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單個文章
avfan
Basic Member
 

加入日期: Jan 2002
文章: 10
Part 4
根據研究顯示,影片的解析度如以數位觀念的畫素來看為4000×3000,影片本身的對比可達1000:1,投射至銀幕的畫面也還有100:1的對比,攝影觀念上的亮度範圍達7階(7 Step)至10階(10 Step),拍片用的膠卷大致有3200K/5400K兩種色溫。視訊(video)的特性,以DVD的解析度NTSC為720×480、PAL為720×576,電視(視訊)的對比為30:1∼50:1,攝影觀念的亮度範圍僅有5階(5 Step);此外CRT映像管電視的Gamma特性為2.4。正因為影片和視訊的特性有相當差距,所以在影片要轉成視訊的過程中(過TC,Telecine),需要專業的調色員(colorist)進行各種的調整,以便電影的影像在轉為電視的視訊時盡可能維持、呈現影片畫面的原貌(畫面氣氛)。

影片和視訊在視感上的差異,類似於拍照以幻燈片和Foto CD(或電腦圖檔)呈現的差異。以光源投射過正片(幻燈片),並因不同曝光密度所形成的光影效果,會讓人有�**{現場的感受,這種感受是由相片、顯示器重現圖檔所不能比擬的,因為少了那種真實的恆定光源感,而顯示器(或電視)卻是由電壓強弱來發光模擬出畫面亮度。即便是以三槍/液晶投影機播放電影DVD碟片,雖然是投射光源但仍然在動態上或成像原理上與電影的視感不同。

了解影片和視訊特性的差異後,不難了解為什麼戲院畫面只能當作參考卻不能當作標準了。為了讓視訊盡可能的重現影片原貌,會在製作過程中加入許多處理,電影呢?由某些電影DVD碟片附加資料中的刪剪片段或電影預告片不難發覺,正片的畫面畫質與附加資料的畫質簡直是天壤之別,這又是為什麼呢?

其實電影由最初拍攝獲得原底片(Oringial Negative)到沖印放映拷貝,有著非常繁複的後製處理程序。其中相當關鍵的一環,就是在影片剪接完畢後沖印放映拷貝前,一定會經過的調光(grading)這一步驟,調光的目的主要是將不同時間拍攝的前後場景可能有的不同色調,經R、G、B補償處理達成前後場景的色調(色溫)一致。DVD碟片收錄的電影正片母帶來自經過調光處理的電影母片,但刪剪片段可就不一定了;因為如果該片段是在剪接定案前就捨去的話,應該是沒有人會為這段影片去調光的,而預告片又是另外處理(調光)的,所以在色調上也會有可能不同於正片。這就是為什麼有些刪剪片段的畫質和正片大相逕庭的原因之一。
舊 2002-07-22, 09:10 PM #4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avfan離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