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單個文章
Ed.
Master Member
 
Ed.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Dec 2000
您的住址: 台北市
文章: 2,085
To:coolchet & ks34
也不盡然!
雖然在動力槍塔部分(如機背槍塔或機腹槍塔)會設定死角自動遮斷器,避免射擊到本機的突出結構(如尾翼等);航行編隊各機的間隔,高度(通常後機飛行高度較前一機高),相對位置等,皆有嚴格規定.
但實際作戰時,在防禦編隊構成密集火網,間隔多半會較一般狀況更密集,以縮小火網間隙,友機自然也在我機防禦火力的有效射程之內,即使事先已設定責任射擊區,在各機相對位置隨時變動的情況下,當德機進 入機群廝殺之際,射擊士射擊時已全然是直覺反應模式,是很有可能誤擊友機.但在槍砲彈滿天飛的情況下,也無暇顧及是被敵機或我機所擊中.
又,機群編隊是需要堅實的訓練與機組間彼此的默契,才能有效編成.但美國陸航軍在戰損極大的情況下,新進人員在尚未進入狀況下,就編入作戰行列,傷及友機的可能就很難避免.
例如:全球防衛曾刊載的B-17專文中,就有一張因編隊不良太過接近,後機投下的炸彈竟然將前機水平尾翼擊斷,以致前機失控墜毀的連續照片.
又如:'遠橋'或'奪橋遺恨'一書中也提及,美軍的空降傘兵部隊(英軍多但乘坐滑翔機空降)跳傘時就有因後機未依規定保持高度與間隔,螺旋槳竟然將前機跳出之傘兵活活打成肉醬的慘劇.
結論是,實際作戰與教範操演最大的不同就是,不確定的因數實在太多,常常是死的莫名其妙,存活的也無從解釋.無怪乎這些在死亡線上掙扎的人們會相當迷信,也頗多忌諱,也是人之常情.
舊 2001-02-01, 04:04 AM #24
Ed.離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