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單個文章
技安蘿蔔頭
Master Member
 

加入日期: Feb 2001
您的住址: 臺北
文章: 1,961
續文

如果說,以1957.10.4日第一顆人造衛星由蘇聯發射成功作為故事的遙遠背景,高達首創了“未來年表”的先例,那么,把這樣傳統真正發揚光大的,則是《太空堡壘》(ROBOTECH)。作為真正的史詩之作,《太空堡壘》歷時三代人,橫跨整個宇宙,觸及政治,經濟,軍事,難以實現的愿望和不可追求的愛情,容量早已超越人們平時對低幼傾向動畫片的認識,成為80年代末在中國造成一時轟動的真正的成人動畫。

超時空要塞.VS.太空堡壘的歷年之爭,是從美版的《太空堡壘》和日版的《超時空要塞》引起。當初看太空堡壘時會有奇怪的不連續的感覺,直接的原因是美版的《太空堡壘》三部之間,除了同樣涉及到與外星文明的抗爭和和解之外,彼此并無聯系。事實上,《太空堡壘》的第一部《超時空要塞MACROSS》,第二部《超時空騎團》和第三部《機甲創世紀》,本是沒有聯系的單獨作品。只是因為最初的美版把這樣不相連的三部作品合在一起,而大多數人也就默認了太空堡壘是這樣的意義。在堅持用MACROSS還是ROBOTECH的稱呼上,可以看出超時空要塞.VS.太空堡壘曾引起的激烈爭論。

超時空要塞MACROSS的歷史已有17年。1982年10月TV版的《超時空要塞MACROSS》播映開始,以其宏偉的壯觀場面、感人的情感糾葛、神秘的外星文明,一舉成為轟動一時的作品。這是一部從動畫史上說非常重要的作品。正是由于82年TV版的受歡迎,才使得1984年的劇場版《愛,還記得嗎?》得以推出,而正是這部劇場版奠定了MACROSS在動畫史上的不可替代的地位。作為84年度“三大動畫之一”的《愛,還記得嗎?》是一部商業取向的動畫,也是第一次將動畫歌曲地位提升到了空前的高度的經典作品,從此動畫主題曲再也不是僅僅給小孩子聽的了。作為主角的鈴明美的海報,更是鋪天蓋地的席卷邇來,彷佛真有這樣一位歌星存在一般。其他創新如視點的移動、超級華麗的畫面,在當時都是首趨一指的。

對于直到近年才有機會看到的《愛、還記得嗎?》的原《太空堡壘》迷來說,身穿粉紅短裙裝在舞台上蹦跳的鈴明美,其表演只能讓人想起酒井法子的演唱會,而印象中曾經精美絕倫的太空堡壘的音樂,也成為“億萬年以前的情歌”而顯得輕浮浪漫有余,聖潔庄嚴不足。最不可接受的改變是明美被一條輝打了一耳光后居然還露出笑容,典型的日本文化氛圍和價值觀念,對于在90年代看到超時空要塞的觀眾來說無法理解接受。而太空堡壘和超時空要塞的優劣爭論,也由此產生。美版的太空堡壘第一部,雖然只是在日版超時空要塞的基礎上刪改了一些內容并重錄了主題歌,但是在動畫迷心中留下了極深的印象,以至于被作為完全不同于超時空的獨立作品對待。這樣的結局,也可以說是超時空要塞傳奇中意外的篇章。

1987年9月,MACROSS的MUSIC VIDEO《Flash Back 2012》發售﹔隨后1992年,OVA版的《超時空要塞MACROSS II──LOVERS'AGAIN》,再次在全日本掀起****。一代中的主角明美、馬克斯等人已經成為傳奇人物,整體的故事與先前已經沒有直接的聯系。也許是處于對于“歌聲拯救人類”這樣定義的反思,在超時空要塞的II中,敵方也出現了能用歌聲作為武器的歌姬,而一直以來所象無敵的“明美攻擊”,出現了崩潰的裂痕。

1994年8月,OVA《MACROSS PLUS》發售,“戰爭與音樂”的主題第一次得到了突破,MACROSS PLUS的重點轉向人物的內心世界,人類對電腦深沉的恐懼,以及對人類和電腦最大不同之處──“夢想”的禮贊上來。在電腦虛擬實境的世界中,人的理智究竟還能剩下多少﹔沉溺于感官的刺激,完全迷失自我,連自己受了精神控制都不知道的人類,到底有著怎樣存在的價值,這是影片面向的思考。一方面電腦似乎是萬能的,但在另一方面,依薩姆的存在又不斷地為“人”的價值做辯護,而繆就像搖擺不定的天平,最后終于傾向“人”的一邊,重新面對自己,不再逃避、退縮。人因夢想而偉大�***尾打出的字幕“DISTRIBUTED FOR THOSE PIONEERS”(獻給那些先行者),也許是監督所真正要表達的意義。除了深刻的思想外,精彩的CG是《MACROSS PLUS》的特色�***首十字幻化出來那段,給觀眾很大的沖擊,而演唱會上電腦幻化的歌星,就在人群之中又給人一種捉模不定的神秘感,加上由立體影像做成的特效,使人產生溶入歌中的感覺。此外,《MACROSS PLUS》的機械設定也非常出色。新型機YF-21在做飛彈回避測試時,用電腦算出所有的飛彈軌跡,以千分之一秒的差距在飛彈間隙中閃躲,堪稱驚心動魄的感覺體驗。

