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單個文章
Ed.
Master Member
 
Ed.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Dec 2000
您的住址: 台北市
文章: 2,085
看到前面諸位的發言,令敝人感到愧疚,火氣大的老毛病犯的相當嚴重,出現詞不達意,甚至有得罪之處,尚請各位見諒.
記得姚開陽氏所撰評論戰爭電影的文章中,將戰爭電影分為幾類,因手上無原文,就記憶中轉述大要:
1.真實的人物與背景.
2.虛構的人物與真實的背景(戰役).
3.真實戰場中(如歐洲戰區,中國戰區,太平洋戰區等)虛構的戰鬥戰役情節.
4.虛構的戰爭(包含科幻在內).
越在前者,對史實考證(人,事,時,地,物)的要求就越精確,在下以空戰電影為例,
"虎!虎!虎!""東京上空三十秒""筧橋英烈傳"應歸屬第一類型,
"不列顛之役""中途島"為第二類型,
"633中隊""藍徽特攻隊""Twelve o'clock high"為第三類,
"Top gun""Iron eagle""Star war"等屬第四類.
但所謂符合史實並非說就一定要完全符合史籍資料的記載,很多細節是可以加以潤飾的,使劇情得以流暢,或增強戲劇效果,只要符合客觀的時空背景.
前面在下一直強調的史實問題,是前三類型劇情的鋪陳應在符合內容所描述的客觀時空環境與軍學常識下進行,而不能過分出現未在當時出現的事物.真正好的史實電影,並非一成不變,照本宣科的平鋪直敘,而是 在引人入勝的劇情中,注入其人物與時代的真實精神與意函.當然背景事與物的考證決不可免.否則就乾脆去拍第四類型,以免遭人物議,甚至會有更佳的效果.
在特效部分,為配合取景,特別是在空戰鏡頭部分,為獲得較佳的視覺效果,就很難以實際的動作與高度進行.各位可比較國片"想飛-傲空神鷹"與"Top Gun"的空戰畫面,前者為真實的空戰模擬訓練紀錄;後者則專為電影拍攝,將高度,速度,接戰距離(1000縮短到僅300-400公尺)均予以縮小.結果後者的畫面,戲劇效果較佳.這是無可厚非的.
如果各位看過敝人在本戰中其他的發言,就可知敝人對戰爭或史實電影的態度並非墨守成法,無可轉圜.
例如:"Gladiator"(在下非常厭惡中譯名),敝人基本當作光效果俱佳的政治寓言電影(就民粹政治而言).當然,開頭那場羅馬軍團與日耳曼人的戰鬥場面(從場景的選擇,服裝的考據,接戰的過程等軍學範疇)與競 技場內的數場格鬥畫面(比阿諾早期的神話電影高明多)是讓在下願出巨資購買DVD的主要原因.
又如"大地英豪",自首次在禮堂中欣賞後,原聲帶就是個人架上播放率最高的.雖然在某本討論好萊塢拍攝史實電影的書中(忘了書名),給予評價不高,但並未影響個人對其的觀感.因為其他部分如物件與軍學的考據做的不錯, 配樂與畫面的配合也多少消弭部分劇情未盡合理之處,特別在看了一區(AC-3)版的DVD後,竭誠推薦過去被剪掉的段落,如:法軍砲兵對堡壘射擊的動作,鄧肯少校率隊出堡以橫隊射擊牽制法軍的畫面,其隊型的變化動作 之專 業與細緻,這些都可當作中古近代戰爭常識的輔助教材.

[這篇文章曾被 Ed. 重新修正編輯過 (時間 02-01-2001).]
     
      
舊 2001-02-02, 07:05 AM #31
Ed.離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