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index.php)
-   音效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forumdisplay.php?f=6)
-   -   耳機未run開? (https://www.pcdvd.com.tw/showthread.php?t=1119033)

kzs 2016-12-23 11:54 AM

引用:
作者NNEW
班代大談過幾款5~10萬的DAC :

http://pcdvd.com.tw/showthread.php?p=1085450298


感謝~訊息很有幫助。

tkps10215 2017-01-03 02:07 AM

引用:
作者bibo987
philip s2 run了幾百小時後還是一樣垃圾耶.:ase

這讓我想到.....我的HD598SE就這樣慢慢聽了10個月 兩千多個小時
在某一場重感冒下,聲音大變,細節大開。 :laugh: :laugh: :laugh:

ben_chien 2017-01-03 09:23 AM

你在入手耳機前有試聽過嗎?

如果沒有,恭喜,你大概不喜歡那隻耳機...

如果有,恭喜,你變心了... :laugh:

依稀記得版上有人說不用肖想一直換耳擴能找到什麼能讓耳機發揮到飛天遁地的利器

因為那隻耳機本身的音色就是那樣,一定等級的擴大機其實就能推的不錯了

至於要不要跑,個人覺得放著跑只是浪費電與耳機,我個人都是適時的使用,音色其實沒有差多少啦...

鴿拉豆實驗室(Grado Labs)的工作人員(老闆 John Grado)也建議直接使用就可以了,約50小時就可以改變聲音,但只是改變,並沒有說更好或更不好,因為好不好是個人感覺,但這種"aging"是不可逆的,就好像小孩子長大一樣,有些人覺得小時了了,但下一句就是大未必佳這樣...XD

話說我的K702耳罩棉塌掉了,還得去找一對來換... :stupefy:

GEMGEMGEM 2017-01-03 10:57 AM

RUN IN有沒有差?這個算陳年老話題了
個人經驗是有的有差、有的沒差,同品牌的型號之間也有差異
以喇叭來說,RUN IN與否的落差更明顯唷

Fabio 2017-01-03 11:26 AM

引用:
作者GEMGEMGEM
RUN IN有沒有差?這個算陳年老話題了
個人經驗是有的有差、有的沒差,同品牌的型號之間也有差異
以喇叭來說,RUN IN與否的落差更明顯唷

喇叭這點我自己覺得有差
前些時間連續做兩對一樣的
時間差約1周左右,剛做好不到1天的,聽起來就是少了點什麼
跑一周的那對聲音就比較順
但是後面差異就不大,可能都是在跑耳朵跟腦吧 :ase

oldhan 2017-01-04 08:38 AM

記得看過國外討論區有人寫升級耳機的聽感,
覺得跟原來的差不多,
等聽了一陣子再聽舊的耳機怎麼聲音像 shit,
:)

Axel_K 2017-01-05 01:17 AM

個人是覺得Break in 有差,至於多久或多明顯,就每個人看法不同而以
個人以為通常不須要太長,耳機數小時到十幾小時,喇叭就幾天到十幾天...

打個比方就像穿新鞋一樣,鞋子一穿就開始變舊,
但新鞋穿個幾天,皮稍微軟些,就覺得更舒適合腳,這是材料物理特性。

黑室中的黑貓 2017-01-05 11:14 PM

K701 的震膜是均勻厚度的薄膜經過加熱後用一片內外兩種不同間隙模具壓出來的,剛形成一定有應力沒釋放出來,break in 多少會把製造過程對材料造成的的 stress 放出來,但是 break in 的影響也沒到巨大就是。
平淡或悶也可能是每個人喜好的差異,說不定這隻的走向對樓主而言就屬於比較淡的類型(像我就聽不下 Sennheiser,我覺得 mid bass 太過頭)

我手上是 K702 (不過單體和K701大同小異,早期K701、K702單體是同一批生產中去挑給K702),K70X其實不算靈敏(鐵家的耳罩就是相對低阻抗又高靈敏),輸出設備還是要有一定電壓擺幅,然後設備的瞬間輸出電流也要跟得上。

音響的耳機輸出好壞我不清楚,但是有些輸出設備(尤其是差的)在面對有"功率負載(對電壓、電流都有需求)"的情況下訊號會改變(最常見就是降壓,我某台筆電量空載輸出電壓擺幅vs負載下剩40%,K702 插筆電連音量都不及格。話說耳機輸出如果接音響輸入,因為 line in 普遍是高阻抗,電流要求相對很小,失真反而沒多數人想的那麼誇張)
另外所有音響設備(含耳機)都可視為另一個具有電容電感電阻混合電路。前McIntosh的研發頭子曾經在較差的設備上量過,電容性高的電路(或是某些"發燒線"造成的結果)會讓某些訊號衝過頭,結果是訊號出現震盪,有時候造成高頻響應頻率增強,乍聽會以為空間感加強、細節增加,其實都是失真的結果。不同的好的輸出設備接同一支耳機聲音不應該天差地遠。
有興趣可以看看這個連結 http://www.roger-russell.com/wire/wire.htm
其中 Amplifier Stability and Amplifier Performance 這段的測量,雖然他量的是喇叭。

windhm 2017-01-05 11:49 PM

引用:
作者黑室中的黑貓
K701 的震膜是均勻厚度的薄膜經過加熱後用一片內外兩種不同間隙模具壓出來的,剛形成一定有應力沒釋放出來,break in 多少會把製造過程對材料造成的的 stress 放出來,但是 break in 的影響也沒到巨大就是。
平淡或悶也可能是每個人喜好的差異,說不定這隻的走向對樓主而言就屬於比較淡的類型(像我就聽不下 Sennheiser,我覺得 mid bass 太過頭)

我手上是 K702 (不過單體和K701大同小異,早期K701、K702單體是同一批生產中去挑給K702),K70X其實不算靈敏(鐵家的耳罩就是相對低阻抗又高靈敏),輸出設備還是要有一定電壓擺幅,然後設備的瞬間輸出電流也要跟得上。

音響的耳機輸出好壞我不清楚,但是有些輸出設備(尤其是差的)在面對有"功率負載(對電壓、電流都有需求)"的情況下訊號會改變(最常見就是降壓,我某台筆電量空載輸出電壓擺幅vs負載下剩40%,K702 插筆電連音量都不及格。話說耳機輸...


K701
從阻抗分布個人認為K701本身只需基本的耳擴就有不錯的表現, 聽過的感覺也是如此.
而網路上一堆拿高階耳擴來perform, 多是在做調音, google到大推的多是$$+音染重的, 這部分就是喜好問題.
大體上, DAC輸出的放大, 就算是一種調音, 耳擴(amp)的前級放大, 也同樣是一種調音, 然後這道菜中, 調味料加的最重的, 就決定了鹹淡, 這就是現況(非指樓主).

kzs 2017-01-06 01:47 PM

前些日子去試聽了pc>hugo跟TEAC(一體機) 同首未壓縮格式 ,並沒有太大的差異(感覺聲音就跟pc直出一樣 :( )

或許一直注意聆聽人聲而沒注意到背景聲樂上的不同。

又或是前面提到的k701或許就是如此了,有機會再去試聽看看各家耳機上的不同。

k701聆聽時讓我感覺女聲的尾音有一種高音的嘶嘶聲(齒聲嗎?)聽的不怎舒服。

整體覺得少了點渾厚跟音場氣勢的感覺(跟喇叭相比)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09:47 PM.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