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單個文章
coolchet
Elite Member
 

加入日期: Nov 2000
您的住址: 臉書之 高苦茶
文章: 4,519
【特別報導】•為什麼有「完整版」與「導演版」?
文 /聞天祥
1973年的恐怖經典【大法師】(The Exorcist)在加了當年剪掉的11分鐘畫面並略作修改後,又以「完整版」之名重新推出,而且大受歡迎。柯恩兄弟的成名作【血迷宮】( Blood Simple,1986)的「導演版」,也已經
被國內片商買進,準備上映。為什麼一部片子或一個導演走紅後,就會出現這種感覺上好像比較接近創作原貌的「完整版」或「導演版」呢?這中間牽扯到理想與現實的拉鋸以外,不同版本的差異又有多大 呢?不妨從以下這些個例子找出端倪:

1. 四海兄弟(Once Upon a Time in America,1984)
以【荒野大鏢客】( A Fistful of Dollars,1964)帶領「義大利麵西部片」風行一時的導演塞吉歐里昂尼(Sergio Leone)在八0年代企圖以這部橫跨美國歷史,從街頭黑幫拍到政壇秘辛的扛鼎之作,總結自己的導演生涯。不料原長 250分鐘的「導演版」被電影公司否決,進而「粗暴」地剪出一個 139分鐘的版本在美放映。反而里昂尼的祖國義大利有情有義得多,至少公映的版本有 236分鐘長。後來在美國影評人的批評與觀眾的要求下,【四海兄弟】在美國有線頻道放映的版本終於加長到 192分鐘,發行的錄影帶又多了半小時,變成 227分,但對里昂尼的傷害卻已經造成。後來這部電影被美國影評人選為八0年代十大影片時,都特別註明選的是「導演版」( director's cut)而不是片商公映版。

2. 新天堂樂園(Nuovo cinema Paradiso,1988)
【新天堂樂園】最初以155分鐘在義大利上映時,票房並不好,所以改以123分鐘的修剪版重映。沒想到這部電影後來在坎城影展大放異采,得到評審團特別大獎,接著又拿下奧斯卡最佳外語片,成為那年全世 界最賣座的義大利片。於是導演 Giuseppe Tornatore 不僅得到「還原」影片全貌的機會,甚至剪出了一個更長的 170分鐘的「導演版」。相較於偏重主角童年與中年部份的兩小時版,多了將近一小時的導演版更細膩深刻地挖掘了主角與母親的關係,並讓我們看到他日後與初戀情人重逢的部份,在結構上更加勻稱。這個賺人 熱淚的 170分鐘加長導演版,曾發行過日版影碟,所以你可以在一些專賣影碟翻拷的名片錄影帶的地方,找到這個需要兩捲錄影帶長度的版本。

3. 碧海藍天(Le Grand Blue,1988)/終極追殺令(Leon,1994)
盧貝松(Luc Besson)的【碧海藍天】在坎城首映時,被評為畫面優美,卻彷如走馬燈式的觀光指南,隨著男主角一站又一站的潛水比賽,環境與人物反而被稀釋了。後來在多了半個多小時的完整版裡,我們才終於看到男 主角的心理與情緒被表現出來。至於他到美國拍的第一部電影【終極追殺令】也循同樣模式,在1996年野推出了一個多了半小時的完整版,在這個版本裡,小女主角與殺手之間的關係,更清楚地碰觸到「性」 的邊緣。因為國內片商辦過「盧貝松影展」,所以台灣觀眾反而有幸看到比首映版本更優的兩部完整版。

4. 末代皇帝(The Last Emperor,1987)
貝托魯奇( Bernardo Bertolucci)以溥儀為題材拍攝的【末代皇帝】曾創下入圍奧斯卡九項,九項全得獎的輝煌紀錄。這部不算短的史詩電影�***長約160分鐘左右,但「導演版」卻多了一個小時,長達224分鐘,添入的則是溥儀在 人民公社的部份。兩百多分鐘的版面曾在日本上映。

5. 肯尼斯布萊納-哈姆雷特(Hamlet,1996) 肯尼斯布萊納效法勞倫斯奧利佛(Laurence Olivier)自導自演的【哈姆雷特】本來就有兩個版本,出品的福斯公司在大部份地區上映的都是 125分鐘版,至於完整發揮布萊納觀點的「導演版」則是將近兩倍長度的 242分鐘。1997年金馬國際影展放映了短的版本,還曾引發影迷撻伐,認為影展怎麼可以不尊重作者意念,殊不知兩小時版即是由電影公司所提供,也是後來正式上映的版本。四小時版則幾乎只能在電影台和 少數地區看到。 ----節錄自《世界電影》383期

[這篇文章曾被 coolchet 重新修正編輯過 (時間 11-16-2000).]

[這篇文章曾被 coolchet 重新修正編輯過 (時間 11-16-2000).]
     
      
舊 2000-11-17, 09:43 AM #1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coolchet離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