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index.php)
-   儲存媒體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forumdisplay.php?f=20)
-   -   Plextor專訪:怎樣製造出能燒出好音質CD的燒錄機? (https://www.pcdvd.com.tw/showthread.php?t=162416)

xtreme 2002-12-19 11:24 AM

引用:
Originally posted by mokog123
SCSI的規格訂定較嚴格,因為以前是MAC以SCSI作為傳輸規格後,PC才有訂定相關規格,加上SCSI存在PC上常見於工作站上,訊號處理距離短?如果你去將硬碟接45CM和90CM去比較就知道,訊號距離會影響訊號傳輸,資料的正確性那是早期IDE燒錄機並沒有燒不死的功能,很容易因暫存區資料掏空而燒出飛盤,SCSI則有不會

IDE排線規範本來就是45CM...用90CM出問題那是消費者自己的事
資料的正確性跟燒不死哪裡有關係:jolin:
SCSI一樣會發生Buffer under run....

blair 2002-12-19 11:34 AM

針對企鵝兄質疑的部分,
做個原文翻譯好了...(希望不會被抓包:fear: )

「ATAPIとSCSIだと、ATAPIだと信号ラインがすべてマザーボード上の中に入ってしまいます。SCSIだとSCSIカード内だけで処理される部分が結構あるので、やっぱりSCSIの方が良いです」。

說到ATAPI和SCSI,ATAPI的話,信號Line(signal line) 會全部進入主機板.而SCSI的話,有許多部分是由SCSI本身自行處理,這樣的話還是SCSI較好.

以下續...

PS:原文為英文的部分我會翻成英文,因為這些部分通常就是因為翻譯造成誤解的部分.

mokog123 2002-12-19 11:40 AM

如果你用SCSI的硬碟和IDE的硬碟的壽命去比較就知道,IDE的壽命較短且出問題機會較高,用燒錄機去比較IDE和SCSI有點不公平,因為能見度的關係,加上如果要SCSI發揮100%的實力就還要去買相當於一台IDE燒錄機的SCSI卡
,這也是在工作站上SCSI沒有消失的原因,我是以IDE和SCSI去比較而不是比較IDE燒錄機,SCSI燒錄機

blair 2002-12-19 11:41 AM

原因は「バスラインが他のクロックの近くを走っていると影響を受けるから」(草野氏)だという。前回紹介したビクター/ビクターエンターテイメントのエンコードK2は、この影響を排除するための典型的な技術だった。あれもとにかく正確な信号(符号)を送るために苦心し、徹底的に影響を排除することに努めていた。

原因在於「busline在其他的clock附近傳輸信號的話,會被影響.」上次介紹過的Victor/Victor Entertainment的Encode K2就是一項為了排除這種影響的代表性技術.K2的目的就是為了傳輸正確的signal(code)徹底的排除這種影響而產生的.

0936010 2002-12-19 11:43 AM

我也覺得這是把SCSI過度神話...燒錄品質與SCSI並沒有直接關係...

個人淺見...既然資料已經是數位化...雖然信號傳送是類比脈波...但是勢必有位準校正及偵錯機制.就算兩點間的信號被干擾.接收端也會偵測並修正或是通知傳送端重傳.所以這些數位傳輸的地方應該都是已解決的問題.那麼問題應該出在數位要輸出成為最終類比信號的部分(雷射輸出.小信號輸出.音頻信號輸出...等等).而這一點無論IDE或是SCSI都會遇到.因為都是處於主機機殼之中.而雜訊源(匯流排之間的信號干擾.電源部分的漣波信號.元件信號切換時的雜訊.高頻元件的高頻信號放射...等等)或許直接/間接干擾到最終D/A元件...這時類比輸出部分由於已經是最後輸出階段.來不及有修正的階段.這就是問題點...

會影響燒錄品質的還有工作電源的部分.而影響工作電源除了原本AC轉DC的問題還有鄰近電路的影響.因為電源位準將會影響到電晶體工作點的位置.若是沒有完善的工作點控制.一但VCC變動.工作點就會偏移.輸出的雷射功率也隨之會飄移...

討論電源方面造成的影響.有在玩AV的人一定相當清楚.純淨的電源才是好聲的基石.而在PC上由於都是高頻電路加上電源供應器的考量.主機上的雜訊相當多.除非有將輸入的電源再次過濾及電磁遮蔽.否則根本不用說高品質了...