94年10月,TV版《MACROSS7》播映開始,情節又回到外星人打地球的公式中,所以又是在前線唱歌的奇怪作戰方式。同時,河森正治的機械設定可稱失敗,戰斗機雖然采用了前掠翼、隱形機的外型流行;不再如初代時是以F-14為藍本,可是造型上卻失去魅力,使得很多舊超時空要塞的支持者感到失望。美樹本晴彥的人物造型也都變成圓臉大眼小孩狀的模樣,不復當年鈴明美的長發,《MACROSS7》并沒有創下高的收視率。

同年,漫畫《MACROSS7──TRASH》也開始連載,作者為1959年出生于東京的美樹本晴彥。美樹本因《超時空要塞MACROSS》人物設計一炮而紅,他所設計的人物“鈴明美”更成為動畫界里的傳奇女主角,然而在角川書店“少年ACE”上連載的這部《TRASH》,表現卻只能用“差強人意”來形容。情節無味枯燥、人物性格老套,設置也毫無新意,《TRASH》并不是特別成功的作品。

此后,MACROSS的傳奇仍在繼續,1995年9月,劇場版“MACROSS7”和“MACROSS PLUS MOVIE EDITION”上映﹔1997年8月,MACROSS15周年紀念“MACROSS ONE NIGHT STAND”開演。只要“鈴明美”的名字還能帶來某種心動和回響,只要歌聲的魅力還沒有消亡,這個傳奇也許就會一直繼續下去。

1995年日本動畫市場經歷了尷尬的瓶頸時期后迎來轉機。這一年日本三大“原創性”制作團體:宮崎駿的“吉卜力工作室”、押井守及GAINAX相繼推出新作,其中GAINAX的《新世紀福音戰士》更是造成了極大的轟動。故事設定在西元二千年,新世紀的開始,人類遭遇到歷史上最大的浩劫“第二次沖擊”(Second Impact ),其后為人類為爭奪資源而起的戰爭中,帶來了三十億的死亡。其后十五年,世界正在努力復興的時候,未知來處,未知目的的巨大生物使徒(Angels)忽然攻擊日本第三新東京市,而一個十四歲的少年碇真嗣,因為父親的召喚,來到了NERV總部。“人類補完計畫”開始了實行。

雖然是融合了末世、聖經、死海古卷、心理學、熱血少年和美少女、巨型機械人等等者古舊題材的動畫,但是關于人的復制、心的疑惑、補完、暴走、AT-Field等深度的思考,使得《新世紀少年EVA》引發了心理學和偽經學的熱潮。巨大的人型EVA機,更是受到極大關注。日本人對巨大機器人高度的興趣,又一次得到了體現。

隨著時代的不同,機甲一類動畫的從主題到表現亦有所不同。以三部在日本動畫史上有重要地位的作品,《魔神Z》(1972/12∼19774/8), 《剛彈》(1979/8∼1980/1),以及《EVA》(1995/10∼1996/3)來討論。兜甲兒、阿姆羅和碇真嗣這三個人,可說分別代表了70,80,90年代日本人的心態變遷。70年代的《魔神Z》中,兜甲兒是標准的熱血正義主角,正義和邪惡都是絕對的,對于自己必須守護的東西和原因從不懷疑。此時期的動畫觀念是做給小孩子看的,所以這里的主角類型也是監督(大人們)為小孩們所樹立的一種典型。到了80年代,人們也逐漸對抽象的正義感到厭倦,當年看熱血動畫的小孩也長大了,動畫的年齡取向開始上移。在狂熱的追求正義之后,回過頭來尋找更真實的,屬于自己的東西,這就是時代的動畫特色。這種情形下,《剛彈》的主角阿姆羅不再是一味的熱血,開機器人的也原因不再是為了虛無的正義,而是為了自己的價值。到了90年代,動畫年齡層再往上移,當年充滿希望的孩子們忽然面臨了重大的轉變與挫折,于是像碇真嗣這種主角便應運而生。這時期的動畫不再是塑造成長的榜樣,而是塑造一個認同的對象,而失落正是這個時代的特點。

巨大機器人的設置,也許可以歸結為人對巨大的東西感到畏懼與尊敬。崇拜巨人的情結對于身材矮小的日本人感受尤深,但是人對有自我意識的巨人感到不安,所以自己造出了巨人,這就是巨大機器人。只要坐在里面操作它,就可獲得超越一切的力量,這就是機甲時代的主題能夠長盛不衰的秘訣。巨大的機器人的設定,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也是沿襲著美國超人英雄漫畫的傳統,一方面是正義和邪惡的戰爭,另一方面則是以暴止暴的理念。很多時候日本的觀念中并沒有真正的“平等”以及“和平”的概念,對于他們來說,“人最深層的欲念,是征服世界的愿望,以及同樣的,被深深征服的意念”。沒有真正平等的觀念,只有統治和被統治,征服和被征服的區別,巨大機器人的文化,最根基的理由可能在此。然而隨著時代的進步,這樣的理念也逐漸有所改變。縱然同時巨大人型的機器,剛彈和EVA 的設定卻是有著本質區別的,縱然是剛彈本身,在20年的發展歷史上也有深刻的變革。當不但具有和人類99.9%相同DNA甚至和人類一樣有著“莫名來歷、莫名目的”的人型武器在眼前暴走時,感受到的,更多的是機甲時代本身的變革。
舊 2002-01-22, 07:04 PM #8
技安蘿蔔頭離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