駐腳地半瓶醋的youtube頻道

粉絲頁--半瓶醋愛講話

想參加別的投票活動請至--搖醋影評合集--投票活動總動員!!!
舊 2007-03-30, 07:14 PM #5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半瓶醋離線中  
pankang
Advance Member
 
pankang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Jul 2001
您的住址: 台北市
文章: 446
不久前我在亞藝也買了一片「銀翼殺手」DVD,多年前它就是我的經典電影名單之一。如今看到有越來越多人推崇它,感到很窩心。
舊 2007-03-30, 07:32 PM #6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pankang離線中  
JamesC
*停權中*
 
JamesC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Feb 2000
您的住址: Terra firma
文章: 251
"美國Westwood Studios公司在個人電腦平臺所設計的動作冒險類遊戲-《銀翼殺手》"
這個我有喔! 還在我的書架上供著! 他最大的特點就是有多線劇情
當時在網上可以download存好的遊戲進度
所以我可以看到好像是四個還是六個不同的結局!
舊 2007-03-31, 04:15 AM #7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JamesC離線中  
半瓶醋
Master Member
 
半瓶醋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Apr 2002
您的住址: 松山~
文章: 2,446
哎啊啊∼我可從沒玩過
很想玩呢
__________________
現任駐腳地半瓶醋的youtube頻道

粉絲頁--半瓶醋愛講話

想參加別的投票活動請至--搖醋影評合集--投票活動總動員!!!
舊 2007-04-02, 05:51 PM #8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半瓶醋離線中  
JPMontoya
Junior Member
 

加入日期: Apr 2003
您的住址: The HUB
文章: 813
引用:
作者半瓶醋
老天啊∼都已經2007年啦
何時才會等到銀翼殺手的DVD再版呢?
...



Blade Runner 92'版 Director's Cut DVD 去年九月重出過...只發行四個月...

因為...

Ridley Scott 正在忙著剪修 "Blade Runner: THE FINAL CUT"
下半年會重上戲院...然後聖誕節會出超級大boxset把所有版本綁一起賣...當然也有HD-DVD版

半瓶大記得要存錢呀~~


========
Seven versions of the film exist, but only the Director's Cut and Criterion Edition are widely known and seen:
1. The International Cut, which included more graphic violence than the U.S. theatrical release, and which was released on VHS and on Criterion Collection Laserdisc.
2. The U.S. theatrical version (a.k.a. Original Version), also called the domestic cut.
3. Two workprint versions, shown only as audience test previews and occasionally at film festivals; one of these was distributed in 1991, as a Director's Cut without Scott's approval.
4. The Ridley Scott-approved 1992 Director's Cut; prompted by the unauthorized 1991 release, it is to date the only version officially released on DVD.
5. The broadcast version, edited for profanity.
6. Warner Home Video has announced that Ridley Scott's final cut of the film will be released both theatrically and on home video in 2007.
舊 2007-04-03, 03:08 AM #9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JPMontoya離線中  
JPMontoya
Junior Member
 

加入日期: Apr 2003
您的住址: The HUB
文章: 813
Chat Transcript (Warner Home Video on HTF, 2/26/07 ):
=========

[NickH] Any news on the big Blade Runner SE (i.e. release date, contents, etc)?

[WARNER] The Tyrell Corporation is furiously working away on a release to knock your socks off before the holiday season. The contents are still being formulated. All the different iterations of the film will be available, including the new FINAL CUT. We think you'll be very pleased, and it will have been worth the wait!

[JeremyG] Thank you for the chat. Will there be a multi-disc HD set for Blade Runner? Or will HD buyers get only one version, like the Superman: The Movie HD edition? Looking forward to more HD titles this year...any hints as to titles to be announced soon (Harry Potter perhaps...)?

[WARNER] There will be a lot more HD product announced (HD-DVD and Blu Ray Disc) by us in the next few weeks. We hope you'll be pleased. It is our intention to have the BLADE RUNNER releases all contain the same content, regardless of format.
舊 2007-04-03, 03:10 AM #10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JPMontoya離線中  


    回應


POPIN
主題工具

發表文章規則
不可以發起新主題
不可以回應主題
不可以上傳附加檔案
不可以編輯您的文章

vB 代碼打開
[IMG]代碼打開
HTML代碼關閉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10:51 AM.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