不過外接也不一定好到哪裡...市面的外接盒.光看那變壓整流的部分...實在無法達到高等級需求...真正要好.電源供應部勢必另外做了

blair 2002-12-19 11:45 AM

「電源を強化するというのはもちろん1つの対策ですが、後は、信号ラインをどう通すかというところも、音に影響します。それぞれ違うところに反映してきます」(小林氏)。

改善電源當然是一種方法,但是之後signalline怎麼走,也會影響到音質,這些影響因素都會在成品上反映出來.

blair 2002-12-19 11:50 AM

其實PlexMaster這台機器還有許多地方相當講究,
就不翻了... :jolin:
這台機器真是用錢堆出來的...
從馬達,clock generator(用水晶... :shock: )...托盤...外接盒(外層銅版,內層人工大理石... :eek: )
就如受訪的小林先生說的一樣,
要真正燒錄出好的音樂,
每一個細節都要注重,每一個零件都要個別挑選.

樓上還提到電源要外接...
Plextor也知道,
小林先生就提到真要再追下去的話,
連clock generator都得接獨立電源,還得和機器隔離... :jolin: :jolin: :jolin:

wcc8914 2002-12-19 11:56 AM

引用:
Originally posted by mokog123
你怎會知道燒不死沒有啟動,如果說燒680MB要10分鐘,但是卻燒了13分鐘,就有可能啟動,扣掉傳資料到暫存區,導入導出的時間,以前燒不死主要應付
於暫存區資料錯誤,燒不死有沒有啟動看燒入時能不能開多個視窗作事還能很順就知道,現在高倍速燒錄機更是常啟動燒不死

看燒錄機的指示燈不就知道有沒有使用燒不死了,
且以目前的系統效率,要使用到燒不死,還真有些不容易。
ps1.Z-CLV每切換一次速度,一定使用燒不死,這應該大家都知道。
ps2.通常我都是開好要用的程式後,才開始燒錄,比較不容易用到。

adelies 2002-12-19 12:07 PM

引用:
Originally posted by mokog123
如果你用SCSI的硬碟和IDE的硬碟的壽命去比較就知道,IDE的壽命較短且出問題機會較高,用燒錄機去比較IDE和SCSI有點不公平,因為能見度的關係,加上如果要SCSI發揮100%的實力就還要去買相當於一台IDE燒錄機的SCSI卡
,這也是在工作站上SCSI沒有消失的原因,我是以IDE和SCSI去比較而不是比較IDE燒錄機,SCSI燒錄機


這裡的人大概沒人會否認 SCSI 的好處,不過,討論的重點不在於 SCSI 有多好,而是燒錄的品質,與燒錄機本身的設計好壞,用料等級等等較有關連,而不是原文所說的 4. 與 5.。

至於資料的部分,只要沒有傳錯資料,電腦的世界是 1:1,這點的確是與 IDE/SCSI 無關,訊號走多遠,也沒差。不然,可以拿 SDR/DDR/Rambus 比,也是類似道理,三者速度不同,Protocol 也不同,電壓也不同,但不會因為用了哪一種,Super-Pi 算出來的值會比較準,或結果變成 Super 開更號。 ;)

也謝謝 blair 大的翻譯,看懂日文,有些時候真的比較有利... :D

0936010 2002-12-19 12:14 PM

最後我想原文中第三頁的SCSI/IDE之間的討論應該是建立在SCSI是處於"外接"狀態之下的比較.所以才說SCSI的信號干擾會比IDE小.因為IDE只能內接.而SCSI可以外接的特性避免了電氣干擾...

第三頁後面的討論似乎有提到IDE轉換成USB/1394之後的影響...由於我看不懂...煩請知道的人翻一下...

アホズゾ理由ゎやペ。記録時ズ使用エペфхэ上ソдЧиャメ減ヘウ、極力電気的ス影響メ排除ザわペろヘク。「USBビIEEE 1394接続ソ機器メ使用エペ場合、ATAPIメUSB/IEEE 1394ズ変換エペシわеьяюメゆゲギモЁэヤюズ変換エペマんザエゎ、ガソシわЫみУソдЧиャэ⑦ヲメウネエ。ガソдЧиャソ精度メ良ゑウサビペシ、今度ゾ通信系ソЖЧУゎ良ゑスベネエ。ガアザパ、音ゎ変マベネエ。еЛヵ⑦ямюザ見ペシ、音ゎ悪ゆ要素ゎゆゲダゆやベ過ゐペモザエ。ガアメ直エシ音ゎ良ゑスベネエ。電源ウろベ通信系ウろベザエ」(小林氏)。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01:58 PM.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4。