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作者skap0091
這個進步都是0、1的傳統方式
就像馬車>>蒸汽動力車>>燃油車>>電動車
但量子電腦則是另一種領域
就像滑翔機>>螺旋槳飛機>>噴射飛機
兩者都是交通工具,但各自有擅長領域且互不取代
沒有人可以把飛機做到能市區低速上下班工具
也沒有人可以把汽車做到能跨洋長距離飛行
至於要把飛機進步到跟汽車一樣大小
同時兼具優秀的低速、高速能力,那麼也可以勝任汽車用途
不過以量子電腦的複雜度,民生化目標可是遠遠困難很多倍
簡單講,你講的是夢想,我講的是現實
如果你是說千百年後,量子電腦民生化,人手一台量子電腦
那我會說太遙遠,數十年內不會見到,甚至我們這一代都見不到
因為若是稍微了解這技術,就會知道這東西跟太空計畫等級相當
當然可以學電影、動漫那樣天馬行空想像未來人人可以開鋼彈
自由進出宇宙,抵達月球、火星基地,在那邊有太空站可...
|
樓主這個主題原本就沒設限,才會提出量子計算也是電腦計算與紀錄方式的一種進步。
他的民生化如何不是現在這個時間點該討論的範圍,主因為是商業化還沒走到籌熟的程度。但是我認為長期一走向總會往這個方向邁進,只是屆時的應用方式我們不知道會用哪個範疇,就像30年前我們也不會想到穿戴裝置,不會想到民生也用得到30前超級電腦的算力,不會想到比教室還大的真空管計算機原理的裝置能戴成手錶。
對於運算力的需求人類本來就永遠填不滿。舉個例:藥物的製造或是癌症蛋白質受體這種東西超級電腦都不見得下去算就一定能算得出來,藥物開發週期遠遠都還無法滿足速度上的需求,如果簡單的話台灣藥廠每家都能變成pfzer,從找尋一個receptor開始到計算一個吻合的donor都非常難計算,更別提星體軌跡之類的東西,現今超級電腦呈現出的受限本來就很明顯了。
我上述提到的著眼點主要在
計算方式沒跟著變革的話,超級電腦也有它明顯的瓶頸,量子力子計算至少是現今可以找到的方向與定位,台灣的台大也有投入研究,不是僅有IBM、Intel、Goole,以及中國有實作。民生方面的需求我則認為隨需求跟進也能找到他的立足點,但要不要以「夢想」來評論這樣的預測,這觀點因人而異。
只是現在傳統計算機可以滿足大部分而已,所以不會讓人認為量子計算需要在各領域很快取代傳統計算。
但如果量子計算裝置能縮小到小型或微型,那並不需要侷限以今日看大型量子計算機的眼光來限制將來它可能找到的民生應用,至少你我在使用的PC也從0,1這種傳統真空管計算機來的,當時的體積也是一整座計算機中心那麼大型,誰也不可能想到會走進家庭縮小在一個小機殼,民生需求怎麼應用都只有屆時才知道,但至少大方向我認為量子計算不會一直僅侷限在實驗室或部分商用,它的應用點會跟著時間點而變,但重要的是它的體積、型態、存在的方式就像今日的傳統計算機一樣,也會一直在隨時間而變,這就可以很直覺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