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單個文章
冬之炎陽
Advance Member
 

加入日期: Apr 2005
文章: 431
林全:2025非核家園是高難度挑戰

林全:2025非核家園是高難度挑戰

上報快訊
2017年8月28日 上午10:25

815大跳電後,凸顯出台灣電力調配危機,難道要重啟核電嗎?行政院長林全接受今(28)日出刊的《自由時報》專訪表示,要達成2025年非核家園的目標,讓天然氣提高到50%、再生能源提高到20%,「都是高難度挑戰,但是也絕非無法企及。」



當然,要達成目標的途徑,除了必須發展風力發電與太陽能發電等兩項再生能源,也要有穩定的電網和儲電設施,並且讓尖峰時間用電量能夠移動,更得建立智慧電網與智慧電表。

林全同時希望宣導節約用電的觀念,他認為台灣電價很低,這是個事實,要先用時間電價慢慢教導大家用電的成本觀念,這個觀念先導進來,才會慢慢改變,在這個前提下還是有一些措施,例如用需量競價的方式取得一部分的電力,這也是個方法。

若想核電停下來,燃煤降到30%,林全認為,政府只能從天然氣、再生能源去找到50%和20%最適比率。根據《自由時報》專訪內容,林全表示,台灣目前最有潛力的再生能源,仍是風力與太陽能發電。

風電是先投資後享受

風力發電已訂出2025年的時間表,林全認為,順利的話2020年就會陸續開始,2021年就會有一波風力發電產生,2024、2025年至少會達到3.5到4GW,若做得穩定,風力發電的場域至少還有10GW的開發潛力。

且林全指出,風電還有個好處,買電是20年,未來到期後其場址還在,也許不用重新再汰換,屆時再買電的價格其實非常便宜,理論上,「我們是先投資,後享受」,起初幾年台灣用比較高的價格購電,吸引外國廠商來投資,過了一個世代之後,台灣的風電會是便宜又好用的發電。

因為到了2025年,我們的核電就停了,屆時再增加風力發電對我們有幫助。

林全認為,太陽能發電因受限於台灣土地比較狹隘,潛力有限,太陽能又因為比較容易做,現在可有的場址也差不多就這些,風電的潛力還是比較大。但風電需要比較久的努力。

重件港口、產業鏈與維修碼頭

我們當前風電最大的問題,在於要有幾個碼頭才會成功,第一個要做重件碼頭,已選在台中港,主要是須把材料在港口組裝運出去,第二個水下機座碼頭,選擇設在興達港,水下機座有些東西與產業鏈有關,像中鋼都可投入,甚至慢慢變成風電產業鏈,第三是維修、保養的碼頭,在彰化有個維修碼頭,因彰化距離風場最近,可創造許多就業人口,也會有維修產業產生,這3個碼頭的時間不能耽擱。

風力發電上岸,台電要能銜接,林全告訴台電,雖2024、2025年就會達到3.5到4GW,但「上來併網的容量要加倍,不加倍的話,表示你沒有決心!」台電因此按照這個目標重新修正計畫,併聯有二到三個點可上來,則可有的容量遠比他們所能產生的電力要更早、更大。至少我們已設定上述目標,目前是照表操課。

智慧電表3年300萬戶

至於智慧電表,林全表示,目前已由工研院訂出規格,並招標出去,未來台灣廠商可用比較便宜的價格提供電表,至於電表的裝置,林全要求台電在今年底試驗性的免費裝設1000至2000戶通訊式智慧電表,經測試這些用戶的使用情形再做調整,2018年底裝置目標是20萬戶,2019年底的目標則是100萬戶,2020年應該有300萬戶,這部分可再檢討要快或要慢,原則上是能快就盡量快。

接下來是智慧電網。台灣電網的不穩定性與電廠興建的困難,這兩個大問題都與環境有關。要建輸電網,很多人會認為是公害,尤其是高壓的輸電網,會有一些環境上的衝擊,電廠更是有這個問題,當然能避免環境衝擊的,政府一定會盡量避免,林全強調,如何在技術上克服,仍然是個挑戰。
     
      
舊 2017-08-28, 10:55 AM #1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冬之炎陽離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